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治痛证34大法

痛证是以疼痛为主症的多种疾患的总称。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痛证的论述,但证治尚不完备。至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开创了中医临床治疗学之先河。该书中有80余首方证涉及多种痛证的辨证和治疗,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实践价值。本文谨从治法角度就其辨治痛证作一探讨,以就正于同道。详析仲景辨治诸痛,其治法约有以下十四种:
1.解表治痛法适用于六淫外邪侵犯肌表所致的头、身、骨节疼痛诸痛证。

2.发汗解表法:如太阳伤寒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等症,用麻黄汤发汗解表,散寒止痛;若见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则以大青龙汤发汗解表散寒,兼清里热。

3.解肌和营法:太阳中风证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霍乱“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4. 祛风除湿法:发汗解表,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以治风寒湿邪留滞肌表、骨节之湿病、历节病。如寒湿犯表见身烦疼,恶寒发热等症,用麻黄加术汤;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发热,日晡所剧者,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风湿表阳虚而风邪偏盛见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脉浮虚而涩者,用桂枝附子汤,风湿表阳虚而湿邪偏盛者宜用白术附子汤;风湿历节证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等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5. 发汗除饮法:饮水流行于四肢肌肉之间的溢饮见身体疼重等症,当因势利导,汗而发之。如饮盛于表而兼郁热者,用大青龙汤;表寒里饮俱盛者,则宜小青龙汤。“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亦“当发其汗”,如风水挟热证用越婢汤即是其例。

6.散寒除湿治痛法适用于寒湿痹阻所致的腰腿痛。如寒湿历节证见关节剧痛不得屈伸,用乌头汤温经祛寒,除湿止痛;寒湿痹阻于腰部的肾着病,有腰以下冷痛、身体重等症,则以甘姜苓术汤散寒除湿以通痹止痛。

7.和解治痛法用于少阳枢机不利或胃肠不和、肝脾不调之痛证。

8. 和解少阳法:邪犯少阳,正邪交争,枢机不利,胆火内郁,影响脾胃而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腹痛、或头痛、胸满胁痛等症,治以小柴胡汤。
9. 调和肠胃法:邪犯肠胃,上热下寒而见“腹中痛,欲呕吐者”,宜清上温下,调和肠胃,方用黄连汤。

10. 调和肝脾法:肝脾失调,气血郁滞而致“妇人怀妊,腹中  痛”或妇人杂病“腹中诸疾痛”,皆可用当归芍药散养血疏肝,健脾利湿,以调和肝脾、畅利气血而止腹痛。4.表里双解治痛法适用于既有表又有里之痛证。如“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为阳虚里寒兼表寒之证,治以乌头桂枝汤两解表里寒邪。又如“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者,为病邪已入少阳,而太阳外邪未罢之证,治以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枢机,兼散太阳表邪。

11.清热治痛法于邪热或兼挟痰、瘀等病邪所致的诸痛证。邪热得清,痰、瘀等邪得除则其痛自止。

12. 清热解毒法:少阴客热咽痛,用甘草汤清热解毒止痛;若服之不效,再加桔梗(方名桔梗汤)以增强开肺利咽、散结止痛作用。升麻鳖甲汤能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用于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之阳毒病;该方去雄黄、蜀椒则治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之阴毒病。

13. 清热化痰法:咽中伤生疮属邪热与痰浊郁闭者,用苦酒汤清热涤痰、敛疮止痛;痰热互结心下,按之则痛的小结胸证,用小陷胸汤清热化痰开结。

14. 清宣郁热法:栀子豉汤清宣郁热,用于心中懊  或结痛的热扰胸膈证;“酒黄疸,心中懊  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此方以栀子、豆豉之升宣清心解烦,以大黄、枳实之苦降除积泻热。

15. 养阴清热法:阴液亏耗,虚火上扰的少阴咽痛证,治以猪肤汤滋阴润燥,清热止痛。6.涌吐治痛法因饮食不节致宿食停滞于上脘,见脘腹胀满疼痛、泛恶欲吐、胸闷等症,以瓜蒂散因其势而吐之。

16.攻下治痛法用于里实积滞腑气不通,或水饮内停胸胁、瘀热阻滞肠腑所致的胸胁、脘、腹诸痛证。

17. 通里攻下法:阳明腑实证腑气壅闭不通,见腹满胀痛拒按,或绕脐痛,潮热,谵语等症,以大承气汤攻下实热,荡涤燥结;实热内积,气滞不行,胀重于积的腹满痛便闭证,宜行气泄满,泻热通便,方用厚朴三物汤。

