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奔头的老者-初识赵万波先生

第一次接触官韵诵唸

【和张卫东先生的一次邂逅】

其实,和张卫东先生也有过一面之缘。说来缘分就是这么神奇。当时跟张先生的一次邂逅,没想到时隔多年后的今天,又听到了张先生传承的调子。我在想,这是为什么呢?能够让我和张先生,甚至和赵先生结缘,不都是大家对文化的共同追求吗?在文化面前,我们都是同行者。

可能是这样的一个缘分,对赵先生的诵唸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当时,我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要学习这个调子。还把这个计划写进了我的微信公号

俗话说,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对于吟诵的学习,我有过几次经历,但是都不了了之。这次能不能学下去呢?说实话,很难,本身我就五音不全,对旋律和韵律有一种莫名的排斥,这次也是硬着头皮,强迫自己每天听,做饭写字都听,就是张不开口。我在赵老师的“孝经”公益学习群好几个星期了,没有打过一次卡。管理员邓老师给我发了通牒,如果再不打卡,就要被移出群了。这如何是好。

天无绝人之路,上天有好生之德。又是一个难得的机缘,我要给几个学生讲解故宫,我想,如果赵老师能跟着一起去,而且,在太和殿前面吟诵一下孝经,该多好啊。可是,赵老师会同意吗?就算是赵老师同意了,赵老师有时间吗?就算赵老师有时间,赵老师身体条件答应吗?等等。心里很忐忑。没想到,跟赵老师说了一下我的大胆想法,结果赵老师痛快答应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当时的激动心情吗?

于是就有了这样历史性的时刻。

【太和殿前,赵万波先生诵唸开宗明义章第一】

赵老师慢慢拿出用一块布包裹着的经书,恭敬地展开,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时刻。大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一下,众人都在仰视太和殿的雄伟的时候,或者站在太和殿大殿前俯瞰周围的时候,我们这一拨人,大大小小加起来20多人,围在赵老师身边,而赵老师在给我们吟诵《孝经》,多么让人感动的一个画面啊。此情此景,融入其中,我突然就会了。我想,这就是传承吧,这就是言传身教吧,这就是音声相和吧。回到家,自然而然,我就会诵唸了,困扰了我月余的难题一下次就解开了,而且当天,听了两遍就学会了天子章第二。

【赵万波先生给大家介绍孝经的历史意义】

简单的个人简介

赵万波,天津人,72岁了,而且前段时间还摔了一跤,还为了传播儒家经典和读书的方式而奔走,充满了力量。可是,在网上很难找到赵老师的信息。按赵老师本人的介绍,极其简单,如下:

1950年生人,

1968年下乡,

2000年下岗。

2005年入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

2015-2017商务印书馆文津文化推广国子监官韵诵唸,

2017在清华大学的邺架轩书店…

后因身体原因休息了

赵万波先生本人提供

如此简单,竟如此真实。

这样的个人简介,没有波澜壮阔,没有跌宕起伏,甚至没有痛苦与快乐。就是这样简单的个人简介,给了我一个启发,就是过去的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今天的赵万波先生性格开朗,与人为善。见过赵先生的都不会想到老人家曾经身患重疾,甚至都准备好了墓地(赵老师本人叙述)。因为手术,胃被切去了三分之二,这么大的手术,出院后竟然没有回过医院复查,一次都没有。这是什么样的力量?这就是生命的原动力吧。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赵老师还给我讲了一个何光荣先生的事情。

【何光荣先生】

何光荣先生,字蒙山,1923年出生,江西新余市蒙阳乡人。自幼初受庭训,粗具“童子功夫”。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1956年复调干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受政治运动冲击长期任教于北京某中学。他从1970年起全力投身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学习研究。1982年调入中央教育行政学院(现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原理教研室,主治中国教育史。
何光荣简介

大家都知道,何老先生每日伏案,笔耕不辍,甚至蝇头小楷,有一次,正要动笔书写,发现自己的手开始不自觉抖动,不听使唤。不服输的何老先生目不转睛,怒目而视,默念六字真言:好起来,不要动。只一遍,手就恢复了正常。这是什么样的心力和念力?按赵老师话说,这样的才是做学问的人。

九十左右,偶然手抖,坐定静虑,举起右手:你莫抖,不许抖!即执笔,书正字,不复抖。
老让石转述

赵万波先生不也是这样的人吗?而且前段时间摔伤了腿,不能走路,就算这样,赵老师也没去医院,就卧床了一段时间,现在依然健步如飞,走到哪里都是绿色出行,和年轻人一样坐公交,挤地铁。

按赵老师话说,一个活着的人,要知道自己是活着的,还要知道自己的心也是活着的,而且,也要知道自己的灵也是活着的。这里面大有文章。

关于吟诵

百年前,在口语里常把到私塾或学堂上学称为“唸书”,这其实是自古以来国人对“学”的一个最直观的体认。传统的教学,无论童蒙还是举业,都以“唸诵”经典为重要学习手段。这种“唸书”式的学习,不仅是识字、修文,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古来礼俗、礼乐文化的传承。

