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头条』戴耘丨遐·览——第12届中韩雕塑交流展

“遐·览——第 12 届中韩雕塑交流展”由中国雕塑学会和韩国雕刻家协会主办,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此次展览除广州本地作品外采用线上展览的形式。疫情给人员往来带来不便,但不能阻断中韩雕塑艺术的交流。线上展是永不落幕的展览形式,这是 12 年来第一次将展览进行数字化的尝试。广州美术学院是中国雕塑教育的核心院校之一,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在数字化应用与研究方面走在了前列,不仅可以保证线上展技术上的完美呈现,提高交流展的学术影响力,亦更能增添中韩两国雕塑家的友谊。
“遐·览——第 12 届中韩雕塑交流展”的呈现搭建了雕塑交流的桥梁,为了解当下中韩雕塑现状,探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创建了条件,也为疫情时期中韩文化交流增添色彩。
雕塑头条将用若干期来详细介绍各位参展艺术家,本期介绍雕塑家戴耘

参展作品 《木炭笔》戴耘

戴耘作品 《木炭笔》 砖、水泥、原木 45cmx45cmx90cm 2019年

作品说明:作品是将收集到的,拆迁过程中的砖块、木料等杂物取势就型做的一组器物。也许是随着自己的心境,来得更自由、随性,使作品从之前红砖与水泥格子的理性排序中,得到更多的关于材料本身、物的彰显和释放。

其中 作品《木炭笔》是将近期收集到,拆迁过程中已有的砖、水泥混合的圆柱体、树桩、烧成碳化的木头进行现成品的拼装,碳化的木头成为笔头,砖混结构、木头成为笔芯、笔杆,就此取名“木炭笔”。

艺术家介绍

DAI YUN

——————————————

戴耘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1年·出生于陕西西安1990年·毕业于西安美院附中1995年·毕业于西安美院雕塑系同年留校任教 ,2000年调入深圳雕塑院2017年深圳技术大学至今。

著名雕塑家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理事 中国美协会员 广东省雕塑、实验艺术两个艺委会的委员 深圳市美协雕塑协会副主任。

作品参加了如全国美展(11、13届)国家级雕塑展、“冲突与选择第二回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 “重新洗牌” “深圳/北京国际建筑双年展” “城市与雕塑的对话”2007上海国际雕塑年度展 2008艺术北京 上海艺博会青年艺术家推荐展 “刘海粟美术馆年度雕塑提名展” “出境”广深港澳当代艺术展“第二、三、四、五、七届中国.宋庄当代艺术节”“ 2008/2009北京798艺术节主题展” “ 2008/2015 2016艺术北京”“第一二届中国雕塑大展”“你西我东”当代艺术展 上海世博会“工业记忆” 国际雕塑展“第一、二、三届中国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去媚—中国当代艺术2011广州三年展”国家博物馆“中国百年雕塑大展”2012上海静安国际雕塑邀请展、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未曾呈现的声音”2013.12参加亚洲雕塑邀请展  “中央电视台雕塑大赛”深港建筑双城双年展2014.9作品《静物》参加“再现代”第三届美术文献展 2014.10作品《扇舞清风》参加2014公共雕塑国际展《埃及艳后》参加“沉实的足迹”南京国际美术展特别邀请展 2015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2016海南国际艺术双年展2016“呼吸”南京博物院当代雕塑邀请展2016合美术馆 6个关于“我”当代艺术展等多个重要的艺术展。多件作品被收录在《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9—2004》、《新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图鉴》2000—2005年《中国雕塑》杂志第一期封面,作品收入2007 2009 2015《中国雕塑年鉴》等重要的专业杂志。作品《古希腊马头》被刊登在2015年第6期《艺术当代》杂志的封面,作品《阿马纳公主躯干》被刊登在2015年第8期《世界艺术》杂志的封面,作品入选雅昌艺术网评选的中国2015年让人印象深刻的100件优秀作品。与隋建国 宋东 谭平 白明 徐江 武艺等被北京《库》艺术杂志评为2015年度艺术人物。
自1995年开始先后在西安美院美术馆、北京“通道”画廊个人作品展。深圳艺廊、北京798中国雕塑学会沙龙“鉴”、广州扉艺术空间 “造像”德国杜塞尔多夫 深圳画院举办戴耘 余鹏雕塑双个展、 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过戴耘当代雕塑个展。有多篇论文参加雕塑论坛、发表在专业刊物并获奖。
作品欣赏 

《雕塑深圳》

作品说明:我将从深圳各个雕塑加工厂收集来的,准备处理掉、废弃的,各种不同样态的城市雕塑(即为雕塑家做的工程、活这类的雕塑)的玻璃钢半成品进行重组拼接,这些已经不完整、残损的玻璃钢物件(有财神、牛头、罗马柱、古代先贤、领袖、英雄等),它们的成品以不锈钢、铸铜、石材等面貌出现在城市的不同地方,塑造着这座城市,这些雕塑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出所在城市的精神诉求、需要以及其背后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和权力对公共空间的占有。这里它们再次被我浓缩成一件新的作品,试图反映出深圳这座城市的精神生态。