18. 温下寒积法:用于寒实积冷结滞于胸胁、胃肠之病证。因其寒非温不散,其结非下不除,故将温、下两法合用。如寒实结胸见胸胁及心下硬痛,用三物白散温下寒实,涤痰破结;寒实积滞胃肠,见胁腹疼痛,大便秘结者,用大黄附子汤温下寒积;“心腹胀痛,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急当攻逐冷积,方用三物备急丸。

19. 攻逐水饮法:悬饮见“咳唾引痛”等症,以十枣汤破积逐水;水热互结之大结胸证表现为“膈内拒痛”、或“心下痛,按之石硬”,或“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用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结。

20. 通下瘀热法:热毒内蕴,营血瘀滞肠中而成肠痈,有发热、腹痛等症,治宜清热解毒,通下瘀热,方用大黄牡丹汤。

21.温补治痛法用于阳气不足之诸虚痛证。

22. 温中补虚法:脾气不足,中焦虚寒见里急、腹中痛、四肢酸疼,或中焦虚寒,气血不足,复为少阳之邪相乘而见“腹中急痛”等症,皆宜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方用小建中汤;中阳虚衰,中焦寒盛,阴寒凝滞而见“心胸中大寒痛……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以大建中汤温中补虚,祛寒止痛。

23. 温阳散寒法:胸痹病因中阳不足,胸阳不振,见胸胁逆满疼痛、脘腹冷痛等症,治以人参汤温阳固本;腹满病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者,以附子粳米汤温阳散寒,降逆止痛;寒疝病脐腹部剧痛阵作,汗出肢冷者,以大乌头煎温阳止痛,逐寒散结:“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痛势剧烈者,为阴寒痼结之心(胃脘部)痛,以乌头赤石脂丸温阳散寒止痛。

24. 温补肾阳法:少阴阳虚,寒湿痹阻,见手足寒、身体痛、骨节痛、脉沉者,以附子汤温经扶阳,散寒除湿止痛。此方亦可治妇人妊娠阳虚寒盛之腹痛而胎动不安。少阴阳虚水泛,见心悸、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者,用真武汤温阳化气利水。虚劳病肾阳不足而见腰痛、少腹拘急者,用肾气丸温补肾阳,振奋肾气。

25. 温肝和胃法:胃阳不足,寒饮内停,浊阴挟肝寒之气循经上逆,而见头痛(巅顶为甚)、干呕者,用吴茱萸汤温肝暖胃,化饮降逆止痛。

26. 益气养营法:太阳病发汗太过损伤气营,经脉失养而身疼痛、脉沉迟者,治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益气养营止痛。

27.通阳宣痹治痛法适用于胸痹心痛病。如胸痹病上焦阳气不足,中、下焦阴寒痰浊上乘痹阻胸阳,见胸背痛、短气等症,以栝蒌薤白白酒汤通阳宣痹,豁痰下气;若见心痛彻背、不能平卧者,则以上方加半夏逐饮降逆化痰,是为栝蒌薤白半夏汤。

28.行气治痛法用于因气滞为主所致之痛证。如肝脏受邪而气血郁滞的肝着病,以胸胁胀闷疼痛为主症,用旋覆花汤行气活血,通阳散结;妇人“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以枳实芍药散破气散结,活血止痛。

29.理血治痛法用于血虚失于濡养或瘀血阻滞之诸痛证。

30. 养血和血法:如血虚内寒的“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或妇人产后血虚里寒“腹中  痛”,治疗皆以当归生姜羊肉汤养血和血,散寒止痛;冲任脉虚,阴血不能内守而致妊娠下血、腹中痛者,以胶艾汤调补冲任,固经养血。

31. 活血祛瘀法:如“产妇腹痛,……此为腹中有干血著脐下”,用下瘀血汤破血逐瘀;瘀血内阻致“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以土瓜根散活血通瘀,调经止痛;妇人“腹中血气刺痛”,以红蓝花酒活血行瘀,利气止痛。

32.安蛔止痛法用于蛔虫内扰的腹痛证。如蛔厥证,治以乌梅丸寒温并用,安蛔止痛;“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以甘草粉蜜汤安蛔缓痛。

