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高考|唐江澎
唐江澎校长为老师和家长解惑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前的第二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中,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面对媒体记者发出了这样的表态。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这样的回答更是对中国教育的真谛最通俗易懂的解读,这样的解读既回应了广大老百姓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心声和期待,又为全国的教育工作者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当今社会,对于高考有这两种相对偏激的言论——1、高考无用论;2、高考至上论。唐校长的这段话,也很好解释了,经历高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因为高考压力大,逃避高考,炮制高考无用论,是一种偏执。同样,为了高考,放弃其他方面的学习,甚至以牺牲身体健康、放弃身体锻炼,来追求高考分数,高考至上论同样是一种“丢掉西瓜捡芝麻”的荒唐。
“当初我用一麻袋的钱,买了一麻袋的书,最后把一麻袋的书卖掉,却买不起一个麻袋。”这样的高考无用论核心观点,巧妙地偷换概念,迎合了一部分“一切向钱看”的群体的肤浅认知。
这样的偷换概念,首先把高考等同于知识,然后把有用等同于赚钱。人生漫长,钱固然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钱买不来的东西亦然有很多,比如真情、幸福、内在气质和学识......
现实中的一个又一个例子不断在证明,钱甚至买不来家庭和睦。
财富和贪婪之间有一根看不见的锁魂索,只有人间真情和真正的学识,才能让人分清其中的沟壑何在。
有的人,突然暴富,却带来了内心膨胀,导致妻离子散。
有的人,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学识不足,会带来德不配位背后的灾殃。一个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于一身的人,完全不用有这样的担忧。
高考之于教育,与挣钱之于人生的关系十分相似,都仅仅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非但不是全部,连一半的一半都算不上。
健康、学习,家庭,事业,社会贡献是每一个人的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人没有了健康这个“1”,之后的几个数字都将没有意义,但缺了其中任何一个数字,这个人的人生将会存在残缺。
家和万事兴,国泰民安,于家于国,都是安定为上,好的教育,就是国家安泰的根本之一。高考这种相对公平的教育模式,遍布华夏大地的大学学府,在过去的40多年来,带给了无数中国人福祉,也给国家培养了各种人才,这些正是当今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基石。
虽然中国教育在不同时期,也有着走偏的时刻,也在某些层面有平庸的一面,但这正是中国教育界和学生、家长们一起不懈努力、探索的方向和动力所在。
面对中国教育的巨大成功和些许不足,我们怎么可以,允许部分人的“以瑕掩瑜,因贪弃德”之言行。
唐江澎校长是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教育部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名校长班”导师,南师大教育学兼职博士生导师。2011年,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组织国内19所在课改方面有重要影响的高中组成“全国高中学校课程改革联盟”,唐江澎校长被推举担任联盟常务理事会理事长。
唐江澎校长是一个“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教育理念”的智慧实践者。在面对当今中小学生和家长普遍不重视体育锻炼的难以改变的风气,曾在所在学校,从最基础的体育锻炼俯卧撑开始,发起了挑战50个俯卧撑的活动。不到一个学期的时间,就实现了全校1000人挑战50个俯卧撑成功的巨大成就。
唐江澎校长为老师、家长和学生指明了方向——没了兴趣,就没了学习,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我国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 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