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针漫谈:如何问诊
60多岁的何阿姨,坐下来就开始讲她的种种不适,跟拉家常一样,不是跟这个说,就是跟那个讲,好像怕别人听不明白似的。
提醒了几次还那样,我忍不住就敲敲桌子,谁在给你看病啊?眼睛看着我!这么一喝,好像把她喝醒了一样,一下安静下来。然后我一问,她一答,慢慢问清不适症状所在。
问诊的第一个环节,首先要让患者的心神收拢回来。平时来了患者,我通常让他们在边上小坐一会,用意也是先把心安顿下来。
然后开始询问患者的年龄、工作、不适症状表现等问题。
对一些不善表达的患者,要耐心问清其不适症状表现及所在部位。对一些喜欢讲病情病史、讲求医经历,尤其是对身体不适有种种臆测和担忧的患者,不妨让其多讲一点。
从医者来讲,这样可多了解一些与患者不适症状相关的信息,便于更好地识证用针。然而更大的意义是对于患者,这些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本身就是致病或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把平时压在心底的这些想法倒出来了,患者才会渐渐放松下来。这就像过了梅雨天,把箱子里的衣服翻出来晒晒是一个道理。作为医者,这个时候尤须心平气和,柔柔地把患者疲惫的心包容起来。
症状问清楚了,接着是察症。也就是跟患者确认一遍身体的不适之处,包括症状的不适程度、外在表现、区域范围等,理清所涉及到的三焦和经络,便于对照法则用针。
这里有个细节要留意,察症要让患者全过程参与,逐一确认患处。即使医者心中已经明了,如果有些患者看上去心不在焉,还要有意让患者再确认一遍。
医者要明,患者同样要明。身体哪里好、哪里不好,患者更应该清清楚楚。让患者确认患处的过程,其实是引导患者自我回归和反观的过程。
平时问诊,我十分看重这个环节,一般不许别人在旁边聊天,没有特殊情况也不让患者家属插话。
有人可能会问,怎么说来说去好像都在强调一回事啊?是的。问诊不仅仅是医者详尽了解不适之症程,更是与患者的悉心沟通和良性互动,这是导引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让患者收回心神,就是引阳入阴;让患者倾诉心声,就是放下执念;让患者细心察症,就是回归身心。实际问诊,这些步骤往往是前后融合、一气呵成。所有的外在表现形式,都是为了在第一时间形成医患同气。
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患者不信针入就会见效,或者是相信内针疗效,但是不信自己的老毛病能够迅速见效。这个就需要医患之间真心诚意的沟通,通过用针效果引导患者逐步相信并走到双方喜闻乐见的道上来。
曾经有两个老阿姨结伴来扎针,一个是中指腱鞘炎,一个是右腿腘窝处疼痛,都是比较简单的症状。前面一个老阿姨心思简单、笃信无疑,针入见效。另外一个老阿姨患得患失、将信将疑,用了好几针效果还是一般,后来慢慢了解了黄帝内针的特点,信任度上来了,效果也就跟了上来。
有些患者爱理不理,甚至架子老大不小,说啥好像都跟他关系不大,像这样的患者,要在沟通上多下些功夫。如果努力了还那样子,也不用勉强和纠结,一切随缘。
有些患者症状出现了反复,除了检查一下用针是否符合法理,还要和患者多交流,看看是不是工作生活环境、个人生活习惯、日常性格情绪、平时锻炼方式等有何不妥,努力让患者明白健康的责任人是自己,再好的医者也是一个帮工。
不同的患者,其表现形式、所提问题也常常是五花八门,对于医者临症应对是一种考验。医者需要做的也是抓住“主症”,以不变应万变,让患者回归身心并提升信心。
这些跟问诊有关系吗?在我看来,这些都是问诊的重要内容。患者的一些想法和误区,在黄帝内针的体系里,不也是一种症吗?随证治之,这个治,不仅仅是落在最后的针法上,更要落在心与心的交流上,这也是医患之明、内针之内的重要体现之一。
问诊结束,患者不适之症了然于胸,这个时候,心中只有法理,眼中只有法则,接下来要做的是识证和用针。
张三针笔记
三生万物 针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