33.针刺治痛法太阳少阳并病,见头项强痛、眩冒等症,刺大椎以解太阳表邪,刺肝俞、肺俞以泻少阳之邪;见腹满短气、胁下及心痛、耳前后肿等症,当先用针刺法泄经络闭郁之热,待病情略减后再随证以他药治之。

34.搐鼻治痛法搐鼻法是将药物纳入鼻腔,借其辛香宣散开窍作用以祛邪治病的一种外治法。仲景用其治疗寒湿上犯而见头痛、鼻塞而烦之证。该证有论无方,注家有主张用瓜蒂散者,亦有谓可用《证治准绳》辛荑散者,皆可参。

综上可见,张仲景治疗痛证,涉及面广,内容极为丰富。就其痛证的部位而言,有头、咽喉、胸、胁、心下、腹、腰、四肢及身痛之别;病因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宿食内积、痰饮内停、瘀血阻滞、虫毒内扰以及失治、误治伤正之异;病变性质有寒、热、虚、实及其相互兼挟、错杂之分;治法有解表散邪、通里攻下、温补等十四法之不同;其方法亦灵活多样,以内服汤药为主,又有针刺、搐鼻两种外治法,这充分体现了审证求因、治病求本、重在辨证,而非见痛止痛、见头医头的辨证论治精神。仲景辨治痛证,法度严谨,内容翔实,堪为后世医家治痛之典范。今后,还应就其辨治痛证之规律及方药配伍作进一步的研究。

(0)

相关推荐

  • 胡老解少阴病(下)

    ★ 导读 少阴病为在表之阴证,既为表证,应用汗法而解.然少阴病者亦可见呕吐.下利.不大便.咽痛等症,其中奥义为何?本期内容继续分享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解析少阴病的授课手稿内容,供诸位同道参考学习. ★ ...

  • 乌头桂枝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乌头10克,蜂蜜100克,炙甘草6克,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大枣12枚. [用法用量]乌头10克,加蜂蜜100克煎至减半去滓,合桂枝汤送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方歌速 ...

  • 腹痛诊治精粹

    腹痛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本病临床上极为常见,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中,但外科.妇科所致的腹痛不包括在内,某些内科病证,如痢疾.霍乱.积聚.臌胀.虫证中所出现的腹痛,可参考 ...

  • 医圣仲景治痛证34大法 | 一针一药

    痛证是以疼痛为主症的多种疾患的总称.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痛证的论述,但证治尚不完备.至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开创了中医临床治疗学之先河.该书中有80余首方证涉及多 ...

  • 精读:医圣仲景治痛证34大法!(经方如何治疗痛?)

    痛证是以疼痛为主症的多种疾患的总称.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痛证的论述,但证治尚不完备.至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开创了中医临床治疗学之先河.该书中有80余首方证涉及多 ...

  • 精读:仲景治痛证34大法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痛证是以疼痛为主症的多种疾患的总称.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痛证的论述,但证治尚不完备.至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开 ...

  • 值得收藏:经方如何治疗痛?精读医圣仲景治痛证34大法

    痛证是以疼痛为主症的多种疾患的总称.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痛证的论述,但证治尚不完备.至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开创了中医临床治疗学之先河.该书中有80余首方证涉及多 ...

  • 医圣仲景治痛证34大法!(经方如何治疗痛?)

    痛证是以疼痛为主症的多种疾患的总称.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痛证的论述,但证治尚不完备.至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开创了中医临床治疗学之先河.该书中有80余首方证涉及多 ...

  • 仲景治身痛证十法探析

    I导读:身痛证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多处记载,探其病机为邪气阻滞,不通则痛或气血阴阳虚损,不荣则痛.其治法大致可归纳以下十法:发汗散寒止痛法.益气养营止痛法.温阳利水散 ...

  • 治水大法:从仲景治眩晕的8法理解治水之道…………

    治水大法:从仲景治眩晕的8法理解治水之道…………

  • 治水大法:从仲景治眩晕的8法理解治水之道…

    医品阁 6天前 1 健脾利水,温阳蠲饮 本法适用于脾虚水停之眩晕.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涎沫,倦怠懒言,少气无力,胸胁痞满,或见咳嗽痰多,气促心悸,面白少华,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淡胖边有齿印. ...

  • 治水大法:从仲景治眩晕的8法理解治水之道【一点资讯】

    治水大法:从仲景治眩晕的8法理解治水之道【一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