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推剧,新神剧《9号秘室》!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413天的第416篇原创文章
每天亚历山大,全靠追剧。
追《局外人》追的我魂不守舍。10集只讲一个故事,还是个悬疑片,一周更新一集,每集看完都恨不得立马买回来原著看结尾,实在是焦虑。本来追剧是为了解压的,结果每集追完,更抓狂了。
这几天,被安利了一个新神剧,据说是每集一个故事,集与集之间是独立的,每集只要30分钟,听完之后简直惊呼过瘾。
被种草成功之后,立马开追,果真不负期待。
英剧《9号秘室》推荐给你。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说来惭愧,这部口碑炸裂的英剧已经火了六年,我竟然今年才知道。
从2014年到今年,《9号秘室》已经更新到了第五季,每季6集,每集是一个时长30分钟的独立故事。
之所以叫9号秘室,是因为每个故事发生地的门牌号都是9号。
虽然各集之间没有故事情节上的关联,但是强迫症还是决定,从第一季开始追,这几天半夜撸完了第一季的六集。
看得我不敢再回想,一想起来细思恐极。
把几点安利理由说一下:
1、故事全部发生在密闭空间
从一个影视从业者的角度来说,因为每集故事几乎只发生在一间屋子里,所以摄制成本极低,是一个把剧本玩到极致的低成本影片。
太值得学习。
比如第一季的第一集《沙丁鱼游戏》,是把密闭空间玩的最极致的一集,编剧把十几个演员塞在了一个衣橱里面。
第二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别墅里,第三集第四集都是发生一个房间里,第六集在城堡里。
从制片的角度考虑,太省钱。制片人看到这样的戏剧,简直不能更爱。
从故事展开的角度来说,密闭的空间更有利于惊悚悬疑的剧情展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黑色幽默的荒诞现实主义戏剧
如上文所说,《9号秘室》是细思恐极的那种作品。
每一集看前面三分之二的时候,你都会感觉太荒诞了,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满脑子出现的都是卡夫卡的戏剧既视感。
但荒诞的背后,是无比深刻的人性。
房间就是一个封闭式舞台,场景调度与情节编排很像戏剧。每一集的主题往往是亘古不变的文学母题——人性中的各种阴暗面(贪婪、仇恨、嫉妒、欲望、恐惧、自私等等),因而显得古典隽永。
后来我思考,为什么但凡岛民拍的片子,比如台湾、日本,以及英国大都会对人性进行各种解剖,大概是因为资源越是匮乏的地方,竞争压力成倍,时间久了就逼出了人性的七宗罪,以及对七宗罪有了超乎他人的感触吧。
3、极致反转
还是拿第一集《沙丁鱼游戏》来说。
如果你刚开始看,会觉得这一集前面的剧情废话连篇。
但就在最后五分钟里,你会发现全片没有一句废话,因为所有角色的每一句台词都是在为剧情背后的大背景做铺垫,包括这样一群成年人为什么要玩一种类似躲猫猫的沙丁鱼游戏,以及主角身上埋藏的梗都会在最后五分钟浮出水面。
而且看完之后,再回看网友的解析,你会发现,编剧把台词打磨到了极致,没有一句台词是废话。都是在为最后的反转做铺垫。
反转,就是《九号秘事》最深的套路和卖点。
但有意思的是,第一季的最后一集,却一点反转都没有,不禁让人失望,说好的逆天反转呢?
结果去看了影评之后才理解,它最大的反转就是没有反转......
第六集孤立着看是一个没什么悬念的故事,但是结合前五集来看,它不按“结局必定反转”的固定公式来写,“辜负”观众的期待,这就是最大的悬念,无招胜有招。
太高了。
但倘若前面的五集没有那些反转的话,凭空来一集这种流水账没有反转的戏,观众是绝对不会买账的。
4、两位大神级编剧和主演
这就要提到《9号秘室》的两位大神编剧了,同时也是主演,几乎在每一集里面都有他们俩,只不过有的戏份多,有的戏份少。
这个好基友的组合已快20年,最擅长的就是跟观众玩心理战。
《疯城记》之后,他们就坐稳了暗黑讽刺系英剧教主的位子。他们的剧,就是一个你跳了还叫好的坑。
最难得的是,他们俩的演出实在毫无违和感,演什么像什么。
推荐给你,30分钟一集的独立故事,吃着饭呢就能追完,我估计你看完也会上头。
《9号秘室》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第一遍看的震撼力,更在于无论是第五遍还是第十遍看,它还是能给你带来惊喜(惊吓?)。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