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并非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关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认知体系
文化是一切认知的总和。东西方文化源于完全不同的历史经历,必然产生两个完全不同的认知体系,而连接这两个认知体系的,是一个共同的生存条件。地球就是东西方文化共同的前提。
共同的经历是理解的基础,在两个不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很难做到互相理解,如果有人说能理解想法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人,也只是用自己的经验做一个近似的类比,看起来似乎能够感同身受,但实际上还是鸡同鸭讲,不在一个频道上。
同样,东西方文化要做到真正的相互理解,几乎不可能。很多东方人用东方人的思维研究西方文化,会有意无意地先将西方文化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纳入东方文化体系,再去研究,结果可想而知。反过来,西方人研究东方文化,让我们看到了也会哑然失笑。
和一个想法不一样的人相处,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做法。小孩子可能会用争抢打斗的方式解决;成熟一些后,可能会展开辩论,试图改变对方;再成熟一些后,意识到无论武斗还是文攻,所有人都难以改变对方,在无法选择的情况下,只能求同存异,在保全自己的同时,最大化共同利益,这样做大蛋糕,才能共同发展。这是无奈的选择。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在不断地做着同样的尝试,这些尝试不仅关系到民族的发展,更关系到民族的生存。文化并非是可有可无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一个关乎生死存亡的认知体系。
有什么样的认知体系,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很显然,东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东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正好相反,比如中国的地址从省到市到街道再到门牌号,而西方的地址从门牌号到街道再到市再到州,中国人定位从大范围逐步缩小直到一点,而西方从一点逐步扩大范围。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引来的两种不同的行事风格,带来的是两种不同的结果。这是历史经历造成的,也是一个民族在某个时刻主动选择的结果。
人类的认知随着历史经历而不断完善,形成文化一代代传递下来。无论在我们顺利或者困难的时候,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文化。但是人类的认知并没有穷尽,只能无限接近真理。这样,东西方文化都会有各自的认知缺陷,造成实践中的危机。
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人类,面对文化冲突,无处可逃,只能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谁也很难消灭谁,文攻武斗都难以从根本上消除文化差别,能做的只能是在现有条件下的合作。
如果将时间倒退,在农耕时代,处理这种冲突的主要方式就是战争;到了工业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更大范围的分工协作,人们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处理文化冲突的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多,除了战争,金融成为更有效的工具;在后工业时代,除了更大规模的分工协作,科技发展也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科技缩小了时空对人类的限制,变相地缩小了地球,不同文化之间不得不近距离地摩擦冲突。
在全球化的今天,突然之间,解决文化冲突的手段似乎都很难起作用了。
在冲突中调和,在合作中发展,在斗争中不断改变,基于共同经历的有限融合,可能会成为今后世界的常态,除非回到工业时代,互相关闭交流的通道。
人类不过是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普通物种,更大的威胁来自于自然,更大的机遇也来自自然,不同的路可能都可以走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