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文学 ▎现代诗 米,献给秋天黄金般的颂词 它们的声音,唤回了我儿时的童谣

目录

一、28天--晨风

二、米--张维清

三、童真--孤独与快乐

四、我的童年--朱德军

五、游鱼--舒容

六、风吹麦浪(外一首)--萧兆钧

七、芒种(外两首)--田边

●28天

文/晨风(山东莱芜)

我该记下这个特别的数字

用被震动的良心

对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的敬畏

每一个夜幕垂落等同一次死亡

一次等待的破灭

身边肯定围着许多人,用血液连起来的

她在等遥远之地的小女

新加坡跟故土的距离

需要28天过度

每一天隔离期成为一年的煎熬

母性用微弱等一声“妈”

呼吸微弱,心跳微弱,听力微弱

母性用微弱支撑一次伟大的归去

如同,听一次襁褓中发出的啼哭

这是一个奇迹

“妈”是一个字的告白

是最后的告别

她瞬间塌落了

这最终的幸福

因没有遗憾

留下安详

●米

文/张维清(武汉)

那是父亲用日子,调点汗水,苦涩和梦

熬出来的香

秋天,最先尝到香喷喷的味道

脱下金黄的外衣,白花花的

一粒粒,与我的故乡

但内心藏着秋天幸福的秘密

被黄土端出饱满的谷穗

低下头颅,感天谢地

米,献给秋天黄金般的颂词

被屋后那座山,供养的坡地上

糜子,黍子,谷子

它们的出生,比诗经还要早

它们的波涛,在秋天的掌心上奔跑

它们的声音,唤回了我儿时的童谣

父亲把它们晒在谷场上

金黄的波浪,起伏绵延

堆成的一座山

秋的思想比父亲的梦还高

放进谷仓

它们坐在父亲的心中,最柔软,舒服的地方

像魂牵梦绕的游子,回到了老家

●童真

文/孤独与快乐

刚学会说话的孩子

脑子里绝不止于

十万个为什么

经常困惑于身世的谜团

冷不丁里会问起大人

自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此时的父母辈们

大多面带窘相 神情会有些慌乱

忙不迭里用一句

捡来的或是大水冲来的去搪塞

大人们尤其偏好于用狼来了

或是某个疯癫之人来了的现场恐惧感

去遏止孩子们的哭闹或打滚撒波

并以每每行之有效而洋洋自得

甚至成年以后也记得

戴上红领巾时脸上的荣耀

是他们人生最信任的老师亲口告诉他

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

也许 在谎言中长大的童真

说谎的大人出于无奈 难言的隐衷

而这些明明白白的谎言

却会在孩子们诚实的心田里长出杂草

●游鱼

文/舒容

一尾,两尾,三四尾

满身滑腻腻

相互追逐于水中

又厌烦水中难耐的污气

逃遁不能又无处将自己隐匿

除却水的世界难以生存

机灵的开辟自己的天地

蠢笨的和藻类一起毁做垃圾

剩下麻木的游来荡去

死尸不是浮于水上

便是沉入水底

●我的童年

文/朱德军(湖北)

没有麦当劳冰激凌奶茶店

没有做不完的作业

上不完的兴趣班补习班

没有布满红丝的倦眼

厚厚的眼镜片

赤脚跑过田园阡陌

木头手枪弹弓铁环

不停的切换

掏鸟巢摘野果抓蜻蜓

树下与蚁群亲切交谈

累了安静的坐在山岗

看大黄狗撒欢

少年的好奇追随夕阳

落到山的那一边

那时候天真的很蓝

河水静静流淌

平凡的岁月清欢

没有污染透明恬淡

那时总觉得日子太慢

一转身追忆成惘然

作者简介:朱德军,笔名归去来兮,70后,湖北宜昌人,中学教师,成都市青羊区作协会员,《青春诗刊》创作研究会成员,《青年文学家》理事,《华中文学》签约作家。多篇作品见诸《参花》《文学百花苑》《青春诗刊》《长江诗歌》等报刊网络。诗观:诗以言志,诗以寄情,不无病呻吟。

●风吹麦浪(外一首)

文/萧兆钧(重庆)

五月风声嘹亮

风吹麦浪

摇起欢乐的海洋

麦芒划破天机

黄色的秘密

铺天盖地……

炊烟披星戴月

磨刀霍霍

一把把银镰一弯弯月亮

●芒种

犁田,栽秧,割麦子

给苞谷松土、锄草、施肥……

一环紧扣一环

炊烟撸起袖子

父母的草帽

像两朵

流动的云……

被季节拧出

那么多的雨水

●芒种(外两首)

文/田边(湖北)

我们应该为大地欣慰

她敞开怀抱容纳一切

把生长的蓬勃扛起

无怨无悔将阳光风雨承接

当麦芒捍护麦粒归仓

它便自觉地敛起芒锐

让陌上再柔软一回吧

汗水与种子倚重这个季节

●荧火虫

像锲在夜墙上的一枚钉子

黎明从黑暗里拨了出来

在黑夜里打个孔

它的深,比月亮打的那口井,还要浅

那是天空的一颗星子吗

用微略的光,燃烧光辉,激情的岁月

那是挂在夜空上的一盏灯笼吗

游走于田间地头

绝不像开在夜空上,烟花瞬间的灿烂

它的一粒火,如挂在窗前的小灯

喊着游子回家

绝不是缝补七月的忧伤,那根红线

倒像出家的炊烟,拉长了我对故乡的眷恋

雨淋不湿,风吹不灭

你把短暂的人生,信仰的光明

献给热爱的田野

我把你读成挂在天空上的宝石或珍珠

累了,又把你错读成一列驶入九月的火车

停靠在故乡的驿站

●觅

毋须刻意去寻觅

儿时的蓝月光

此时天上的月也很亮

只是中间隔着迷惘

似乎触碰到岁月的留痕

山峦和岗嶺已被修饰

曾经走过的地方

空中白云留有印象

一切都失了原来的质朴

包括我存留的那点木讷

到处布满匠心点缀

找不出儿时隘口的光

但是,太多动人的场景

分明随着阳光一道成长

比如门前这口泥塘

塘岸构建成园林休闲迴廊

像诗中一个个动词

跳动在村落田野山岗

有着无限挖掘的意义

此时,我只能尽情欣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