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1663)明 文征明《庐山飞瀑图》

明 文征明 庐山飞瀑图 北京中汉2011春拍 成交价690万元
作品鉴赏

简静清劲 蕴藉温雅
——读文徵明《庐山飞瀑》
明代中叶的“吴门派”是当时最有影响的山水画派。文徵明就是这个画派突出的代表,他和沈周享有吴门两大家之誉。文徵明擅画山水、花卉、人物各类题材,尤以山水画成就最为卓著,兼能青绿、浅绛、工细水墨、粗笔水墨等各体,其中细笔山水是他的主体风格,影响后学至深,开创一代风气。
此图 设色纸本,纵130厘米,宽31.5厘米,属文徵明的细笔本色画,细笔山水最能代表文徵明自己的山水画面貌,他虽师从沈周,却并未受沈周雄强刚健、粗犷张扬的画风所限制,反而偏爱秀丽、细润、雅致一路的山水,这与他独特的审美有很大关系。
文徵明深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主张绘画贵在“温厚平和”,刚柔有度,推崇精工、秀润、清丽、含蓄的画风。此图作者采用高远式布局来表达特定主题内容的典型环境。上有青岩高耸、重峦复嶂,中有白练悬挂、云气间隔愈显其高,下有茂树菁林、青松挺拔。
穿插流水溪涧,构成于峰岚林立如屏有回环之势的自然景色中。布局平中求奇,画面敷以石青、石绿、赭石等色恰当地处理了画面黑白紧松关系。用笔细谨中不落柔弱,以简劲峭秀的小斧劈兼披麻皴法来表现远近山峰的质感,山峦坡径大都中峰匡廓,以胡椒点一类细密苔点来加强前后疏密的层次感。他的画法纤美精致,笔墨苍润秀雅,有一种蕴藉的神采。
在画面的中心部分作者巧妙地利用三个人物间的呼应关系,顺着画中人的视线把观者引入画中主题,点示了题旨——庐山飞瀑。画端作者引诗人李白赋庐山句,诗曰:“瀑流千丈自天垂,风澈银河作雪飞。闲咏谪仙(李白)庐阜(庐山)句,不知空翠湿人衣”。形象地阐发了画意,加深画面情趣,启迪联想,收到了诗画相得益彰的效果。
文徵明所处的明代中叶,政治腐败,官僚争斗,许多画家怀着愤世忌俗的心情,追求一种恬淡闲静的隐士生活。本画成于嘉靖甲午(1534年),是年文徵明64岁,这一年也正是文徵明放弃“翰林院待诏”回家以笔墨自娱的第八个年头,繁杂的案牍劳形被朝夕染翰的快乐取代,作者心中的宁静、放松从这件作品亦可窥一斑。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级陶醉林泉,追求隐逸生涯的处世观。
此作不论是山石、树木的勾勒皴点,还是在敷色上青绿中配以赭石,花青,以及画中人物的开脸、衣纹线条等都能于工细中见劲健,鲜丽中见淡雅,具鲜明的文氏画风。这件作品上钤乾隆皇帝御印“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五方,可知其曾被乾隆皇帝欣赏藏于内府,后或因赏赐给皇亲贵戚或朝中大臣,于道光时期被皇族定郡王载铨所藏,见“行有恒堂审定真迹”、“曾存定府行有恒堂”、“载铨私印”等几方鉴藏印。此作历经四百七十多年,今又面世品相完好实为难得。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他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笔墨苍劲淋漓,细笔则能于精熟中见稚拙。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
藏家简介:“行有恒堂”是清朝道光时期皇族定郡王载铨(1794-1854)的斋号。载铨是乾隆皇帝长子定亲王永璜的曾孙,为第五代定亲王。谥封和硕定亲王,乃晚清收藏大家。历任礼部、工部尚书,晚年掌宗人府,颇得道光、咸丰二帝赏识。
其人风雅、工诗,富收藏。其“行有恒堂”所藏,多稀世之珍,书画碑帖、铜陶瓷玉、砚章竹牙等无不网罗,尤以书画碑帖孤本精刊为多,宋元善本亦极其美富。近世影印之书画、碑帖、古籍,凡钤有“曾存定府行有恒堂”和“载铨”等印,皆定邸故物散佚者。
款识:瀑流千丈自天垂, 风澈银河作雪飞。闲咏谪仙庐阜句, 不知空翠湿人衣。嘉靖甲午(1534年)四月望, 徵明画并题。
作品资料
作者  文徵明
尺寸 130×31.5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1534年作
估价  RMB  5,800,000-6,800,000
成交价 RMB  6,900,000
专场 中国书画
拍卖时间 2011-05-23
拍卖公司 北京中汉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1春季拍卖会
钤印:文徵明印(白文)、衡山(朱文)、玉兰堂印(朱文)。
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见《中国书画家款识印鉴》第247页,第147印,文物出版社)、乾隆鉴赏(白文)(见《中国书画家款识印鉴》第244页,第93印,文物出版社)、石渠宝笈(朱文)(见《中国书画家款识印鉴》第245页,第112印,文物出版社)、三希堂精鉴玺(朱文)(见《中国书画家款识印鉴》第247页,第150印,文物出版社)、宜子孙(白文)(见《中国书画家款识印鉴》第245页,第107印,文物出版社)、曾存定府行有恒堂(朱文)、载铨私印(白文)(见《中国书画家款识印鉴》第1259页,第6印,文物出版社)、行有恒堂审定真迹(朱文)(见《中国书画家款识印鉴》第1259页,第7印,文物出版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