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神往九华山(上)/李广荣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南望黄山,北瞰长江,东临太平湖,西接贵池,方圆120公里。“有名之峰九十九,无名之峰九十九。”其间梵刹林立,秀水环绕。是世界的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国际性佛教地藏菩萨道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既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又是中外游客观光的胜地。号称“东南第一山”,素有“莲花佛囯”、“香火甲天下”之美誉。
春末夏初,我们一行,冒着时晴时雨的山区气候,兴致勃勃地翻山越岭、访幽思古,寄情于山水之间,我们饱览了九华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游览了奇丽的自然风貌、古刹胜迹,聆听了不少山野传闻、民俗风情,尤其了解了两位文化巨人的游踪:一位是新罗国(今韩囯)王子金乔覚(金地藏),来九华山晏坐修禅,卓锡布道(古代称僧人在某地居留为卓锡。卓,是立的意思;锡,指僧人手中的锡杖。这是因为僧人外出时手中常常拿着一条锡仗的缘故。);另一位就是伟大诗人李太白,在九华山寻幽会友,驻足吟诗,两位文化巨人与九华山的不解之缘,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千古传闻。
天公造化出奇山
九华山虽然在大约250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沧海变陆地形成以来,一直到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元封二年时,在这块土地上才设置陵阳县(即现在的青阳县陵阳镇),史书上有了陵阳山的记载。陵阳山就是九华山最初的名字。所谓“陵阳”,就是大山之南的意思,大土山为“陵”,山之南为“阳”。
汉代的陵阳山,到了公元六世纪的南朝梁时,有了九子山之说。其出处有二:
一是一番美妙的传说。那是在远古的时候,从白茫茫的大海上突显出一望无际的平原。住着闵老汉一家:老两口和九个力大如牛的儿子。一年四季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斗,勤苦耕作,使荒原变成了良田宝地。一日,突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地上竟冒出一股奇怪的水柱来。水柱中央立着一个绿色的怪物,向闵老汉勒索宝地,并口喷恶水冲死老汉,九个儿子勇斗水妖保住良田,为父报仇。他们想出了办法,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抬来了巨石,堵住水妖的九个退路洞口,水妖无法逃窜,横冲直撞,洪水横流,便将一只魔水瓶抛向空中,企图把平原变成汪洋大海。正在这时,只听空中一声霹雳,水妖被击得粉身碎骨。顿时,洪水消退,宝地慢慢上升,九兄弟用巨石堵住的洞口竟奇迹般变成了九座山峰。原来,天上的神仙北斗星君助了九兄弟一臂之力,又将这宝地拔高百丈,以免再遭水害。后来人们说,那最高的山就是闵老汉,矮一点的九座山峰便是他的九个儿子。这就是九子山的由来。
二是以地形地貎做解释。远古以前,地壳运动活跃,山体隆起,在各种自然力的作用下,逐渐发育成千姿百态的花岗岩山地地貌:奇峰峭拔、怪石嵯峨、岭岗横亘、盆地错落、深潭幽谷、飞瀑流泉。对此,唐人在《九华山录》一书中作了介绍:“此山奇秀,高岀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焉。”
唐代天宝年间,大诗人李白因“被谗放还”,来到九子山,约好诗友高霁和韦权与一同在九子山西麓坐眺松雪,饮宴赏景,互相吟唱,谱写了《攺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的诗,从此将九子山定名九华山,诗云: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
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高霁)
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韦权与)
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李白)
李白不但将山名攺了,而且还称九华山是“灵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在诗序中云:“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华。”在唐朝时,九华的“华”同“花”,音同义也同。“莲华”就是“莲花”,“九华”就是“九朵莲花”。李白坐眺九子山的九座主峰,兴致勃勃地说它就像盛开的九朵莲花一样,因此改名为九华山,从而给这座奇山以形象而准确地概括,也表达了诗人李白对九华仙境的赞美和神往之情。
开山祖师金地藏
