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经典 / 椅 · 上*下

https://www.toutiao.com/a6693716804704928267/

https://www.toutiao.com/a6694043121782620684/

原创明清家具研习社2019-05-22 13:19:52

| 明清家具研习社 |

研习君语

明式家具的座椅款式类型多样、丰富多变,但是见诸当下仿古家具市场,只圈椅和官帽椅两款仿制众多。我想大概是现代人嫌弃杌凳没靠背而不具威严、玫瑰椅椅背过直而缺少舒适,用现代的审美再去观照历史,最终,人们的目光落在了圈椅和官帽椅。圈椅是明式座椅中最为舒适的一种,官帽椅则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一种,此二者同时满足了古今不同时空下人们对家具的完美追求,这应该就是经典的力量。

我们将分上、下两个篇章对圈椅和官帽椅中的不同款型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习。今天我们先从最为舒适的圈椅开始。

根据研习君对于当下市场的观察,遴选出四款经典制式的圈椅造型:皇宫圈椅、麒麟纹圈椅、安思远圈椅、艾克圈椅。

01 皇宫圈椅

- Ming style furniture Classic -

清 紫檀有束腰带托泥透雕卷草纹圈椅座面63×50厘米、座高49厘米、通高9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 见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第102页

有束腰带托泥透雕卷草纹圈椅,因其彭牙鼓腿的造型及带托泥的结构与宝座造型相似,民间更多惯称之为“皇宫圈椅”。

这一款圈椅可以说是仿古家具业界最早开始仿制的制式之一,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原为一套四件,清宫旧藏,现藏故宫博物院,属二级文物。

故宫博物院南大库家具馆

此圈椅第一次公开亮相是在1980年由刘敦桢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其中对它进行了例举。

此后便是80年代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出版,这把圈椅开始广为人知,部分家具厂开始仿制,但因为是照着书做,并没有见过实物,这一时期的仿品其形韵较差。

此椅实物的第一次公开展出,应该是故宫钟粹宫“盛世琳琅——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朝玉器精品展”(2008年)中作为文房陈设,展出时间较长,至2013年因改陈收入库房。

直至2018年9月,故宫博物院家具馆对外开放,此圈椅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由于博物馆的开放和接触实物的机会增加,皇宫圈椅后期的仿制不乏精品,但市场仍就良莠不齐。

故宫博物院南大库家具馆

皇宫圈椅之所以能风靡仿古家具行业,应归功于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和《明式家具研究》,两书都以较大篇幅谈论了它的特点。

在《明式家具珍赏》中,王世襄先生根据它有束腰带托泥的结构,认为它应该是18世纪初期宫廷特制的家具,并提点了其背板上下四块花牙和扶手末端的卷草雕镂等两处别致的装饰说法——说它虽有追求形式的倾向,但主要构件和格局还是明式的风貌,仍是工料绝精且有代表性的重要家具。

此圈椅靠背板用攒框造成,上截雕开光镂空花纹,是卷草纹的变体;中截镶瘿木,任其光素;下截亮脚,轮廓近似倒挂的蝙蝠。

靠背板和椅圈及椅盘相交的地方使用了四块面积较大的镂空角牙,加强了从正面观看的装饰效果。扶手出头和四足马蹄以上,借用本来要锼剔掉的木材,镂雕卷草纹,手法比较别致。

《明式家具珍赏》第103页书影紫檀有束腰带托泥圈椅局部细节图

虽然选料精、造工细、雕饰多,但并不显得过于繁琐,原因是制作者把圈椅的主要构件都亮了出来,并交代得干净利落,令人感到它并不是故作堆砌。

以上就是王世襄在两本书中对这一圈椅的评论。它随书刊出后,很快因当时古典家具的收藏、仿制热潮而广为流播,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无人不知此椅。

由于此圈椅比一般圈椅体量大些,气质优雅,很受制作者和消费者喜爱,故而被大量仿制。由于后来又有了“皇宫圈椅”的美誉,更是大受追捧。

清 紫檀有束腰带托泥透雕卷草纹圈椅(局部)

