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40期):聊一聊中医之“辨热证与寒证的秘诀”
辨热证的秘诀
热证的症状特点五个字:热,红,干,数,乱。热就是发热,讨厌穿衣服,喜欢凉爽地方,疼痛有种灼热感觉;红就是面色红,舌质红;干就是热消耗水分了,舌苔干,口干,大便干;数就是脉数;乱就是热闭心神,出现神昏,神乱了。热迫血妄行,血乱了。热重生痈脓,肉乱了。
症状具有热、红、干、数、乱五个特点,即可诊断为热证。无论实热还是虚热都具有这五个特点,怎么区别实热与虚热呢?
(1)实热是脉数有力;虚热是脉细数无力。
(2)实热舌胖大而红,虚热舌瘦小而红,并且少苔或无苔。
气虚,还有热;阴虚,还有湿。补气助热,补阴助湿。清热伤气,利湿伤阴。这病矛盾重重啊!清心莲子饮巧妙解决了各种矛盾。成功运用了“湿与阴不相携,火与阳不两立”学术思想!清心莲子饮,有空就打开看看,象欣赏名画似的,耐品味!
问:老师,四十多岁后很多人都手脚心发烧,舌红无苔,这种是不是阴虚,虚阳外越?方药的大致方向可用哪些?麻烦老师。
答:不是虚阳外越。是阴虚,或阳明热,这两个常见。“阴常有余,阳常不足”,这是说大部分情况下是这样,并不是说没有阴不足。心发热,常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阴虚生热,一个是阳明有热。前提是手心发热。这与“阴常有余,阳常不足”,不矛盾。
问:阳明有热是不是多是实证啊?
答:阳明热就是实热。
张仲景说:“下利脉沉而迟,面色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这是虚阳上越。“下虚”是指肾阳虚。夸张一点说,人头上冒火,脚穿厚棉鞋。虚阳上越面红如妆,叫戴阳。有的书上说,是肾精亏虚,虚阳浮越,肯定是错的!在分辨上热时,是虚阳上越,还是阴虚?吴又可说:“小便红赤,万无一失”。虚阳上越是阳虚证,是寒证,有上热下寒表现;阴虚生热,是阴虚证,是热证,没有上热下寒表现。分辨要点:看小便!
对于中医,您有任何疑难问题,从古至今,都会有人回答清清楚楚。学习功夫到位了就看见答案了。六味地黄丸里怎么用丹皮?就是因为阴虚致血瘀。千万不要忽视这点!有个保健品厂家,有一个产品成分是木香,陈皮,丹皮。仅此三味中药,药量不大,天天吃,很好使!这小方厉害,气行血行啊!阴虚了,津液少,使血稠,流动不畅,流血不畅通时在肺交换的氧就不够用,体内缺氧,出现五花八门症状!体内缺氧,很多正常生物反应进行不了。
辨寒证之秘诀
寒证的症状特点是五个字:冷、白、痛、迟、踡。冷就是怕冷,怕冷就是恶寒。白就是面色白,舌质白,小便清白,白带色白。迟就是脉迟。踡就是卧床睡觉时姿势踡缩。痛是寒证的一个突出表现,特别是实寒证疼痛很厉害。无论实寒证还是虚寒证,症状都具有这五个特点。
怎么区别实寒和虚寒呢?实寒证是新起的,突然出现寒证的五个特点,是由外界寒邪导致的,比如天气太冷,或洗澡水太凉,或吃生冷食物。虚寒是长期的,经常有寒证五个特点。是由阳虚产生的。在临床上实寒与虚寒相互狼狈为奸,互为因果,有虚寒容易感受实寒,实寒伤阳气,常常导致虚寒。也就是说外寒与内寒相互狼狈为奸。
肾阳虚与肾虚寒,是一回事,两种叫法。脾虚寒,本身有内寒,再吃冰凉的食物(外寒),很快就肚子痛,开始拉肚子。内因外因都考虑到。脾虚的人,爱吃肥肉,为什么?肥肉生湿,脾虚也生湿,同气相求。结果麻烦了!
曹忠明:寒邪致病,外寒与内寒同气相求、相引、相助,加害于人体,损伤正气。
是的。
问:那瘦的人是不是喜欢吃瘦肉?
答: 瘦人阴虚多,不爱吃肉。外寒就是实寒,实寒就是外寒;内寒就是虚寒,虚寒就是内寒。内与外是讲“寒”的来源。冰棍吃肚里了,这个“寒”不能说成内寒,是外寒,但是它伤了脾阳,可以产生内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