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阴阳,兼辩“阴阳在极上才能合一”
再论阴阳,兼辩“阴阳在极上才能合一”
阳密乃固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归到根本之上只有阴阳二字诀而已,但是一般的文章对阴阳的解释不太深入,所以我想再就阴阳中一些模糊的概念拿出来作一些讨论。
一个是“阳生阴长”还是“阴长阳消”的问题。也就是在阴阳的关系中,他们是统一的呢还是对立的呢?同样出自黄帝内经,阳生阴长和阴长阳消岂不是矛盾的吗?这个问题一定会迷惑许多初涉中医的人,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错,只不过是对不同层面的阴阳关系的表述。当阴阳用在一个事物上面时,他们的关系是阴长阳消,反映的是这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太极图的表述,随着太极的运转,当阳进的时候阴就退,所以太极图是表述的一个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例如用在四季的变化时,我们应该这样理解:春季来临,阳气开始升发,代表阳进,这时候阳气的收藏力量渐弱,代表阴退;夏季阳气升发至极,代表阳极,相应的收藏的力量最弱,代表阴退极;秋冬以此类推。。。。所以用太极图表述四季的变化,其主体只有一个,就是阳气,所谓的阴,只不过是阳气的收藏状态,在这种关系中当然是阴消阳长的对立关系。 但阴阳用在相互对立的一对事物而言,情况就不一样了,一定是阳生阴长的统一关系,例如人体的气血是一对阴阳,正常情况下是不是气旺血就衰呢?显然不是。他们一定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在阴阳的这种关系中,阳一定为主导,是阳主阴从的关系,例如当我们血虚的时候,我们通过补气,血就可以补回来,这就是通过补阳来救阴,是阳主阴从的直接应用,而直接的补血,反而有可能得而复失,就相当于看到一个容器的水不够了,你就想当然的去加水,而没有看到是容器有裂纹一样,加进去的水迟早还是会漏掉的,这也是中医滋阴派往往治病断不了病根的原因,所以在“阴消阳长”与“阳生阴长”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分清楚在哪个层面。
另一个是阴阳平衡的问题。许多人从字面上去理解,以为阴阳平衡就是一比一的关系,阴多一分 不行,阳多一分也不行,其实是不对的,黄帝内经不但讲了“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也讲了“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讲究的是阴平阳密,即阴要平和,而阳呢,民国祝味菊有一句话叫做“阳不患多,而在固密”,所以阴阳的常态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这从天地之数、人类的外形等等都能看出来,但是,既然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又怎样理解阴阳平衡呢?其实,黄帝内经关于阴阳平衡的原意就是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这样一个状态下的动态平衡,即永远保持这样的一个状态就是平衡了,所以看古人的文章一定要活看,一不留心就会产生歧义。
有了上面的理解,我们来看 刘力红教授报告中的这句话,“阴阳在极上才能合一”到底对与不对呢?经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所以,万物的化生是一而二,二而三的这么一个过程,既然在极上,就是太极的层次,本来就是一的层次,无所谓再去合一,这是其一;其二,郑钦安关于“阴阳合一之道”的表述,我的理解,无非是讲阳主阴从,讲阳长阴就生,讲用阳化阴,讲扶阳抑阴,而这些一定要在极上去立法吗?其实不然,阴阳合一之道存在于阴阳的各个层面,在阳主阴从的这个大基础之下,如果阴有余,这时通过扶阳,阴就会降,这就是扶阳抑阴;如果阴不足,这时扶阳,则阴也会升,这就是用阳化阴,治病无非是恢复阳气的这么一个功能态;所以刘教授讲“阴阳只有在极上才能合一”似乎讲得玄虚了一点 。其三,人本来就是阴阳混合体,纯阳的那是仙,纯阴的那是鬼,太极化生到人这个层次,已经是三的层次,就不可能再回到一这个层次上去了,万物只能顺生,这是基本的规律,道家讲“顺为人,逆为仙”,常人是达不到的,所以药物治病,不可能在极上去作文章,因为药物也存在于天地之间,也是阴阳混合体而已,它的层次远低于“极”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