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九番梦
九番梦
总醒三更入五更,生生死死伴峥嵘。
方令目睹多重爱,已使魂游几度惊。
两代愁心知命舛,十年病骨盼家宁。
不解无连九番梦,缘何共是一番情?
【注释】3月19日,曾经写了一首同题七绝诗,说明是这样写的:最近几天,依然老习惯,起夜多次,梦也多回。解不开的是,每一回的梦境,都和先父先母在一起,情节清晰,并非往事,却又无不是往事,即醒时亦历历在心。老伴说,这是爸妈想你了。是耶?非耶?现在将其延展为七律诗,记于2021年7月16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从三更到五更,总是几番清醒,几回梦中,生生死死的,相伴着无可解释的峥嵘。刚刚让我目睹了多重的双亲之爱,却已经让我的游魂经历了几度骇惊。两代人的愁心都知道命数多舛,那十年中的病骨一直都在期盼着家人安宁。让我解不开的是,并不连接的九番梦境,为什么竟然是一环扣一环的同一样的感情?
首联中的“峥嵘”,指卓越,不平凡,见宋代诗人苏轼的《和刘景文见赠》:“元龙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嶸老不除。”又见明代人徐复祚的《投梭记·却说》:“抚青萍峥嶸壮志,肯教虚掷。”还间清代诗人顾炎武的《楚僧元瑛谈湖南事作四绝句》之三:“督师公子竟头陀,诗笔峥嶸浩气多。”以及当代诗人徐迟的《向着二十一世纪》:“那里啊,真是风光如画,美丽无比,人物峥嵘,情节感人。”“峥嵘”还形容岁月逝去,见《文选·鲍照<舞鹤赋>》:“岁峥嶸而愁暮,心惆悵而哀离。”唐代学者李善注释:“岁之将尽,犹物之高。”又见唐代诗人杜甫的《敬赠郑谏议十韵》:“筑居仙縹緲,旅食岁峥嶸。”还见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声》诗:“暑退凉生君勿喜,一年光景又峥嶸。”以及明代诗人高启的《客舍夜坐》诗:“清世莫嗟人寂寞,中年惭怯岁峥嶸。”
颈联中的“命舛”,即“命途多舛”,指命运充满不顺,一生坎坷,屡受挫折,见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饯别序》:“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又见宋代诗人苏轼的《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诗:“置之勿复道,世俗固多舛。”
这一联中的“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骨,见唐代诗人李贺的《示弟》诗:“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又见宋代诗人苏轼的《浴日亭》诗:“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还见宋代诗人陆游的《晚归》诗:“病骨羸将折,昏眸困欲眠。”以及明代诗人于谦的《登楼书兴》诗:“暮景侵寻欺病骨,秋霜容易上华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