记录:我的中医人生(20)

我的中医人生(13)

作者:李惠

今天研读了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八九日,属于表证日久不愈。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由于典型的太阳伤寒,中风恶寒发热持续存在不同,这里的寒热病见,一日之中阵阵发作两三次,类似疟疾的阵阵发作,所以说如疟状。这是由于病程久后,正气损伤,邪气也并不强,比较微弱,正邪交争,小邪闭郁不解,是一种表郁轻症。其人不呕,提示表邪未入少阳,清便欲自可,指示邪气没有入阳明。

表郁轻症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同的转归。第一种是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说明脉由浮紧而渐渐变缓,提示在外的寒邪渐退,病情慢慢变好。

第二种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这里的脉微提示里阳虚衰,恶寒提示表阳不足,表里阳气都虚,治法应该扶阳助表,不可以再用汗吐下的方法损伤正气。

第三种是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太阳表邪不解,阳气郁而不得发,所以出现面红,邪气闭郁肌肤,汗不得出,所以会出现身痒,即寒邪重则身痛,寒邪轻则身痒。此证么有经过发汗,也无出汗症状,小邪闭郁不解,并非桂枝汤适应症;身痒而不痛,且病程已久,营卫已虚,也不是麻黄汤的适应症;只有两个方子合用,减少药量比较适合病情。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365天(93)

2017.02.18 作者 林佳明

近两年,每到春夏,夜间就会手脚燥热,难以入眠,严重时要到凌晨五点才能勉强拉睡,这几天,天气回暖了,晚间睡觉也明显感觉手脚心开始发烫,睡眠也开始不好了!痰热内扰,心神不安,春发之时,阳气升发,早睡早起,披发缓形,内调于心,八步功,揉腹,疏肝安神泡脚方:

柴胡6克、黄芩6克、法半夏6克、党参6克、炙甘草6克、茯苓30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桂枝6克、郁金6克、远志6克、香附6克、生地6克、制首乌6克。

失眠,现代人一种困惑,我为什么会失眠?问问自己的心吧……

倪大哥的治疗告一段落,看着他慢慢的好起来,能够主动的与人交流说话,去菜市买菜做饭,坚持运动,每次治疗,也能看到他的笑容,赵姐的陪伴令人动容,也许,这就是爱的力量吧,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暂时遇见困难,这,也许是黎明前的黑暗,我想起我自己10年前一个人在国外的那段令我刻骨铭心的岁月,有过放弃的念头,有过面对漫漫长夜的痛苦,也遇见人性的阴暗一面,谢谢我爱人的陪伴,让我度过艰难的时候,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故事…

愿您:无论时光流逝,人事变迁,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且以优雅度过一生。

我的中医人生(16)

李仁昌  2017年2月18日

在春季这种天气变化无常的季节,咳嗽是很多病人来诊的主要原因,本地气候相对湿润,小儿与老年患者体质虚弱者往往表现出外寒里饮的典型症状。伤寒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辛温解表,温化水饮。最适宜此类病证。此类患者多有表证不解,即麻黄汤证仍在,可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状,复又水饮停蓄肺、胃,上逆犯肺咳嗽或横犯胃脘为呕,两证不必皆有,却可同用小青龙汤辨证论治。

我的中医人生(16)

作者:林利城  2017年2月18日

林老师在查房的时候说:我们在临床上碰到一些疾病,我们较难从六经入手辩证,比如中风,该如何依六经来辨呢,我们要舍弃这个偏瘫的大症状,从其它症状入手,利用其他症状来辨方证,比如中风病人多伴有便秘,如果有痞满燥实,我们就可以辨为阳明病大承气汤证,往往病人大便通畅了,中风偏瘫的症状也会缓解,这也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我们从局部入手,也可以影响到整体的。

我的中医人生(16)

陈小芳   2017-02-18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必继之为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也。

今日雨水,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东风已经解冻,束表的寒渐随阳升阴降而沉,内里的阳随舒发的肝气散于四肢百窍。然“承乃制,亢为害。”舒发太过易致惊痫、瘈疭,木需水润,自然中有水润万物水生木的道理,在人身,不止需要春季养肝,更应肾水的滋养,勿过寒凉、过劳、过惊恐。

我的中医人生(8)

作者:支彬

2017年02月18日对伤寒论第八条的理解

【原文】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那么太阳病啊,七天愈了。那么在七天以上又好了,那就是“行其经尽故也”,到时候了。就是行其经尽的缘故啊,他就不再传了。假设要传呢?针足阳明,那就足三里穴了。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365天(8)

