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意象浅谈(一)

一、意象

渗透了作者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比自然界中客观的形象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诗人总是带着特有的感情看世界的,于是世界万物就有了深浅不等的各种色彩,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性,诗歌正是用这种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性”的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

二、常见意象分类

1.自然意象系列

自然类的意象数量最多,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光秋露、鸟啼蝉鸣、柳絮榆荚、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小荷残菊、鹧鸪杜鹃、山水烟花雪月风,包罗万象。并且形象最生动、意蕴最丰富、使用最灵活、表现力最强。

松柏:坚贞、孤傲的象征。

桃、桃花:美好事物的象征(桃花源、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流水鳜鱼肥、竹外桃花三两枝)

清猿:凄冷、寂寥情调的暗示语。

杨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表示送别,离愁别绪。但也有例外,如贺知章与曾子圃两人的《咏柳》

日:隐喻皇上或皇上的恩遇。王昌龄的“玉颜不及寒鸦色,有待昭阳日影来”、“日影”隐喻皇上的恩遇;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也是以“日”隐喻皇上。

月亮:皎洁,柔和,圆缺轮回,盈亏有时,是诗人悲欢忧喜、聚散离合的永远寄托,(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写月的“登峰造极之作”、“诗中之诗”)。

鹧鸪——离愁别绪的同义语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愁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人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

哀鸿、流离失所的灾民: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杜牧《早雁》)

象征不幸命运:天末彤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风飞。

鸿雁传书:传送书信的使者。

杜鹃——也叫子规、布谷。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号望帝),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

古代诗歌中常以杜鹃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啼血猿哀鸣、子规夜半还啼血)。

宣城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送春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有时,杜鹃还用来表现热烈舒畅的情怀。如: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梢百重泉。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诗歌——意象浅谈(二)

中国古代诗歌——意象浅谈(三)

中国古代诗歌——意象浅谈(四)

中国古代诗歌——意象浅谈(五)

中国古代诗歌——意象浅谈(六)

中国古代诗歌——意象浅谈(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