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土秦代石刻,留下大秦精锐去向线索,学者:难怪项羽能败秦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王朝,秦朝虽然只有区区15年,但却给后人留下了无数谜案,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危难之际,大秦百万精锐为何不见出现?

从史料上看,当时秦军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北方军团,大约30万;一是南方军团,大约50万;一是内部守备部队,数字不详,从逻辑上推测应该不会少。按照秦国版图来说,在西部、西南部,秦军也应该也有一些驻军。

然而,根据《史记》等记载,只有王离率领20万北方军团参战,章邯率领奴隶、刑徒和少量秦军组成的20万,但在巨鹿之战中被击败,项羽坑杀20万秦军。除此之外,几乎看不到秦军和起义军的血战。

读到这一段历史,不少人扼腕叹息,认为如果秦军精锐回兵,那么项羽刘邦等很可能会失败。那么,曾经横扫关东六国的大秦精锐,究竟去哪了呢?

1921年,山东胶南出土了秦代石碑——“琅琊刻石”。秦始皇东巡时,登琅琊台所立,用以颂扬秦朝威德,宣誓自己四海一统之志。除了琅琊刻石之外,秦始皇还在其他六处地方留下了石刻,被统称为“秦刻石”。

在“琅琊刻石”上,碑文内容令人动容,尤其是这一句话:“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其中,“天下和平”这四个字,让人感慨秦始皇的伟大,不是独夫民贼,而是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几次东巡刻石时,总喜欢说:“黔首安宁,不用兵革”、“菑害绝息,永偃戎兵”、“黎庶无繇,天下咸抚”。

从这一些文字中,不难看出秦始皇的志向,希望人民安居乐业。尤其是这两句“黔首安宁,不用兵革”、“菑害绝息,永偃(停止)戎兵”,就是说希望百姓永远不用参军打仗。所谓黔首,是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

然而,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并没有停止扩张步伐,至少对北方和南方的征战,就要征调大批百姓参战。难道刻石上的文字,这只是秦始皇的志向,或者是自我吹捧?实际上,石刻上的文字,留下大秦精锐去向的线索!

从实际情况来看,秦始皇可能真没有说谎,而是基本做到了“黔首安宁,不用兵革”这一点。

根据史料记载,秦国兵制对士卒身份的规定非常严格,无爵的“士伍”以下如贱民、罪犯、奴隶都没有资格服兵役。所以,秦统一六国之前,兵多是农家子,战斗力是很强。这时,黔首是不得安宁,要经常打仗。

然而,秦始皇一统中国之后,却脑洞大开,似乎不再使用农民兵,而是用刑徒七科谪兵。所谓“七科谪”,就是指“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壻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籍七。凡七科也”,尤其商人和入赘之人很倒霉,秦始皇对他们很有偏见。

公元前214年起,秦始皇扩大了戍卒征兵的范围,称为“谪戍”,意思就是把“刑徒七科”送去当兵戍边。换言之,多征“刑徒七科”,来减少农民兵的数量,达到“黔首安宁,不用兵革”的目的。在秦始皇眼里,“七科”之人不是“黔首”,存在是浪费粮食。

因此,从秦始皇“天下和平”的志向,和“七科谪”的实际操作来看,秦朝传统的农民兵,可能遣散回家安居乐业了(有些是年纪大了退役),后来的秦朝征兵,主要以“七科谪”兵为主。尤为重要的是,从大秦七科谪兵来源来看,应该有一些来自关东六国。

大家可以想象这么一副图景:秦始皇一统六国后,觉得要让天下黔首享太平,于是缩减了军队数量,也让普通百姓回家,而征召“浪费粮食”、“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这一些人当兵,结果平时作战还好,但在内战的危急时分,这一帮七科谪兵却不靠谱,或做逃兵,或倒戈,或战斗力和意志不强等。

至于岭南赵佗率领的50万大军不回,其实可以理解,除了赵佗不想回来之外,还有这一帮“七科谪”兵,多数可能也不想回来打仗。

有学者研究了之后感慨,难怪百万大秦精锐不见了,说到底还是秦始皇太理想化了,激烈的改革征兵制度,导致大秦军队数量和质量,可能都出现了大滑坡,所以项羽才能击败秦军。

值得一提的是,“刑徒七科”之人参军,虽说其中有不少凶悍之辈,但总体上却也问题重重,比如油滑、战斗决心不强、纪律性差等。所以历朝历代,很多名将都只愿招收老实的农民兵,而不是“刑徒七科”,当年戚继光差点被这种兵害死。

汉初之际,也有禁止商贾、刑徒、奴隶服兵役的制度,但到汉武帝晚期的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发天下七科谪及勇敢士”,命令李广利、公孙敖、韩说等人率20万大军进攻匈奴,但史书记载“广利与单于战余吾水上连日,敖与左贤王战不利,皆引还(退还)”。显然,七科谪兵的战斗力的确堪忧。

巨鹿之战中,在数万楚人面前,几十万秦军在战场上倒下,剩下的全部投降,秦军至此彻底覆灭。在之前500年,秦军一直斗志昂扬,但在这一刻却荡然无存,显然与之相关。试想一下,如果和项羽对决的是之前大秦虎狼之兵,还会败的如此之惨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