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汾形胜之--- 敬村观音堂
【晋西南不多见的早期木结构】
--- 敬村观音堂 ---
晋西南临汾、运城一代古称“河东”,这里从文化上已更属“中原”,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发祥地,历史文化极其深厚发达,文物古迹遗存丰富,仅“国保”一项即拥有133处,已超过全国百分之六十五的省份。但是这两地的文物古迹,在山西省内来说也有一个弱点,就是早期(元以前)的木结构古建筑数量不多,大约仅10余处。而地域上相邻的晋东南,却密集地堆积着大量的早期木结构,两者形成强烈对比,人们一般多把这个原因归结于“元大德地震”。这个原因不大好追究了,大多是猜测,反正已经就这么大的差距。在这些残留不多的早期木结构中,有一座金代建筑鲜为人知,她就是襄汾县新城镇敬村的观音堂。
敬村在襄汾县城正南约10里处,其西邻就是汾河岸边极著名的丁村,两村东西相距仅5里。 观音堂位于敬村西堡门内约几十米处,西门街与一条南北小巷交叉的十字路口东北角上。现仅存正殿一座,殿前有一小块空地,左侧紧邻小巷,右侧紧靠民居。看地势状况,大概观音堂原本也就是一所小庙。
观音堂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是一座布局规矩,造作精良的厅堂式木结构小殿;小殿前、后檐均只置柱头铺作一跳,无补间;前檐有假枊,后檐无枊;耍头把头绞项造。假枊琴面枊嘴呈扁平而尖锐的三角形状,看上去不早,但与同地域内的其他木结构却一致,比如芮城城隍庙、乡宁寿圣寺、曲沃大悲院,此三处均为宋代。
前檐柱位于墙内,墙壁已是后代重建;柱头有卷杀,但侧脚、生起不明显;阑额和平薄的普柏枋均于角柱上出头并讹角,与乡宁寿圣寺一致,而夏县余庆禅院、芮城城隍庙、新绛白台寺的阑额均不出头,曲沃大悲院的阑额虽出头,但截为踏头状,这些实例明显要早些。
另外,补间铺作在宋金时期的使用,晋西南和晋东南正好相反,晋东南绝大部分无补间铺作,极少数有;晋西南宋金时期的殿宇中,只余庆禅院、台头庙和此观音堂没有补间铺作,其余的均有。
看来,这个补间铺作本身的时代特征并不强烈。其在唐代的使用也无规律可循,比如南禅寺、五龙庙、龙门寺西配殿没有,而佛光寺、镇国寺、平顺大云院有。
观音堂柱头铺作仅一跳,外为假枊,内转卷头;耍头的后尾是长长的压跳;梁头位于铺作最上层,伸出外檐作衬方头。此种形制在宋金时期的表现,倒是晋东南、晋西南基本一致。
殿内无柱,为四椽栿通搭前后檐,晋南小式厅堂,包括之后的元代,此为常例。四椽栿与平梁均为直梁,但梁头斫成矩形,而同地域的其他木结构中,至少平梁多砍作月梁型,这可能是观音堂较晚的一个表现。
但压跳的踏头、平梁下的搯瓣驼峰、短而卷杀的替木、圆木蜀柱及柱头卷杀、合踏的形制均与其他实例相一致。特别是脊槫下明间的单材襻间,以及襻间在左右槫缝下所刻作连身对隐,而次间仅设顺脊串的构制,也与乡宁寿圣寺、河津台头庙、芮城城隍庙几无二致。甚至,观音堂的蜀柱头还设置了普柏枋,其他那些实例没有。
但是观音堂梁架中的叉手形制明显较晚,其一是叉手的制作明显粗糙的多,与其他构件表面精细相去甚远;二是叉手扶持在脊槫两侧,而上述其他殿宇的叉手均承托在脊槫底部,这是一个较为强烈的时代特征。说明观音堂的叉手要么是后来补制的,要么就是整个梁架都较晚。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细节,即观音堂的山面梁架构造是二椽栿对前后剳牵,与殿内的四椽栿通搭完全相异。前篇博文《郝北寿圣寺》中,寿圣寺山门的梁架就不一致,还导致有人误认为其是“减柱造”。