《大鹏日记系列》   拆迁墙体、木头  35x45x50cm

《大鹏日记-3》  拆迁墙体、木头  35x22x38cm

《大鹏日记-大器》   拆迁墙体、木头  35x45x50cm

《大鹏日记-大器》   拆迁墙体、木头  35x45x50cm

《物境·双子座》 建筑废料 100x30x45cm

《物境》大鹏笔记
2018年秋,我工作室所在的深圳大鹏新区开始了新一轮的拆迁工作。因是新区,就有一些待拆的老村旧街(深圳其他区早已拆的几近无可拆之物),这段时间往返工作室总能看到几处拆迁的旧屋、街道。得闲时我就溜达进去,满目的拆迁物件 砖头、瓷片、钢筋、下水道、破损的瓶瓶罐罐、门牌号、铁皮等,可谓堆积如山!当时就觉得这些物件会用上,具体做什么没想好,于是叫助手来先运一部分回工作室再说。
每天面对这些收集来的废旧垃圾,到年底时慢慢有了感觉,有些砖头垛子上印着当年工厂的字句、有的家具残件上保留了主人使用过的生命痕迹……好像这些物件跟我有了对话、交流,每一个都在彰显着自己的存在。随后赶紧和助手一起将这些个物件(废旧砖头、瓷片、铁丝、木头等)抬上了工作台,切割、剪、砍、据、捆扎、拼接,一通“折腾”。这通“折腾”之后我也意识到,这跟我之前的工作程序、方式有所不同了。以往总是要先扎好钢筋龙骨,骨架再绑上小网孔的铁网,最后附水泥、贴砖、雕刻、打磨。现在想来这种成型方式,从方法论个人语言面貌上讲,在当年有一定新意及材料特质,匆忙间已过去十年,蛮多人因此了解记住了作者,同时也限制约束了创作者。佛家有语“境随心转”也许是随着自己的心境,来得更自由、随性,使作品从之前红砖与水泥格子的理性排序中解脱出来,得到更多的关于材料本身、物的彰显和释放。近期的造物过程减少了一定的预设,削弱了材料转换的既定方式,不过多的对应原有的实用物品。使材料自己的生命印记得到更为充分体现,这一创作过程也使创作者对作品有了更多的期待。
就这样一口气“折腾”了一些物件后,梳理一下近期的作品是将收集到的,拆迁过程中的砖块、木料等杂物取势就型,顺着其形态、质感、甚至颜色机理,生发延展、组装、拼接做的一组器物。这一造物过程让我想到中国远古时期的先民,他们在做各种器物(良渚玉器 商周青铜器 陕西半坡仰韶 红山赤陶、石器等)时,其实是意识到人类生命的各种局限性,试图聆听造物主的启示、指点进而表达他们对超越性能量的感悟!
综上所述基于近期这些器物作品的由来、转化、生成我就称其为《物境》吧。
戴耘
2019.6.23

《大鹏笔记-9珠》 建筑废料  直径2cm

这次参加深圳画院善意设计展-造化的新作《九珠》等作品,这些珠子是我用收集来的建筑废料,手工切割打磨而成,珠子上面的颜色机理,是建筑废料本身砖头、水泥、瓷片打磨后形成的。作品上面有打孔,按手串的样子排练但没有穿线,不想把作品做的太实,作品名取意磨砖成镜、返璞归真。根据每一串珠子的个数叫作:十八珠或九珠

戴耘

2020.12

《大鹏笔记-21珠》 建筑废料  直径2cm

《玻璃珠-1》  玻璃废料 尺寸 直径1cm

《 玻璃珠-2》 玻璃废料 尺寸 直径1cm

《纪念碑系列1-电视英雄纪念碑》   综合材料  长400x400 x220cm 2005年

说 起“纪念碑”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城市中心地带或显赫位置的大型纪念碑体、雕塑,如埃及方尖碑、陕西乾陵无字碑、前苏联列宁格勒英雄保卫者纪念碑、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这些既是建筑构筑物又是场地艺术的结合体无论从文化学还是社会学的角度都给受众的心理留下长久的投射。而今平日生活中电视文化显然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视听方式,拿这种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主要载体与传统意义上具有强制性、统一性的精神引领方式作类比,这种戏仿形式本身对原有记念碑体、大型城市雕塑所能控制和引导的话语空间,就是一种消解和反讽。
作品用复制的手段将电视画面再现出来,把零散的、瞬间性图象凝固成具有记念碑感的构筑装置语言,进而引喻这些通过电视传达出的大众、消费、流行文化,在表面上看不是专制的,往往是以轻松的、娱乐的、民主的方式出现,任你选择。但实质上它是一种商业专制主义,而这一点在当今中国社会中,是有着不容回避的现实意义。

《纪念碑系列3-超女纪念碑》 综合材料  180x150x450 cm  2006年

这件作品是我和孙振华先生合作的,作品手法是戏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经典雕塑符号,前苏联穆西娜的《工人与集体农庄庄员》,首次推出(2006.5中稿)是参加由我策划的“界内界外”深圳当代艺术展

《绿化树》  红砖、水泥、钢筋  650x700 x652cm  2012年

收集拆迁过程中,老房子、旧建筑淘汰下的废旧砖头将它们处理、规整成型,作为树这件公共艺术品的原材料。这些砖头在当下城市化建设的步伐里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当它们的实用功能不断弱化的时候,近几年我尝试用砖头用建筑的语言方式将它们做成艺术品,赋予其新的可能性和生命。

《轻风扇舞》  扇子、钢筋、 铁丝  1200 x800x520cm  2014年

当我们习惯在空调里享受工业带给我们的凉爽舒适时,可能早已忘记了曾经在挥手摇臂间给我们一丝凉意的扇子。这个物件由于实用功能的消退,使我有冲动做一个大的物件让它们回到草木之间呈现出一处或几组富于诗意的非实用物。

《咖啡屋》  红砖、水泥、钢筋  1120 x750 x480cm 2018年

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咖啡杯、勺子、盘子按比例放大,在咖啡杯一处剪开一个口并将其翻卷上去,形成如门洞一般的形制,观者可进入其中在内壁上的砖椅子或坐或卧,喝咖啡、聊天。(也可在近杯顶处做透明遮光、防雨罩,在其中部预留细小的透光、流水孔。)作品试图在实用与无用、现实与非现实、经验与超验之间寻找一种体验方式。

 雕 塑 名 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