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如何练出内劲之内劲的发力走向
关于前文我说到的肌肉与骨骼之间,与发力运劲这一块,我说把肌肉与骨骼的定位区分开来,有的人误认为是练肌肉就是练肌肉,练骨骼就是练骨骼,可能是文笔有限,表达的方式让别人有了误解,这里重新声明一下,肌肉与骨骼是连着,是一体的,比如你训练肌肉,你的骨骼肯定也能练到,但是这不是针对性的练习,因为你练肌肉的时候,是以肌肉为主,骨骼为辅,不知道能否理解,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到我所讲的,所以我找了一个图片,大家看着图片来理解老廖所说的,不然,在没有正确的理解到老廖所说的点,误解了,反过来说这不行那不行的,先理解到老廖所说的再根据各位自身体悟来评判,因为老廖是主要教养生桩的缘故,但是其本质也是与武术桩有一定的关系,本质是想通的。
请各位看一下这个弹簧,你把它理解为肌肉,弹簧的两端以及包裹弹簧的是骨骼,因为普通找不到的缘故,尽量理解,我说了原理,各位大脑里显现就知道老廖所说的了。
就这个弹簧,我们把它当做肌肉,而弹簧的两端有东西往中间压或者往两边拉,我们平时的用力习惯都是直接作用弹簧,通过弹簧来导引力的走向,就像我们的筋是连着肌肉,连着骨骼的,而很多人的习惯方式是通过筋来控制肌肉再转到两端的骨骼,这就导致肌肉看起来可能很大,但是力量上却并不是很大,而且这种发力方式如果方法不正确,非常容易受伤。而老廖所讲的发力方式是由两端,也就是肌肉所连着的骨骼,把骨骼摆正,让力是经过骨骼传递,而肌肉保持放松,该发力时就绷紧用力,不该发力时就放松,让力在骨骼的传递之间起到缓冲的目的。也就是我们在练站桩的过程中,你要找到劲,那么你的骨骼得骨缝对骨缝,骨架摆正,而如果这种骨骼发力方式的过程中,肌肉没有放松去盲目用力,或者姿势不到位力的传导不是很好,大家学过物理都知道,力与力是可以相互抵消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老廖反复强调身体得卸掉僵劲,卸掉拙力的原因。
就简单来说,我们把手掌往天上推,就比如八段锦的两手拖天理三焦,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很多人在做的时候,筋有拉伸感,有很多人根本不能很好的推到顶,坚持30秒很多人的手就已经全麻了,而我们在往上推的时候,这时肌肉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放松,比如你的肱二头肌,应当是放松的,而控制骨骼的肌肉是要发力的,因为你要用力往上推,这个力一定是由骨骼带动肌肉进行往上推的,因为你只有骨骼用力,你的背部脊椎才能打直,这种情况你练习才能有实质性的改善功效,这也不脱离老廖前文所讲的原则。感觉筋有拉伸感是正常的,就是要练这个筋,筋骨筋骨,练筋是关键,筋练到了,才是关键,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所以抻筋拨骨,这是任何功夫与养生都必须要有的。
继续回到肌肉,也就是上图的弹簧,因为用弹簧来比喻更加恰当,我们的弹簧越大,力量越大,事实也是如此,但是如果你的骨骼条件不足,那么就很容易受伤,比如脱臼,而单纯练肌肉的练法中,发力要点如果不正确,势必会拉伤。而当我们是以骨骼导力为核心的时候,肌肉为辅,这是不会出偏的,比如我们站桩练的就是下盘,估计十之八九的朋友练的下盘都不是很扎实,最实在直接的就是马步,但是最好是在高桩有基础的情况下进行,我们的发力,会透过腰胯往脚底用力,然后有一股反作用力往上再透过腰胯到达背脊,然后行于拳掌,其中各位想一下,如果各个关节之间,骨骼之间,肌肉之间,没有做好,那么这个力是否会被抵消?咱们发出的力是可以收回的,是活劲。而正常的运劲,一定会涉及到丹田,很多人都知道的气沉丹田。所以练功,必须得练出丹田之力,没有丹田就像没有根基一样华而不实。
然后再回到松而不懈,如果我们练功,不知道正确的方法,势必会出偏,就像骨骼与肌肉,我只是单独深入讲解,并非说二者是分开的,只是单独讲解肌肉,再讲骨骼,很多人思维局限性的不会把他们牵连到一块,而松而不懈,也是直接涉及到肌肉与骨骼,首先第一点就是姿势得正确,力的传到不会断,然后我们在做动作的时候,比如沉肩垂肘,双手抱圆,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手是抬起来的,大家都知道,但是我们讲的是放松,也就是我们做的时候,这个手膀与肩膀的骨骼,是凹下去的,不是抬起来的,凹下去才能骨骼与骨骼之间连着,这时你做抱圆的时候,并不会感到酸痛之类的,力的传递是通畅的,这时肌肉是处于放松的状态,整体肌肉你所能感觉到的肌肉,尽量让他们放松,而松的同时,保持这股劲,这就是松而不懈。其它的各个动作也是同理。如果这么说都没法理解,那么要么你是没有练过,要么你的悟性比较差,需要提升。老廖不怕有人来杠,只有争议,才能辨别出真假。
前文说到的骨骼发力,其实就是骨骼传导力,并非骨骼真的可以用力,筋络可以用力,筋络控制骨骼,肌肉进行配合。因为骨骼是实的,肌肉只能是辅,这是老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