如今的古典家具市场上,这款“皇宫椅”几乎每家都在做,材质有优有劣,黄花梨、紫檀、红酸枝、白酸枝、花梨、黑酸枝、红豆杉、榆木、楠木、鸡翅木等等。

皇宫圈椅虽好看,也颇受人喜爱,但做好它确实非常不易的。很多人并没见过实物,只能画影图形,一味刻意追求所谓“皇家气派”“皇家御制”等习气,加大用料,其简陋,难以入目。

市场大批量仿制的皇宫圈椅

但是不能否认市场上仍有一部分的高仿精品存世。下面我们从工艺上来看这件椅子的独特之处,对您的选择或许会有一些帮助。

首先是椅圈。椅圈通常的做法是搭脑粗,扶手细。就目前在市场上看到的作品而言,多数的通病是扶手粗了,搭脑可能更粗。

皇宫圈椅高仿精品

其次,卷草纹雕饰。这件椅子最为突出的特色便是靠背、扶手、腿足上的镂雕卷草纹。它是椅子的装饰主题,也是椅子的生动所在。

卷草需表现出主筋分筋的层次,无论如何翻转卷曲,所有侧叶需得从主脉上延伸出来,即使是被遮挡,也要表现出始终。因此必须使用手工刀子去锼刻,若用机器雕,则会失了抑扬顿挫的活力。

再则,腿的弧度。这款椅子的腿柔婉灵动,却又很显力度。

马云与奥巴马坐的即为此款圈椅

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主会场座椅即为皇宫圈椅

有人说,皇宫圈椅是传统家具较高明的设计,更有人说,皇宫圈椅就是传统家具文化的缩影。


02 麒麟纹圈椅

- Ming style furniture Classic -

明 黄花梨透雕靠背麒麟纹圈椅座面60.7×48.7厘米、通高107厘米上海博物馆 藏 / 见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第55页及《明式家具研究》第61页

这件麒麟纹圈椅同样是传统家具行业较早仿制的经典形制之一,被王世襄先生誉为“艺术价值第一”,其更是作为《明式家具珍赏》的封面出现,王老对其珍视程度可想而知。

《明式家具珍赏》封面

这把圈椅整体造型挺拔,座面较高,以正常男性一米八的身高坐上去两腿无法着地,可以踩在落地杖上,椅腿侧脚明显,四根腿自下而上渐渐内收,四平八稳。

圈椅正面的券口牙子装在大边和两根前腿的槽里,横向牙子的洼堂肚造型让视觉的重心下垂,看起来更加稳重,纵向的牙子下窄上宽,轮廓渐渐向中心收,加强了侧脚效果。

我们可以看出来,在纵向部件的制作上,工匠遵循的是侧脚原则,也就是说纵向上每一个单独部件的出现必须要满足侧脚的视觉效果。

古人的制器思路之明确,表现手法之纯熟老练,真可谓是面面俱到。

后腿上下一木连做,椅面以上的部分也有侧脚自不必说,但有趣的是工匠在后腿、靠背板、鹅脖和椅圈相交的位置都装了角牙。

通过我们对座面以下部分的解读,就不难得出,工匠依然遵循侧脚原则,并且通过这种巧妙的方式,灵活的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引导我们一步步达到最舒服的视觉效果,为什么说这种方式很巧妙?

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我们的眼睛看到一件东西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它的大轮廓,也就是说占用视觉面积大的部分首先引起我们的注意,比如我们看到一座山,首先我们看到它是一个尖头朝上的椎体,看到一辆汽车首先注意到它是一个长方体。

同样,当一件家具放在我们眼前的时候,一定先注意到它的大轮廓,面积大的部分给视觉的冲击力最强,然后我们才注意到他的靠背上有刻花,腿子上方装了角牙,再走进一点才发现后腿上下不是一边粗的,上头比下头细,我们都是通过这样的过程来看清一件家具。

而聪明的工匠,深知这一过程,所以他首先在大的面积空间上,营造出明显的侧脚效果,也就是靠背板与两侧空白的部分。

靠背板上窄下宽自不必说,这是常识,但如何让两边空白的部分出现侧脚呢?我们聪明的古代工匠运用漂亮的角牙解决了这一问题。

至于说角牙完全是为了视觉服务的,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吗?其实靠背板两侧的角牙在受力上,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让靠背板更结实耐用。

