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日月长
书中日月长
□骈国华
“阅读照亮人生”,这话经典。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天天读”的习惯,哪一天不读书看报,就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还没做,尤其是每晚睡前,不读上几篇文章,觉就不好睡。
养成“天天读”的习惯始于1964年的军营。那时,全军掀起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开始是被迫着学和背,起初背“老三篇”,之后背《反对自由主义》等稍长一些的文章,背着背着,“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像一盏盏明灯,照进了心灵,成为行动的指南。学习由被动变为自觉,先后参加了连、营、团的学毛著讲用会,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
分配到农场工作后(当时为江苏生产建设四团),我的阅读范围逐步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学、科普等多方面。那时,还处于文革后期,许多文学书籍被列为禁书。私下里听一同事透露,机关里烧茶水炉的老肖(审查中的老干部)床下的一只皮箱里藏有《红楼梦》等我国古典四大名著,还有《茶花女》《牛虻》《静静的顿河》等外国名著,我就悄悄的去找他借。他不敢借给我,因为当时藏或看这类书籍是有政治风险的,一旦被人举报,不但书要被没收,人还会受到批评,甚至批判。我向他保证,这些书只在家里看,绝不带到办公室看。万一被发现了,绝不会说是从他那儿借的,他才答应借给我看,看完一本再去换另一本。我爱人说,冒政治风险,看这些不着边际的书,也不知道能有什么用?我说,书到用时方嫌少哦!人这一辈子,什么东西别人都可以拿走甚至抢走,只有头脑里储存的知识是任他什么人也拿不走,抢不走的。
“字里乾坤大,书中日月长。”阅读已经成为我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
作者简介:骈国华,一个退休十多年的省农垦系统老同志。退休后,书香文字伴流年。在《淮安日报》《淮海晚报》《老年周报》《大江晚报》《江苏农垦人报》《智慧》《思维与智慧》《银潮》等报刊以及网络公众号《洪泽湖文学》《目耕缘读书网》《里运河》上发表千字左右的短散文5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