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粗粮可以帮助控制血糖,但关键在于要吃对,5个原则要把握好

曾几何时,餐餐吃大米、白面是多少人的梦想。于是,在物质条件好转之后,那些吃起来比较粗糙的杂粮,被人们迫不及待地赶下了餐桌,成为猪、牛、羊等家禽的腹中物。

不过,凡事物极必反。长期吃大米、白面精粮,在给人们提供良好的口感、丰富的营养等好处的同时,一些副作用也开始显现。最常见的就是高血糖,这是一种对人体危害很大的基础性疾病。

于是,醒悟过来的人们,开始重新认识燕麦、荞麦、莜麦、苦荞麦等这些粗杂粮的作用,将它们重新搬上餐桌。特别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对粗粮另眼相看,青睐有加,认为粗粮对降糖控糖有非常大的好处。

那么,吃粗粮到底对糖尿病患者好不好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看怎么吃。

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吃粗粮可以帮助控制血糖,只有明白了其中道理,才能更好地知道怎么做。

糖尿病人之所以要吃粗粮,除了粗粮中的含糖量比白米、白面要少一点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粗粮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不要小看了这些膳食纤维,它们进入胃肠后是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但是,恰恰是以前被人嫌弃的原因现在却成了受欢迎的理由。膳食纤维能够阻碍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可以减慢血糖上升的速度,降低食前食后血糖偏差的幅度,使餐后血糖处于缓慢上升的过程,确保了血糖的平稳,从而有效减少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从这个道理上来看,吃粗粮不是降低血糖,而是避免血糖较大幅度的波动。

吃粗粮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粗粮中的膳食纤维在肠道中给菌群创造了良好的生长和繁殖环境,这些益生菌的大量繁殖会促进胃肠蠕动,对预防便秘也有非常好的作用。

此外,粗粮在补充维生素方面也有过人之处。粗粮加工深度比较大,这样虽然提升了口感,但是也导致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的流失。但是,粗粮由于没有精加工,所以保留的维生素比较多,特别是B族维生素保留比较完整。

B族维生素具有调节神经细胞的作用。缺乏B族维生素的糖尿病人,往往会产生手脚麻木、刺痛等神经功能病变,也容易产生腹胀、腹泻和消化不良等胃肠疾病。

因此,对于糖尿病人而言吃粗粮还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能吃是一回事,会吃是另外一回事。糖尿病人怎么吃粗粮是非常有讲究的,要遵循以以下5个原则。

1、制作时不要加入添加物。从粗粮的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来,它的质地粗糙,口感不好。于是,很多人为了提升粗粮的口感,会把粗粮细作,特别是在制作时加入糖分和食用油等添加物,或者和细粮掺杂在一起进行制作。这些添加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食物的口感,但是提高了热量和糖分,减少了纤维素,这相当于把粗粮的好处给降低了,这样吃粗粮的意义就没有了。

2、不能煮得过于软烂。同样基于提升粗粮口感的考量,很多人会把粗粮煮久一些,甚至煮得非常软烂。这样一来,口感上来了,但是粗粮里的淀粉糊化了,膳食纤维被破坏了,这样就加快了食物的吸收,反而更容易引起血糖快速升高。

这里有一点要特别提醒,粗杂粮的长处就是粗,没有经过深加工,所以对控制血糖有帮助,如果在制作的过程中改变了粗粮的特性,那就失去了吃粗粮的意义了。

3、吃粗粮应该循序渐进。很多人看到粗粮的好处,于是突然大量增加粗粮的进食量。这样做会带来一些身体上的不适,特别是会引起肠道的反应。因此,糖尿病人吃粗粮应该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4、吃粗粮时要多喝水。粗粮中的纤维素进入人体后,会大量吸收水分,因此,吃粗粮后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这样才能保障人体的正常工作。一般情况下,吃了多少的纤维素,就要多喝多少水。

5、最后提醒大家,不是谁都适合吃粗粮。如果糖尿病合并产生了胃肠疾病、肾病、高尿酸、痛风等症状,那就要少吃或者不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