鹅脖上方的角牙则为椅圈扶手向前突出的部分起到支撑的作用,也是有实用价值的。

海南黄花梨麒麟纹圈椅高仿精品

我们将这把圈椅和其他作比较的时候,发现它的搭脑(椅圈的顶部称为搭脑)要比一般的圈椅更加平缓,注意,是更加平缓。

这里先向大家透漏一个鉴赏圈椅的小窍门,如果您看到一把圈椅的椅圈,搭脑部分比扶手的弧度略平,那么这把圈椅八成是一位老木匠出的活儿。

因为有经验的老木匠在做椅圈的时候,会故意把椅圈的搭脑做的“憨一点”,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样更好看。

我们注意上图中的三把圈椅,他们的椅圈各代表了一种形态,一个顶部略尖,一个不尖不平,一个顶部略平,那么我们就会先排除那个顶部尖的,因为它最丑。

然后剩下两个放在一块,我们会觉得这两个里边有一个更好看,细看以后才发现好看的那个顶部略平,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把握,是工匠在经年累月的操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但是我们刚才说了,顶部略平,是大部分圈椅的做法,这把圈椅,更平,它的平,你一眼就能发现,这就是它最大的一个特点。


03 安思远圈椅

- Ming style furniture Classic -

明十七世纪 黄花梨圈椅(一套)高92cm,宽62.2cm,厚44.5cm安思远旧藏 / 成交价:9,685,000 USD参见纽约佳士得2015年3月春拍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

安思远款圈椅应该是近四年来仿制最多的一款,因为原款的价值、传承以及背后连带的故事,都是最好的营销点。

2015年3月,在纽约佳士得的亚洲艺术周,一场称作“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的拍卖会上,一堂四椅的黄花梨圈椅拍出850万美元,加上手续费共968.5万,合计人民币6000多万,创下了当时的一项拍卖记录。

拍卖会现场

它的主人,安思远,一个传奇式的古董商人,被称为“明朝之王”,藏品经他之手,溢价十倍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有人说,安思远的这批东西,不能算是一个收藏家的收藏体系,而是一个古董商人的最后家底。这四把圈椅,一直陪伴安思远走到生命的最后,安氏对它的看重,可见一斑。

安思远在纽约寓所(手扶着的就是这堂黄花梨圈椅)

安思远在纽约第五大道的寓所会客厅

这款圈椅在众多明式圈椅中,是比较独特的一款,其最大的特点是“去联帮棍,退鹅脖”的设计风格。

鹅脖退后安装,不设联帮棍,却以鹅脖位置和曲率,巧妙的划分空间。即保持应有的结构强度,亦满足视觉上的美感,殊为难得。同时,还能把更多的活动空间让位于入座者,便于入座者腿部自由活动。

为解决鹅脖弯曲之后的稳定性问题,又在上下两端安装了两块大角牙,这样也消除了鹅脖的单薄感觉。

这款圈椅比较独特的地方还有一点,就是靠背要宽于一般的圈椅。C形的背靠板在宽度的加持下,舒适度也有了提高。

此圈椅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其可装可卸的活屉座面。由柔软藤席编制而成的座椅需要定期更换,活屉座面满足了这一需求。

圈形扶手部位采用三段黄花梨大料整挖,再用榫卯相接,这是一种极为耗料的奢侈做法:三段黄花梨大料不仅要长度足够,而且要求粗壮。而 一般常见的圈形扶手都是5接头,采用比较短小的料就可以挖出来。足见这对黄花梨圈椅用料奢侈不计成本。

圈椅后腿采用一木连做的方式,增加稳固性。同一根料的牢固度,自是比两段拼接的要好上许多。

管脚枨与明式家具中常见的步步高赶枨不大一样,中部抬高,避免榫卯交错,而且让椅盘下的空间错落有致。

可以说,这款圈椅在结构的稳固上下足了功夫,同时从器型上来讲,又是十分纯正的明式风格,整套圈椅符合“上圆下方”的器型,且简洁有力,恰好有明代文人之风,文气在外,风骨于内。

安思远款圈椅高仿精品


04 艾克圈椅

- Ming style furniture Classic -

明 黄花梨寿字纹圈椅长62厘米;宽48厘米;高102厘米艾克旧藏 / 现藏北京恭王府 / 参见艾克《中国花梨家具图考》/ 国家博物馆《大美木艺 · 中国明清家具珍品》展

