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辅导孩子写出好作文?我推荐的9本书里有答案
1
这两天,一篇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惹出了很大争议。
大部分网友都表示太晦涩,看不懂,打满分不合适。
我昨天也写了一篇文章,聊到此事。还特别提到了两个人,胡适和王鼎钧。
因为我非常赞同两位前辈对好文章的定义:清楚明白、真情实感。
照此标准写作文,高考也许拿不到满分,但对人生长远发展,则一定是有益无害的。
可能是因为我是一个文科生,从事工作与文字有关,于是经常就会有朋友咨询我:
马上就要中考、高考了,孩子语文成绩太差,作文写得不好,有什么好办法,突击提一提?
说实话,如果都是“马上”就要中高考了,我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毕竟语文不是数学、物理,突击效果好。就算是数学物理,不能真正的理解概念,也很难拿到高分吧?
但如果朋友的孩子,距离考试还有几年,比如读小学,或者初一、高一这种,那我一定会郑重的推荐一些书。
劝他们,语文、写作文是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需要多年持续的打基础,急功近利要不得。
我推荐最多的九本书,就在下面了,一般书店、电商都能买到,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
2
(1)《仿徨》,鲁迅
鲁迅是谁,不用多说了吧。
他的文章是中学课本的重中之重。可能是因为太深刻,老师教的又教条,所以许多人上学时都很头痛他。
我当年也这样。
一直到上大学后,有机会读到他的全集、传记,再回过头来通读这《呐喊》《彷徨》2本集子,感受就是四个字:
五体投地。
(鲁迅)
有时候我忍不住想,假设鲁迅生活在今天,他一定也是一个自媒体大V,写时评,影响力杠杠滴。
鲁迅的牛,我摘引余华的一段文字吧。余华在讲鲁迅对他的影响时,提到《孔乙己》中的一个细节,他认为是文学叙述中的绝唱。
在《孔乙己》里,鲁迅省略了孔乙己最初几次来到酒店的描述,当孔乙己的腿被打断后,鲁迅才开始写他是如何走来的。
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责任,当孔乙己双腿健全时,可以忽视他来到的方式,然而当他腿断了,就不能回避。于是,我们读到了文学叙述中的绝唱。“猛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先是声音传来,然后才见着人,这样的叙述已经不同凡响,当“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孔乙己摸出四文大钱后,令人战栗的描述出现了,鲁迅只用了短短一句话,“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是用这手走来的。”
这就是我为什么热爱鲁迅的理由,他的叙述在抵达现实时是如此的迅猛,就像子弹穿越了身体,而不是留在了身体里。
(2)《呼兰河传》,萧红
萧红是鲁迅的弟子,东北人。可惜红颜薄命,在三十出头的年纪就离开了人世。
呼兰河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也是萧红成长的故乡。
她用这本书,回忆东北小镇的风土人情,文字细腻,观察深入。
书里的人物故事,有轻松幽默,有些黯然神伤。
(汤唯在《黄金时代》里饰演的萧红)
但无论哪一种,都展现出了萧红天才的观察力和温情。
当年翻开这本书,第一句就惊艳到了我: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
脑海中瞬间就浮起了苍茫茫之下的一片原野。
白霜,枯黄的草,黑灰的土坷垃,大地上一条条裂缝,蜿蜒远方。
(3)《城南旧事》,林海音
这也是一个半自传体的小说。
书中主要是以一个小女孩“英子”的眼光,懵懵懂懂地看着大人的世界。
(电影《城南旧事》)
这本书我只读过2次,许多细节忘不掉。
比如,写到英子爸爸的去世,最后一句,“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看到这里就忍不住要落泪。
文风很质朴,又有一颗童心,今日读来,其中的温情与痛,在温室里衣食无忧的孩子未必能深切体会。
但还是好,值得读。有同名电影,如果不想看书,可以先去看看电影再决定。
(4)《在细雨中呼喊》,余华
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出版几十年了,还非常畅。
我几乎可以保证,在中国的任何一个机场、高铁、火车站的书店里,都可以看到这两本书中的一本。
据说单靠《活着》,余华每年就能拿到近2000万的版税,销量之大,受欢迎程度之广,可见一斑了。
和《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相比,他的另一部作品《在细雨中呼喊》,名气要小得多。
但实际上,也非常值得一读。
这本书也是用一个江南少年的眼光讲故事,朦朦胧胧的记忆,一个家庭的纠葛与爱恨。
很直面,很揭露,高中生可以读了。
(5)《人性的枷锁》,毛姆
毛姆一直被人认为是“二流作家”。
大概就是因为他太讲究故事性、通俗易懂了。
今年高考中,有湖南女生报考了北大考古专业,被很多人冷嘲热讽,认为没钱途,应该学计算机、金融一类。
看到这些没钱途的说法,我就想,假如他们读过《月亮和六便士》《刀锋》,大概就会闭嘴了。
毛姆的书都非常好读,强烈的故事性中,偶尔跳出来的几句人生哲理,有醍醐灌顶之功效。
我个人受益最大的一部是他的半自传体小说《人性的枷锁》。
这部小说是从个人经历出发,比较实在吧。比如谈钱,我就很认同下面这几句:
贫穷就像扎进你皮肤里的钉子,他们不知道这会让人变得多么抠门,会让你遭受多少羞辱。贫穷会砍掉你的翅膀,像癌细胞一样侵噬你的灵魂。
贫穷会扭曲人的心理,让他不得不以一种恶俗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当你每花一分钱都必须要精打细算的时候,钱就会变得离奇的重要。你需要培养一种能力,使自己可以正确衡量金钱的价值。
(6)《永别了,武器》,海明威
海明威名气最大的是《老人与海》,坦白地说,我没读完。
不是不想读,而是数次拿起,数次放下,没什么故事性,读不下去。
相比之下,他的《永别了,武器》我读了至少三遍。
海明威的文风,简洁,精准。
(海明威在写作)
乍一看平平无奇,但组合到一起,似乎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都蕴含着非常深远的咀嚼空间。
他的《流动的盛宴》,讲得是在巴黎的故事,也很有趣。
(7)《作文四书》,王鼎钧
这是一套书,分别为《讲理》、《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另外还有《文学种子》《古文观止化读》也可以纳入。
看了书名,应该就知道讲什么的了。
王鼎钧一辈子都在报纸杂志广播上打滚,写的大部分文章都是一两千字的。
他还去中学教过作文课。最后总结的这些“如何写好一篇作文”,算是实践出真知。
(旅美作家王鼎钧)
王鼎钧的回忆录也是四部《昨天的云》《怒目少年》 《关山夺路》、《文学江湖》,对中学生来说,读回忆录可能有点隔膜。
那就读点实在的,手把手教你写作文的书吧,中学生值得一读了。
(8)《大师们的写作课》,舒明月
这是前两年出来的书,还有个副标题:好文笔是读出来的。
作者舒明月是豆瓣的人气作者,对语言文字有非常高的敏感度。
她在这本书里,就手把手分析了很多作家。这些作家是如何写颜色的,如何写食物的,庖丁解牛,娴熟无比。
我们现在看名著,经常被一些所谓的中心思想、时代背景这样的解释给吓倒。
多看看像舒明月这样的解读就会发现,那些大师笔下的细节,才是值得反复玩味之处。
(9)《曹林时评系列》,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