其实,山门梁架与殿内梁架不一致的实例很普通,看起来基本不关“减柱”。无论晋中还是晋南都有,而且时代分布也很广,宋金元明时期都有,比如宋代的乡宁寿圣寺和元代的新绛乔沟头玉皇庙等等。
这种梁架的“变异”在中国木结构中,是一个通例。其主要原因,可能出于对梁架稳定的考虑。毫无疑问,柱越多,梁架约稳定。但是,如果殿内的立柱太多,会严重影响室内空间的最合理利用,而山墙内多两根立柱就无所谓了,大概是这样。
综合上述,通过与同地域,及基本同时代的木结构对比可以看出,敬村观音堂当为宋金时期的木结构。
另外,在观音堂内的东西山墙上各嵌有一块石碣,左侧石碣记“重修观音庙”为明代万历壬寅(公元1620)年,明显与木结构时代不符;而右侧《大金国碑文之图》的落款为“壬戌岁皇统二(1142)年孟夏四月”,此碣记事过略,实质性叙述仅几句,但其中提到“...于天会年中...修佛堂一所”。
“天会”是金国第三代--- 金熙宗的年号,时代为金国早期。金天会五年,即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国灭掉了北宋。在金军最终攻入东京之前一年,懦弱的宋钦宗已将中山、太原、河间三重镇割让给金国,但当时并未交割。金灭宋攻拔东京开封的同时,金军也在猛烈攻打太原。可见此时的“河东”尚未被金国占领。
所以,敬村观音堂的建造时间,按照碑碣的说法,当在天会五年之后。所以,尽管现存木结构的对比显示,观音堂的形制符合宋代特征,但是结合碑碣的旁证,大致得出观音堂应为金代建筑。
在敬村观音堂的古老(可能是清代的)板门上,挂着一把古老的铁锁。经过询问路人我找到人家里,因为是正月初六,我进门就和院子里的大娘祝福“大娘过年好!”正在接待客人的老人很高兴的把钥匙交给我“你自己去看吧,出来记得给我锁门哈。”就这样,轻松拿到了这座宋金殿堂的钥匙。
【附】 --- 敬村魁星楼
除观音堂外,为振兴文运,弥补风水,在敬村东南隅还建有魁星楼一座。此楼高大凌挺,为一高台式建筑。 楼下的方形砖座10米见方,高约8米,通身青砖砌筑,东南西三面保存完好,台身北面生长了一棵巨大的古槐。此槐建楼时即有,砌筑楼台及台顶的女墙时,特意留出一块凹形缺口供其占据。但几百年来,古槐不断长大增粗,树根终究把砖台撑的支离破碎,已危急楼身。
魁星楼下是一个百十平米的小院,院内附属建筑均已塌毁无存,但临街一面的夯土墙尚完好,并辟有小门一座。进入小院,楼台的西向有一条细长延伸的台阶,阶梯也已塌毁,但顺着高大的斜坡可登上台顶。
台顶四周围绕女儿墙,中建三檐二层砖木楼身,底层楼身方形,长宽各约5米,面阔三间(实一间);周匝副阶,檐下枓栱三踩;十二根青石檐柱环绕,南向正面明间的石柱上镌刻对联:鳌头独步惟瞻我,笔管高提欲点谁。
楼身东向辟有花窗观日出。楼内原有木梯可登上二层。二层楼身为八边形,东西向正面辟有圆窗;上为纯圆型重檐,酷似大清朝廷的“圆顶子”官帽,其意显而易见;檐下有五踩重枊枓栱。
底层楼身西、北两面的墙上嵌有青石碑碣三方,叙述魁星楼的建修沿革:时间年代已无考;乾隆四十八(1783)年重修;嘉庆年间也曾稍加修葺;现存的楼阁是道光二十(1840)年修缮后所遗,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当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