艾克《中国花梨家具图考》第107/108/109页寿字纹圈椅测绘图

恭王府收藏着一件赫赫有名的黄花梨寿字纹圈椅,它曾被德国学者艾克先生收藏且收入艾克先生所著《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一书并附有图纸。

2006年此椅子被艾克先生的夫人曾佑和女士捐赠给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

2013年9月,《大美木艺 ——中国明清家具珍品》展在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这款黄花梨寿字纹圈椅第一次亮相在公众面前,此后,仿制品开始大量流通在古典家具市场。

国家博物馆《大美木艺 · 中国明清家具珍品》展

1981年陈增弼先生就曾撰文介绍:

此椅在明代传世的众多圈椅中是设计最成功的一件,堪称明式标准器。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时间的长河里,它的传承始终有序:

1944年:由利奥诺拉·利希诺侯爵主人和艾琳·希尔利兹夫人收藏;1944年:由古斯塔夫·艾克著入《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后归古斯塔夫·艾克收藏;1972年:由安思远先生收入《中国家具明清式样》一书;1981年:陈增弼撰文介绍这件圈椅;1982年:在夏威夷为纪念艾克逝世十周年举办的中国家具展上展出;2006年:艾克夫人曾佑和教授捐献给北京恭王府;2013年~2018年5月:国家博物馆「大美木艺」经典明清家具展。

艾克先生的夫人曾佑和教授

寿字纹圈椅的四根圆直腿向中心倾斜,穿过座屉直抵圈椅四角,成为圈椅稳定的支柱,且通过自身的圆形截面与圈椅的造型因素发生内在的联系。而靠背板和联帮棍都设计成曲线,构成圈椅在垂直方向上的衬托着力点。

椅腿近地端,前、左、右三方连以双穿,上为直枨,下为罗锅枨,这与椅屉的劈料作法既有呼应,又有变化。

椅面软屉,劈料制作的下牙条,但座面下的牙条并非常见的壸门造型,而是双混面直枨加角牙的形式。椅子的四腿八侘一木连做,四腿间步步高赶枨,上为直枨,下为罗锅枨,这与座面的劈料作法既有呼应,又有变化。

此圈椅在明代传世的众多圈椅中是设计比较成功的一件。

明式家具经典 / 椅 · 下

原创明清家具研习社2019-05-23 10:26:08

| 明清家具研习社 |

研习君语

美就是自然秘密规律的呈现,如果没有人去把这种规律揭示出来,它就永远是不可知的。

昨天给各位介绍了圈椅,今天我们说说官帽椅。官帽椅有两种,分别是四出头官帽椅和南官帽椅,前者的搭脑和扶手四处均有出头,后者则没有。

官帽椅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从头到脚都散发着一股浓浓的“中国味”,它是土生土长,由中国的文人亲自参与设计,然后发展至巅峰的一把椅子。


01 扇面形南官帽椅

- Ming style furniture Classic -

明 紫檀扇面形南官帽椅座面前宽75.8厘米、后宽61厘米、通高108.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 见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第93页

如果谈到现今被仿最多,和圈椅比肩的,就应该是这件“扇面形南官帽椅”了。

原因很简单,王世襄《研究》一书的封面家具就是它,而翻开书的扉页,读者首先看到的就是这把椅子上浮雕的那窼牡丹纹团花,十分经典。

在我国传统中堂椅具陈设中,一般来讲,八椅四几称为一堂,四椅两几称为半堂。上海博物馆藏的紫檀扇面南官帽椅,却是个特例,四椅称为一堂。

上海博物馆明式厅堂

此款“扇面形南官帽椅”可谓名家公认经典之器。

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里大多为四平八稳的学术语,但却对这把官帽椅却里里外外充满溢美之词:

设计者特意采用回婉的曲线,使上下和谐一致。管脚枨不但用明榫,而且索性出头少许,坚固而不觉得累赘,在明式家具中殊少见。它可能是一种较早的造法,还保留着造大木梁的手法。此椅四具一堂,尺寸硕大,紫檀器中少见,造型舒展而凝重,选材整洁,造工精湛,不仅是紫檀家具中的无上精品,更是极少数可定为明前期制品的实例。

