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拷问,我是谁……从瑜伽哲学里觅得答案!

我对哲学没有特别的好感,认知仅停留在中学课本上的知识,我们的哲学老师曾经讲到希腊的很多神,其中有一位叫酒神狄奥尼索斯。其他的,我就没有印象了。

但瑜伽哲学,记不清它何时闯进了我的世界,让我一点都没有防备,虽然没有痴迷,但觉得很有道理。看《传承》时,里面有位资深的阿斯汤加瑜伽练习者,提到了经常会出现的三个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不会纠结于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但偶尔也会忍不住思考一下,往往以无果结束。在默瀚老师研习班的第二期课程上,我渐渐懂了我是谁。

“很幸运通过互联网认识大家,我是羊惰惰,自由职业者,也是瑜伽练习者,几年前,我练习瑜伽是因为肩颈不好,现在通过持续规律地练习,我发现瑜伽对于调整身体和心灵的状态方面很有帮助,所以也希望能让更多人从瑜伽练习中受益。”

上面是一段简单的自我介绍,那到底我是谁呢?也许您会说羊惰惰、自由职业者、瑜伽练习者。其实,羊惰惰不过是我的一个代号,我也可以叫Tracy。自由职业者、瑜伽练习者,不过是我的一种身份,就像很多人是职场人士、也是瑜伽练习者。这些貌似都不是我。

那我的身体是我吗?比如我提到我的肩颈不好。仔细想想,身体与我似乎也是分离的,我只是寄居在这个身体当中。

练习瑜伽后,我觉得自己更容易平静下来,并且会享受这份安宁。每当那个时刻降临,我脑海中都会冒出一个词,叫“岁月静好”。那这种平静的状态是我吗?应该是我情绪的一种表现。除此之外,我也会有高兴、兴奋、激动、生气、悲伤、痛苦这些情绪。

每个人多少都会经历感情的挫折,最初失恋时,您一定会很难过,甚至感觉心都会痛。但经过一段时间,也许您会发现,心可能没有那么痛了,对吗?心里的那个我,也许就像一个旁观者,在观看着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by 油画爱好者李曦 (Gloria Li)

默瀚老师讲到,我们都是Purusha,也就是纯粹意识。我们既不是做事的人,也不会被外界事物所影响,我们应该只是观者。但实际上,我们常常会忘记自己是纯粹意识,于是就会让自己卷入各种问题与情绪中,难以自拔。

在瑜伽哲学中,还有个概念叫原质,我们肉眼可见的一切都是原质,它是物质的,本身不可动。观者与原质一旦相遇,三德(即悦性、惰性和激性)就会波动,问题就会产生了。

比如,我们脸上会爆痘,痘只是长在皮肤上,长在身体上,但我们会因为看到痘痘就开始焦虑。我们总说头疼,其实疼的是我们的身体,而非我们。所以,经常发生的情况是,我们总是与原质混为一谈,傻傻分不清楚。

但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自己是纯粹意识,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会只是客观地处理、观察,并且不会受到影响。一旦我们被影响,那我们就变成了原质,一个负面的欲望会产生100种负面的情绪。

就像默瀚老师曾经提过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智慧的,只是很多情况下,智慧会被蒙蔽。就像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但不是每一天我们都能看到太阳。于是,我们便说,是云朵遮住了太阳,但其实是云朵挡住了我们的眼睛。

如此看来,只要我们能拨开挡住眼睛的云朵,我们就会重获智慧,而这个过程我觉得就是个修心的过程,可以通过练习瑜伽实现,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就像佛陀说过,每个人都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是一个道理。

就算不练习瑜伽,不学佛,您读过这篇文章,也会意识到我们本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但我们会受到很多事物的影响和牵绊,比如身体、情绪、欲望等。

今后,当我们一不小心陷入某种状态时,如果我们能从牵绊中抽离出来,试着把自己当成一个观者,去看待这个牵绊,也许我们会更冷静、更自如地应对这些情况。

那时的我们,应该是更自由的,因为那一刻,我们更接近真实自我,也就是纯粹意识。这就是瑜伽哲学教会我的处世之道。

事实上,瑜伽哲学并非晦涩难懂,在《瑜伽经》中还有很多浅显易懂的小故事,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