所谓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自童蒙到举业,唸书就是“养性”、“养正”、“养志”、“养德”的重要方式。无论吟诵或唸诵,最重要的是音韵,音韵学是传统语言文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分讲话音和读书音,由于经典在文人士大夫心目中的牢固地位,它的读音相对较口语要稳定得多,更易传承。文字学是国学经典的基石,而音韵学又是文字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古来一心期盼跻身庙堂的莘莘学子的必修功课,它更是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这些高踞于美学巅峰的人类语言文化艺术的基本构成,不了解汉语音韵,就不能说懂得中国文化。

音韵学是传统语言文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字学一起,在过去被归为“小学”。

为什么赵万波先生能够传承国子监官韵诵唸?这也是生命的安排。赵老师对语言语音有天生的敏感,按赵老师话说,虽然生为北方人,但是赵老师说起上海话,苏州话,本地人都要为之震惊。赵老师还说,如果没有疫情,赵老师还会参加每个月一次的评弹聚会,就是在北京的一些酷爱评弹的票友们,每次聚会,还会唱上几句,所有人都不知道赵老师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就连下乡的地方也是北方。如果没有如此天赋的语言能力,如果在涵芬楼工作期间表现平平,如果没有荣升为涵芬楼大堂经理,怎么有可能认识张卫东先生呢?就算认识张卫东先生,如果对中国经典没有一定的认识程度,又怎么会跟着张先生全国范围内传播《孝经》的诵唸呢?所以,我说,赵万波先生传承中国经典,是命运的安排。而我能跟着赵老师本人学习《孝经》,也是命运的安排。
关于国子监官韵诵唸

最近几年,中国古人读书方式——吟诵或者诵唸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民间的调子一时间也多了起来。由于传承的特殊性,很难说每个调子还保留着本初的特点。而国子监官韵诵唸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一个,而且也是我刚刚接触的。

据赵老师介绍,这个调子是张卫东传承下来的,而张卫东又是从清末状元吴承仕后人继承下来的。吴承仕是谁?

清朝最年轻的状元
    1884年,吴承仕出生于安徽省歙县,十七岁便中了秀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吴承仕十八岁,赴南京乡试,中举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吴承仕二十三岁,以举人身份赴北京,参加在保和殿举行的殿试。因时逢“戊戌变法”,清政府停科举改为“举贡考职”。吴承仕与进士们一道赴考,获一等第一名,时称“朝元”,亦称状元。光绪钦点其为大理院主事,即清代朝廷中掌管典籍簿册的行政官。于是,年仅二十四岁的吴承仕,成为清王朝最年轻的状元。
吴承仕介绍

吴承仕和章太炎还有过交集,这两个人在中国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吴承仕在获得状元期间,曾经接触了皇家读书的方式。所以才把国子监官韵诵唸的方式传下来。今天,能够有机会学习这种诵唸方式的都是有缘人。

如果大家对国子监官韵诵唸方式有兴趣,想学习的,可以联系,入群学习。

【和赵万波先生在故宫皇极殿前,右一为作者】

赵老师的梦想

赵老师还有一个梦想,想参与到电影制作环节中的——配音,要当一个配音演员。

赵老师语录:

  • 人活着,就要追求生命的本质。

  • 学东西,比如学古琴,昆曲,吟诵,都有几个层面,一个是外在的,一个是内在的。

  • 中国经典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

  • 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仿生学,即效法天地。

  • 最大的规律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曾仕强,说,易经,文化之源,之生。孝经是文化之成。按我理解,易经是体。孝经是用。

  • 性善性恶之争可休矣。我们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成为自己上。

  • 人是可以变化的,可以异化,也可以超越自己。

  • 尧舜禹时期就是性善的时候,到了战国,就是性恶的时候。

  • 雅思贝尔斯说的人类轴心时代,其实标志着人类文明开始跌落。

  • 文字的产生,实际上就已经背离了道的本源。

  • 川西夫子刘沅,非常接地气,可以称为近代真儒。

  • 学习国学,如果只知道四书五经,不了解世界那是不够的。

  • 生下来,活下去,活的久,就是做学问的样子。

  • 因为你活着,让世界,让周围的人生活更好。这就对了。

  • 别去想什么从哪来,到哪去,还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好好活着,就对了。

  • 做学问的目的就是为了行。

  • 人要找到自己,发现自己,觉知自己。

  • 眼睛看到的不是真的,而现代科学却偏偏让人去看。

  • 道,儒,法。是一个大的时间规律,一个历史的必然。

更多阅读:

怎么认识儒家经典——孝经

甲骨文台历第九字——孝

【甲骨文和中国文化】对孝的理解

吴小如:治文学宜略通小学【附部分语音整理】

【转载】徐中舒先生小传

商承祚:楷最难而篆较易~

2021年甲骨文台历一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