王世襄对它的评价很高,不仅使用了“无上精品”一词,在《明式家具研究》一书的封面上也选用了此器,便可看出它在王世襄先生心目中的份量了。

后来这把椅子连同其余家具共七十九件,经手香港庄贵仑,都捐献给上海博物馆。2002年,王世襄先生在接受《中国书画》杂志“大师访谈”时又说:

七十九件中有明代一堂的牡丹纹紫檀大椅,是举世知名的最精品。

上博的明式厅堂一共有四把,四把雕花不尽相同,有好有差,以《明式家具珍赏》上的那朵牡丹为最好。

靠背板的牡丹纹浮雕

一直说它朴实,唯一的装饰可是没有实用功能或结构需要的富贵荣华。从椅子靠背上最重要的位置,小圆窗内长出来,分明在说:朴实只是选择,牡丹才是不经意流露的富贵本色。

整件造法除了有结构的功能外,更有完美合适的细节,使整件产品有更长久的阅读趣味。巧合与不是巧合的比例,令看似平淡的南官帽椅显得不简单。

先从尺寸上看,这是件尺寸较为硕大的官帽椅。座面足够宽大,盘腿而坐也可,这是除禅椅外一般椅子不可实现的。

明紫檀扇形南官帽椅(右)

椅子下大上小,四根柱脚逐渐向上收拢,形成梯形立方,以增强椅子的稳固感,券口牙条的曲线与柱脚直线形成内柔外刚的动静对比。

圆材本身不妨碍制作各式榫卯,同时亦是让人自然接触的最理想形态。鹅脖与扶手均配合手形做有机的扭动,既自然且舒适。

纤细的联帮棍,却要动用上比它厚重得多的大料来制造,这种含蓄的“耗料”手笔,令本来平实的造型透出一种“贵气”。

前后四条椅腿,通常是一木连做。坐盘上前腿引申作扶手的部分做鹅脖处理,看起来像是上下分造的样子。这样椅盘以下便显得更加可靠,而扶手部分又不至于呆滞。

最为有趣的是,椅子的管脚枨不仅用透榫还出头少许。此种造法来自于建筑上造大木梁架的手法,颇具古意,在明代家具中很少见。

细品扇面椅,不得不佩服古人选择将扇面融入家具设计的巧思,满足家具实用性的同时,也像很多传统手工艺品一样被赋予了“器以载道”的文人理想。

人体在正常端坐时,双腿会自然左右开立,左右膝盖与臀部的连线呈倒三角形,而采用扇面形的椅盘,则正好与人体坐姿的倒三角连线相吻合。

在《明式家具研究》的附录二收录的《明式家具的“品”与“病”》一文中,王世襄还把这把椅子收为第四品“凝重”的示例。

指出它侧脚出挓的做法,让其获得舒展的间架结构和稳妥的空间布局,是很大程度上塑造其“凝重”品韵的主要因素。

业内对它的仿制品很多,但真正能还原其风神气韵的却很少。仿制者一般都会对它的造型“动手脚”,比如:

改变其体量规格,以迎合当代的家居环境;管脚枨弃明榫而采暗榫结构;忽略原件座面前后的宽窄变化之大而做得前后一致;还有的仿制,只仿它的雕饰纹样,把它应用到其他款型的坐椅上。

市场仿款

总之,这堂紫檀扇形南官帽椅造型舒展凝重,宽厚且素雅,造型古朴精致,在明清家具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王世襄先生断:

是极少数可定为明前期制品的实例。

王世襄先生将它断代为明,在当今业内也还有不少争论,认为他断的太早,王正书先生在《明清家具鉴定》一书中认为该椅子应断代为清,并且应为清后期的作品。

我们姑且不论这把椅子的年代到底应为何时,就这件器型而论,确实是一把经典的椅子。


02 高扶手南官帽椅

- Ming style furniture Classic -

明 黄花梨高扶手南官帽椅座面56×47.5厘米、通高93.2厘米颐和园藏 / 见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第91页