2017.02.18星期六  作者  王伟健

昨日患者诉,今日服药后头晕。心中一喜,果然是一剂中的:正所谓“药不瞑眩,厥疾不瘳”。遂嘱其多休息,并饮食清淡

最近我省H7N9禽流感导致9人死亡,大家都在宣传禽流感的预防措施。老师告诫我们要“中虚”,不要被病名所困,要辩证施治。依禽流感感染发病症状来看,当属“太阳病”范畴;又因去冬气温反常,“冬行春令”,故今春必发疫病。至于是H7N9,还是H7N5或者是别的什么病毒,中医不像西医那么查的清楚,统以“邪”论之。就算查的清楚,采取消灭的方式,本就路子错了,而中医因势利导,通过“汗吐下”三法把“邪”排出体外,自然无从作祟矣。遂拟方“葛根汤”:葛根20麻黄12桂枝9白芍9生姜9炙甘草9大枣12枚掰开,大火9碗水煮成3碗水,分三服。麻黄桂枝相配,以汗透发;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补胃中津液,葛根提升津液至头。全方去旧水生新水,方虽平常,效却专攻。

中午同学从浙江赶回,特送母亲来治疗右手臂疼,不能上举后撤梳头,甚至夜不能寐。用手针治疗,晚上告知有好转。明日继续治疗。晚上课程后,也有更多家人喜欢这套针法,真心感恩!

我的中医人生(16)

符英  2017年02月18日

今天整理阳明病。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正邪相争激烈,邪热极盛的阶段。阳明病根据是否燥热与肠中糟粕结合,分为阳明经证(也叫热证)和阳明腑证(实证)。

阳明经证常见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恶热、脉洪大、烦渴引饮,而阳明腑证与肠中糟粕结合,阻滞肠道,腑气不通,常见潮热、谵语、手足汗出、腹满硬痛、不大便、脉沉实。整理记录于此,点滴积累。

我的中医人生(16)

周志阳2017-02-18

XX女,皮肤痒,以肘窝、腋窝、腘窝、腹股沟为主,夜甚,遇热痒甚,伴口口干,口苦,口渴,月经量色质均正常,便溏,舌红苔黄。
林师嘱患者拍打肘窝,腘窝,腋窝直至出痧。此乃邪郁于里,不得发所致,拍打出痧是让邪有出路。邪出则病愈。

(0)

相关推荐

  • 中医治疗间歇性低热案一则

    郭某某,女,24岁.病史:近三年来,常间歇性低热.1976年3月,感冒发烧,曾服用感冒冲剂.四环素等药.其后经常自觉畏寒发热,常患扁桃体炎和关节痛.腋温一般在37.4℃-38℃,偶尔在38℃以上.曾查 ...

  • 心得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原载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义名麻桂各半汤. 方剂组成:桂枝5克,麻黄5克,芍药.生姜.炙甘草.杏仁各3克,大枣4枚. 以上各味,用水先煮麻黄,去上沫,再入诸药,煮取约300毫 ...

  •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却在灯火阑珊处

    2017.10.14  作者:春宏 <针灸大成><针灸问答>这都是针灸名著,笔者都去查阅了,应该不只查阅这两本书,可能很多,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求真谛.这种人都是高人! 九,应 ...

  •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1)粗工守形,上工守神,让内针发挥出应有的巨大作用

    2017.10.09 作者  春宏 奇经八脉的治疗作用分两类,一类是治表病,督脉.带脉.阳维脉.阳跷脉都属阳,主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另一类治里病,任脉.冲脉.阴维脉,阴跷脉都属阴,主治心腹胁肋在里之病 ...

  • 林利城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5月份)

    我的中医人生(82)    作者:林利城   2017年5月1日 今日学习竹叶石膏汤: 竹叶二把(15g)石膏一斤(30g)半夏半升(10g)人参二两(10g)麦门冬一升(30g)甘草二两(10g)粳 ...

  • 陈小芳记录:我的中医人生(5月份)

    我的中医人生(82) 陈小芳   2017年05月01日 五运六气,简称"运气"."运"丁壬木,戊癸火,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气 ...

  • 符英记录:我的中医人生(4月份)

    我的中医人生(56) 符英  2017年4月5日 提到背俞穴和募穴,上课时老师说到过"背俞腹募"的说法.背俞穴又称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课本提到"六脏六腑各 ...

  • 林利城记录:我的中医人生(4月份)

    我的中医人生(56) 作者:林利城   2017年4月5日 今日学习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 大黄三两(15g)附子三枚(30g,先煎1小时)细辛二两(10g)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 ...

  • 李惠记录:我的中医人生(4月份)

    我的中医人生(53) 作者:李惠  2017年04月05日 今天背诵伤寒论161条时有些不解,然后查书对此条认真研读了一下,"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 ...

  • 周志阳记录:我的中医人生(4月份)

    我的中医人生(56) 周志阳 2017-4-5 近来,又发生了一起医生猝死案,又一次给我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敲响了警钟.<黄帝内经>: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 ...

  • 刘敏记录:我的中医人生(3月份)

    我的中医人生(27) 作者:刘敏     2017年03月01日 赵某,女,59岁 原诊为不寐,失眠较前好转,能入睡,心烦纳差,舌质淡苔腻微黄,脉弦.诊断:不寐(肝郁化火).拟方:小柴胡汤加栀子豉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