相传我国唐朝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玄宗时代,新罗囯(今韩囯)和我国关系友好,曾派一批僧侣来华研究佛学,囯王金氏近族年仅24岁的金乔觉就是其中一员,身高七尺,头顶有奇骨耸出,貌恶心善,聪颖过人,力大无边。他携一条名叫谛听的独角兽航海来到中国,弃舟登岸寻找道场,先上了浙江的普陀山,他一脚踏上山峰,整个山峦沉了下去。金乔觉自知这里不是他修行之地,转身西行,分开荆棘藤蔓,跨峰越壑,栖身于岩洞,汲水于溪涧,饿食野果,清苦修行,千辛万苦寻找一块宽平而朝阳的地方,来到了九华山。
当时九华山闵园峡谷中,住着一位富户闵让和,人称闵公,他拥有九华山一带的田园、山林,乐善好施,结交颇广,经常施斋僧人有99位,金乔觉登门化缘,确足百数。
金乔觉向闵公提出借地修行,“只求一袈裟之地。”闵公心想,此僧身作袈裟不过一丈而已,便说:“我这些山头任你去选,何限一袈裟之地?”金乔觉口中念念有词,把身上袈裟脱下来向空中一展,竟罩住了九华山的九十九座山峰。闵让和猛然醒悟到这是“菩萨显灵”。就这样,佛教的开山祖师金乔觉卓锡九华山。
金乔觉在九华山苦修,“夏则食兼土,冬则衣半火。”曾住过不少山洞,九子岩、莲花峰一带的山洞都留下他当年活动的踪迹,人称“洞僧”。古拜经台是他诵读经书之处,神光岭、东崖峰、天台峰一带,是他活动最多的地方,也是旅游者必定观光之地。
天台峰,海拔1306米,为九华之首。天台寺是九华八百寺院中地势最高的古寺名刹,风景独好。自古有“不上天台,等于没来”之说。我们冒雨前进,虽然石阶陡峭,湿滑难行,我们手抓栏杆或四肢着地,3.5公里的云梯尽收眼底。接着乘坐空中缆车,一路鸟瞰闵园,竹海连绵,松涛满目,流泉潺潺,小桥流水,一幢幢别墅式的尼庵建筑优美,大有“环境离不开庵,庵也离不开环境”的那种囯画之美。
登上天台峰,又称上了“天台正顶”,因为这里留有地藏圣迹,拥有众多奇景异象,被尊称为九华山的“头”,成为朝拜九华的最高境界。远眺天台南北,山色连绵,佛景罗列:香炉峰、钟峰、鼔峰、蜡烛峰、大鹏听经石、仙人击鼔石、金龟朝北斗石等等,奇景天成,各呈异彩。天台寺南有十王峰,誉为“十王朝地藏”。寺后青龙背铁链上留有游客千百平安锁。站在拜经台前平台上,举目四望,一派神奇佛世界,令人叹为观止。在经台前地面的岩石上,留下一双巨大的凹陷足印,传说是金乔觉在此长年拜经嵌出来的。我也赤脚上去踏一下,想沾一点神仙之气。
金乔觉在九华山开辟道场,广泛传播佛教的基本教义,即所谓“四谛”、“六道”、“十二因缘”,表释迦佛法中的“大愿”,并说愿力之大是无与伦比的。(上世纪30年代有小册子介绍:在诸大菩萨中,山西五台山的文殊菩萨表“大慧”的,四川峨眉山的普贤菩萨是表“大行”的,浙江普陀山的观音菩萨是表“大悲”的,安徽九华山的地藏菩萨表“大愿”的。)直至耄耋之年,仍精力充足,登台诵经。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年已99岁的金乔觉忽然招来僧徒们告别。僧徒不知所以,只觉得山在呜、石在滚撞钟,钟无声坠地;屋上的椽子也毁坏了几根。高僧金乔觉就这样神奇般地离开了人世。
在佛教中僧人辞世一般叫“圆寂”。金乔觉圆寂时盘坐在一个特制的大缸中。三年后,僧徒们为大师建三级石浮屠,准备开缸入塔举行安葬,只见大师仍然端坐缸中,不但肉身不坏,而且脸上的颜色好像活着的时候一样,抬起时其关节还如金锁般的发出响声;将大师肉身移入石塔时,其肉身上空出现“神光异彩”。僧徒们联想到佛经上说的地藏菩萨“瑞像”与金乔觉相仿,便认定金乔觉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并称为金地藏。从此,金乔觉圆寂的南台岭也被改为“神光岭”。金乔觉的肉身就放置在神光岭之上的石塔中供奉。石塔虽只有三层,但塔基很高,有八十四级。佛教中有“九九八十一难”之说,度过八十一难,方能成正果。金地藏塔前的石阶有八十四级,取“九九八十一”再加三层石塔之数,表示了金地藏在九华佛教中备受尊崇的地位。
后来,僧徒们为了保护地藏的肉身石塔,三级石塔被玲珑剔透的七级朩质宝塔笼罩,塔身为八角形,每层八面皆有佛龛,每个佛龛内都供一尊金地藏金色坐像。清朝光绪十二年,在塔上又加了一座大殿,在大殿东西两边为十尊阎罗贴金塑像,形态各异,威严拥立,守护宝塔。殿门正南,塔基台阶八十一级,两旁配有石狮,造型独特,很有内涵。在半月形瑶台两侧有花圃,四时花卉,交相争荣;凭栏远眺,长江如带;再由大殿前往下俯瞰,仿佛置身在云霄之中。
这就是我们见到的月(肉)身宝殿。
作 者 简 介
李广荣,高级经济师、工程师、文史研究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协会、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老干部文友会名誉会长。著书立说、撰文写诗联百万言,发表作品过千篇,有30多万字作品发表在省级以上的报刊杂志上。有多篇精美散文刊发在《散文选刊》杂志上,其中获“2015年精锐奖”一等奖。也有作品获第七届文华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第九届“中华颂”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庆祝建党百年全国诗文大赛银奖、入编中国文化出版社《百年回望》,还获得“赵树理杯”全国乡土文学征文优秀奖等百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