另外一件南官经典款,是颐和园藏的明黄花梨高扶手南官帽椅。它们四具成堂,被王世襄先生收录于《明式家具珍赏》和《明式家具研究》书中。

在《珍赏》图版解说里,王先生称赞它们“是艺术价值很高又保存得较好的明代家具”,并将其陈列的颐和园排云殿西配殿紫霄阁内景照片,作为为数不多的《珍赏》全幅彩色图版之一,而书名内扉页通页,也使用了这张照片为背景,足见王先生对它们的偏爱。

颐和园排云殿西配殿紫霄阁内景

椅用三段攒成,上段用瘿木落堂作地,嵌镶雕龙纹玉片,雕工审是明制。中段平镶黄花梨板,下段镶落堂卷草纹亮脚。三段上、下落堂而中段平镶,是从适宜倚靠而有此设计的。鹅脖另木安装,联帮棍略不用,扶手后部特高,仅比搭脑稍低,几乎接近圈椅,成为此椅的造型特点。椅盘以下,四面用素直券口牙子,也不多见。软屉编织细密,未经修补改换。此椅尺寸不大,而工艺细腻谨严,线脚明快利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

矮靠背,扶手前低后高,搭脑、扶手弯度甚大,整体浑圆,充满张力,让人过目难忘,王世襄先生亦认为这是一套艺术价值很高的家具。

这种造型的南官帽椅,属于苏作明式家具之经典制式,在民间也有类似者,多为榉木制作,高档硬木制作者绝少。

从整体造型分析,充满弹性的搭脑使整个椅具内蕴力量,为神来之笔。搭脑的烟袋锅榫与后腿采用斜接的方式,这是一种合理而科学的取料方式。

扶手前低后高,后端安装位置去搭脑烟袋锅榫不远,与搭脑走势贯通,S形曲线柔婉灵动,至前端烟袋锅榫处微微停顿,又与鹅脖自然衔接。

造型蜿蜒的扶手和鹅脖围成的空间空灵而灵动,如同椅座上的一件曲线雕塑。然而从结构上分析,这个结构对受力点的牢固度要求甚高,最薄弱处自然是鹅脖与座面的交接处,无论是倚坐时承担手臂,还是不合理搬运时提拉扶手,都会形成较大的力矩,处理不当,极易损坏。

制作的匠师显然早已了然于胸,鹅脖采用透榫,穿座面而出,而且是圆进方出式榫头,要比常见的闷榫牢固很多,自然无虞。

明式家具的制作者们在造型塑造的同时,都注重结构的科学合理,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家具可以数百年流传至今,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中间素板的设计,使得椅具整体素雅含蓄,上部开光多以委角方形、委角长方形、圆形、如意形为主,其内多浮雕图案,以螭龙纹、螭凤纹、夔龙纹、卷草纹等纹饰为常见。

螭龙、螭凤、夔龙等多成双出现,一大一小,在开光内盘旋,具有很强的动感。

亮脚牙板壸门曲线柔美自然,圆润的阳线至两端变化为卷草叶,一叶回卷如钩,一叶贴附牙板边缘,如衣褶般波折变化,生机盎然。

亮脚牙板与夔龙纹开光,隔着中间素板遥相呼应,一繁一简,一实一虚,是官帽椅周身唯一有雕饰之处,雕刻精致而图案紧凑,是点睛之笔。

如同此椅三攒靠背,中间素板,上方开光内浮雕图案,下方亮脚牙板的做法,常见于江南地区家具中,在各式矮靠背南官脑椅和圈椅中最为多见,属于经典制式。

明 黄花梨高扶手南官帽椅/清华大学藏

唯有黄花梨这样的硬木,才可以将这类官帽椅做的纤秀玲珑。前述扶手和鹅脖空灵秀美的结构,能够长久牢固,原因之一也是得益于黄花梨木细腻、坚硬、柔韧的木材特性。


03 弯材四出头

- Ming style furniture Classic -

明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座面58.5×47厘米、通高119.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 见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第88页

