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如何提供“适合的教育”

“适合的教育”思想源远流长,然而,具体到实践操作层面,“适合的教育”的实施则有力不从心之感。具体到职业教育实践,职业院校又如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呢?

一、准确理解,精准定位:提供“适合的教育”

笔者认为,所谓适合的教育,就是指遵循青年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的内在规律,尊重和基于学生差异而进行的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发展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具体来说,“适合的教育”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涵义:

其一,“适合的教育”就是符合学生需要和让家长满意的教育,是能够体现职业教育“人本性”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应该是能够充分反映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包括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尤其是兴趣爱好自由而灵活地选择专业和课程,能够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现,从而使学生通过适合的职业教育提升自己的发展自信,更加热爱生命和生活,并因此使家长满意,进而提升职业教育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

其二,“适合的教育”是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和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是能够体现职业教育“差异性”的教育。“适合的教育”首先应该遵循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发展规律;同时,由于每个人发展的差异性,要提供适合的职业教育,就必须研究学生整体和个体的“最近发展区”,特别是要基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与发展“菜单”,由此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好的教育。

其三,“适合的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吻合性的教育,是能够体现职业教育“工具性”的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是职业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与此同时,应该看到职业教育还具有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定位,即职业教育具有“工具性”特征。职业教育正是在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下,不断完善与发展,因此,适合的职业教育应该能够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动态适应性,也就是能够基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要,培养相应的应用型人才。

二、理念为先,把控源头:“零门槛”选择专业

(一)大类招生,自由分流

职业院校的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并非基于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个人特质,更多是父母以自身社会经验、人脉关系和工作前途而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子女。这类对专业一开始就不感兴趣的学生,学习动机不强,不愿、不会调整学习策略,整个求学过程十分痛苦,学业情绪也以消极体验为主。为了有效解决因专业志愿先天缺陷,学习初始动机不足的问题,学校实行了先大类专业招生,后二次专业选择,自由分流的专业学习模式。专业大类招生为这类学生提供了一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无趣为有趣的可能。这里的大类招生不同于普通本科,而是入学时按学生意愿预先选择专业,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专业特色培养。如果有学生在进入高年级之前想换一个专业,则可自由选择转到自己更感兴趣、更适合个人特质的专业。

大类招生的可行性已被很多研究证明,具有更符合学生意向,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提高学校效率等方面更具优势。当然,要有效实施这一专业招生分流模式,就需要院校层面必须更新办学理念,设计好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做好专业选择指导等工作。自由分流并不是随心所欲地任意变换专业,而是需要研制科学的自由分流流程和标准,也就是说,这种自由分流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的自由,是为更好地保障学生有一个稳定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全面发展,凸显特长

在职业教育中,“合格+特长”的理念是“适合的教育”的一种体现。以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大专为例,“合格”指幼师生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符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体现全面发展;“特长”就是根据幼师生个人特长、优势而形成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专业技能、能力。如,在幼师专业分设一些学前教育美术、音乐、舞蹈、体育和信息技术等方向特色班,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兴趣和特长,院校统一对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职业性格、能力倾向等测验,帮助学生选定方向。

三、搭建平台,注重过程:“供给侧”进行改革

要实施“适合的教育”,自然要明白谁来提供“适合的教育”这一问题。“适合的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教育的提供者与“适合的教育”的提供者理论上应该重合。就学校教育而言,“适合的教育”提供者也只能是学校。所以,“适合的教育”一定是学校按照“适合的教育”内涵和实施要求提供的自认为“适合”的教育。按照经济学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概念,职业院校“适合的教育”供给侧包括院校的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师资配备、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等。

(一)立足课堂,夯实基础

职业院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大部分都是班级授课制,主要是面对班集体而言的,它存在着难以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先天缺陷。寻找一种既适合于作为集体的学生又能尽量适合于作为个体的学生的教学方法,是提供“适合的教育”的有效路径之一。张燕等人研究了基于MBTI人格类型的差异教学的可行性和效果,结果显示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兴趣和自我评价。这种基于MBTI人格类型的差异教学为职业院校如何提供“适合的教育”给出了一些可行而有效的操作性建议。刘瑞平从理论上提出将探究性学习融入职业教育的教学与实训中,以丰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能力。职业院校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立足课堂,基于有效的分类标准进行差异教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证研究,从“适合的教育”核心处着手改革。

(二)搭建平台,多元发展

从“适合的教育”角度看,职业院校面对职校学生学习特点的改变,应随之作出调整。很多基层教师、研究者认为,职校学生存在行为习惯差、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能力不强等情况。从“适合的教育”角度看,这种评价的标准是“不适合的教育”。职校学生不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也许是对知识呈现的方式不感兴趣、对教师不感兴趣;学习能力不是不强,而是不擅长某个方面的学习。按照加德纳“多元智能”的说法,我们不能说谁比谁聪明、谁比谁成功,只能说在某一方面,谁比谁更聪明、更成功。基于以上两点考量,职业院校要提供“适合的教育”,就应搭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平台,从而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完善网络学习平台。如可以借助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微助教等开展信息化教学,寻找更适合教师教学风格、适合学生学习风格的信息化手段,用更娱乐化的方式丰富微课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网络课程。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与行业、企业共同设立创业基金;学校要营造创业氛围,定期举办创业讲座、论坛,邀请名家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做好创业基地建设,促使创业项目孵化。

优化校企合作平台。企业是利益驱动,学校则是公益推动,这种矛盾渗透在校企合作的方方面面也是目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问题根源所在。提供“适合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利益与公益这一矛盾,拓宽校企合作共赢的渠道。这就需要学校科学研制校企合作规划,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同时企业不能一味追求利益和回报,要树立长远发展目标,同时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实行双方淘汰制,企业与学校共同打造高品质校企合作平台。

(三)完善课程,丰富选择

课程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主要通过提供各类课程达成人才培养目标。“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必然涵盖“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怎样的课程才是适合的?有学者主张通过进一步加大经费资源投入,打造课程超市,创造学生可选择的丰富课程,满足学生个体需求。就职业教育目前的规模而言,不太现实。

目前,职业院校的课程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技能课程,每一类中又有各不相同的科目。在现有课程体系中,保留那些专业核心及基本满足未来职业需求的课程,根据学校特色尽可能多地加入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多样化课程,提供实施“适合的教育”的操作性建议。不过,加入的课程需要经过学校设立专门部门的充分论证。这与“适合的教育是学生自我选择的教育,必须赋予学生选择的权利”观点一致。

(四)培训师资,助推发展

提供“适合的教育”,师资的水平、结构、素养亦是关键。当务之急是加强有针对性的在职培训,有效评价培训效果。需要尽快完善校本培训评价机制,联合培训部门制定针对“适合的教育”的培训内容和效果评价办法。

从长远来看,要进行教师培养供给侧改革。如,职前教师培养增加创新创业教育方向,提升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基于人口变化趋势、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再如,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改革。

四、灵活评价,淡化结果:“间隔年”体验就业

对“适合的教育”的评价既要有整体的也应包括个体的,应该以一种更灵活的方式进行评价,即无论是第几方都可以参与评价,且重要的不是评价结果,而是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对评价结果的反思、改进,并适时对“适合的教育”作出调整、改善;是家长对子女、学生对自身更准确的定位。理想化的状态就是能以“间隔年”式的心态,体验不同的生活、工作方式,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存技能,增进自我了解,找到自己真正想要、更好的工作,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节选自《职业技术教育》2020年第33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