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中药铺,竟然有这么多好宝贝!
1946年,上海。葆大參號的店員在用中醫專用的秤。
上海。這家上海較大的老字號中藥鋪,顧客和櫃臺上忙碌的中藥鋪和抓藥的師傅。
玻璃罐裝著昂貴的極品人參
名貴中藥人參。
銀針,專紮金針姑!
珍珠粉,分每兩五萬元和每兩二十萬元兩個檔次。
街頭藥販子懸掛的虎皮以表明他的虎骨是正宗的,虎骨在中醫理論認為可以治療風濕病。
上海名中醫Chen-Chu和他自制的虎骨追風酒、文王百子酒,背景是藥王孫思貌的畫像及上海灘大亨黃金榮贈送的對聯。
烘幹的蛤蚧和蛇皮用於入藥。
雙頭龜,中醫認為龜甲碾成粉末可以治療壹些疾病。
鹿角和鹿胎,用於增加性功能和保養皮膚。
上海名中醫Chen-Chu在位病人包紮麝香虎骨膏,他的藥鋪裏面有壹只活老虎。
藥師Kai-Kou-Shao周圍的壹些動物標本和壹只活鴨子,按中醫理論所有這些都有某種治療的意義。
谁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曾經壹部以同仁堂為原型講述醫藥世家百年沈浮的電視劇《大宅門》,重新喚起了人們對中醫藥的熱情。如今,伴隨著中醫藥在防病、治療、養生領域的越來越多的使用,中醫藥文化也越來越受到人們追捧。
從明代起,北京城就成為中醫藥的中心,那時藥鋪藥店曾多達壹百六十多家。過去北京人習慣將賣中藥的鋪子稱為“藥鋪”,賣西藥的鋪子稱為“藥店”。
很多中藥鋪行醫者喜歡將自家藥鋪名號後加壹個“堂”字,如,同仁堂、天益堂、永安堂等。而壹些規模稍大的藥鋪內還有中醫大夫應診,人稱“坐堂先生”。
據說,這“坐堂”之稱源自古代醫聖張仲景。相傳漢獻帝建安中期,張仲景任長沙太守。那時,當地傷寒流行,百姓死亡者甚多。張仲景為拯救百姓,常常是在公堂上邊斷官司邊行醫,忙裏偷閑給窮苦百姓切脈開方,且分文不收。
他常在自己的名字前冠以“坐堂醫生”四個字。後來行醫者為紀念和弘揚他的高尚醫德,便效仿沿用“坐堂醫生”的稱呼。
在老北京數以百計的中藥鋪中,同仁堂、鶴年堂、千芝堂、萬全堂並稱為京城四大中藥鋪。此外,在繁華的東四十字路口還有壹家與同仁堂齊名的老藥鋪永安堂,它始創於明朝永樂年間,距今已有五百八十多年歷史。
當年北京有“內永安、外同仁”之說,“外同仁”指前門外的同仁堂,“內永安”就是指當時位於內城東四牌樓的永安堂。
同仁堂開始供奉禦藥房用藥,從此獨辦官藥188年,確立了在中醫藥史上獨壹無二的地位。西鶴年堂原坐落在宣武門外菜市口的鶴年堂,是壹家明代開業的老藥鋪,據說老北京有這麽句老話:“買成藥,丸、散、膏、丹,到同仁堂;抓湯藥,還是鶴年堂講究。”“湯藥”就是湯劑飲片。
老北京中藥鋪是個特殊行業,整個抓藥過程程序嚴格,生客熟客壹律攔在櫃臺以外,所以櫃臺又叫攔櫃。據說,這樣做是防人多出錯,讓店內夥計遠離嘈雜,能平心靜氣地抓藥。
通常夥計收到藥方,先粗看藥方,如果缺少哪味藥,他會立即告訴顧客,如不缺藥他主動招呼顧客在櫃臺外椅子上等候。
此時,負責抓藥的夥計將藥方展平,並用鎮尺壓好,然後在櫃臺上鋪好大大小小的包裝紙,用戳子稱好藥後,並不急於包包兒,而是要請另壹位師傅按藥方依次核對,無誤後點頭應允方可包上。藥包的包裝紙上印有店名、地址、經營內容等等。
因為藥鋪賣出的是攸關人命的治病藥,因此中藥行業中從古至今推崇“實與名副,財以道生”的理念。不僅稱量要講究準星準錢兒,各種草藥片劑也必須貨真價實,即便是微利也要做到童叟無欺。
西醫傳入中國大約在明末清初。在老北京,人們習慣將那些經營西藥的店鋪稱為“藥店”。那時,經營西藥的店鋪不僅有碼放整齊的藥瓶藥盒以及常用的紗布、橡皮膏、體溫計等,有些藥店甚至還有牙科用椅、手術器械等。
無論什麽用途什麽作用的藥片,完全可以拆瓶零買。而且藥店大都開設有夜間售藥的小窗口,無論春夏秋冬、子夜五更,只要敲開小窗,便可買到急需的藥,十分方便。
在老北京,無論藥鋪還是藥店,服務可謂是壹絲不茍,熱情周到。通常店堂內不僅擺有長條木椅,還都講究服務,備白開水,為南來北往的人們提供方便。
如今人們的養生意識返璞歸真,中藥在今天的生活中又逐漸成為了人們不可缺少的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