红木家具真正的文化意义,并不完全是它有多么贵重,用料多么厚重,而是它所承载出的那种历史文化。

家具上的每部分,都要符合家具整体造型的连贯性,要符合它的整体气韵和艺术风貌。明式家具的四出头官帽椅,就既要展示它的舒展,又要突显它含蓄、婉约的时代主题。

这件弯材四出头官帽椅,王老将其归为古典家具十六品之“柔婉”。

搭脑正中削出斜坡,向两旁微微下垂,至尽端又复上翘。靠背板高而且薄,自下端起稍稍前倾,转而向后大大弯出,到上端又向前弯,与搭脑相接。

后腿在椅盘以上的延伸部分,弯转完全随着靠背板。

扶手则自与后腿相交处起,渐向外弯,借以加大座位的空间,至外端向内收后又向外撇,以便就坐或站立。

联邦棍先向外弯,然后内敛,与扶手相接,用意仍在加大座位空间。

前腿在椅盘以上的延伸部分曰“鹅脖”,先向前弯,又复后收,与扶手相接。

以上几个构件几乎找不到一件是直的。

椅盘下用壸门券口牙子而不用罗锅枨加矮佬,也是经过有意识的选择。迎面的券口牙子,用料窄而线条柔和,仍和上部十分协调。

明式家具构件的弯转多从实用出发,这也是它的可贵之处。以上所述也可以说是明式扶手椅造法的一般规律。

靠背板浮雕花纹一朵,由朵云双螭组合而成,刀法虽精,尚为明代椅具所常有。加之券口正中造出卷草纹,这一切使它和前例肃穆凝重的风格判然异趣。

不过此椅特点不在此,而在构件细、弯度大。

弯而细的构件必须用粗大的木材才能挖缺而成,也就是说,此椅原本可做得相当粗硕,但在大型不变的基础上,当时却不惜耗费工料,造得很单细,这是为了借用曲线来取得柔婉的效果。

这一款黄花梨属于典型明式家具,造型简练,却法度严谨,比例适度。充分地运用造型语言,线条曲直相间,方中带圆。看似平淡,却尽含机巧,工无巨细,都用尽心机。


04 直材四出头

- Ming style furniture Classic -

明 铁力四出头官帽椅座面74×60.5厘米、通高11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 见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第84页

上海博物馆还藏有一件明铁力木四出头官帽椅,系王世襄收藏的那批家具之一,现与紫檀木插肩榫大画案搭配,放置在上博明清家具馆正对门口的位置,此件也是市场上仿的较多一件经典款。

这款椅子代表了四出头官帽椅的基本式样。搭脑、扶手、联帮棍等均是圆形直杆,两端平切,余外不做任何造型及雕饰。可说是素到了极致,简到不能再减了。

各个构件仅靠背板、后腿的上半段和前腿伸出椅盘之上的一段所谓“鹅脖”微微有弯,其余均为平直。

座面下施罗锅枨加矮老,均起为剑脊棱,椅面为硬屉起鼓落堂,下安双透榫穿带,使椅子正面有视觉上的变化,同时使家具更加牢固。

椅盘的攒接手法殊为不同,并非常见的大边出透榫,或清式的45度角接合的方式,而是边抹各出半榫交掌式拍合,内部另有榫销,并借助前腿的穿透使之平面方向有约束力。

此椅并不因其制作简单而使人感到单调乏味,相反的这种简单,正是明式的最直白的表达,文人的率真刚直毫无遮掩。这种予人隽永大方的效果,是靠它简练的结构和协调的造型所取得的。

不过这把椅子为何能与上博的紫檀裹腿罗锅枨画桌搭配一起?

究其原因:

第一,均为上博藏品;第二,都有“圆”这个元素在内;第三,两件体型比例更为协调。

这件家具在《明式家具珍赏》上有收录,王世襄先生对它有介绍,并且标注了尺寸:74×60.5厘米、通高116厘米,这个尺寸的错误可以用“意料之中,情理之外”来概括。如果按照这个尺寸做出来的家具你会发现跟书上的照片相比那是有天壤之别。

*友情提醒很多书上的很多家具尺寸,或是故意或是无意与原物有不同程度的误差,按照书上尺寸仿制的请仔细的核对一下。

这些今天大家视为高级工艺甚至艺术品的椅子,原本就只是一件坐具,而且是世世代代都坐的坐具。也许正是它那世世代代的痕迹,使得椅子在用料上乘、做工精细的工艺成分上,更带着一种艺术品才会触动的细腻感觉。

艾克款寿字纹圈椅高仿精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