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度,你不知道的10个历史事实
关于印度,你不知道的10个历史真相
1
我们历史爱好者都知道,1841年5月29日,侵华英军一支大约30人的小分队,进入广州市三元里村,调戏妇女,结果被三元里的村民群起而攻之,打死了好几个英国兵。
请问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答案是:除了“英国兵”三个字有问题之外,其他都属实。
原来,当天这支所谓的英军小分队,其实隶属于“英属印度陆军”,其兵源几乎全部都是印度人。
换句话说,当年我们广州三元里村民所打死打伤的那一批“英国兵”,其实除了带头的军官是英国人毕霞(Beecher)之外,其余几乎全部都是印度人。
三元里抗英,打的是印度人。
2
在电影《我不是药神》当中,徐峥在宾馆旁边开一家小店,专卖“印度神油”,因此,徐峥经常去印度进货,所以才有徐峥后来帮病友去印度买药的故事。
然而,这个剧本其实也正好说明了,剧本作者、编剧、导演,都存在知识盲区。
电影剧本细节硬伤:开印度神油店应该去香港进货,而不是印度
在真实的世界里,“印度神油”是香港一家名叫“华仁行化工厂”的公司出品,老板是香港人何建宗家族。
“华仁行化工厂”还有一个曾经家喻户晓的产品,那就是“黑旋风杀虫水”,从小看电视广告的广东人都知道。
而“印度神油”呢,它的药材是中国的,配方也是中国的,企业在香港,老板是香港人,品牌是香港的品牌,总之,除了名字有“印度”二字以外,“印度神油”和印度,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印度没有印度神油。
印度神油是香港特产。
3
1、2、3、4、5、6、7、8、9、0,这些数字,我们称之为“阿拉伯数字”。
然而有趣的是:所谓阿拉伯数字,其实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古印度人发明的。
那么为什么古印度人发明的数字,偏偏要叫做“阿拉伯数字”呢?
事情是这样的:
当年古印度人发明了1、2、3、4、5……这一套数字,因为这套数字简单易懂,好写,好用,所以,风靡一时。这套数字很快就传到了阿拉伯,然后再通过阿拉伯,传到了欧洲。
古代欧洲人是从阿拉伯人手中学会的这套数字,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数字原来是古印度人发明的,他们误以为就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当时欧洲人把它叫做“阿拉伯数字”。
近代中国人从欧洲人那里学到阿拉伯数字,也跟着叫“阿拉伯数字”。
万万没想到,阿拉伯数字,原来竟然是古印度人搞出来的。
4
我们从小就熟读“哪吒闹海”的故事,还有同名的动画片,几乎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童年回忆,这个哪吒,到底是个何方神圣呢?
答案是:哪吒是印度的神。
你以为哪吒是这样的:
可是在哪吒的“老家”古印度,哪吒可能是这样的:
许多古印度佛教经典都有哪吒的记载,例如佛教经典《毘沙门仪轨》卷一就有说:“天宝元载四月二十三日,内谒者监高慧明宜,天王第二子独健,常领天兵护其国界。天王第三子那吒太子,捧塔常随天王。吉祥天女,亦名功德天,自有真言。婆萸仙大广智云是观世音菩萨化身。”
此外,佛教经典《北方毘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卷一也有:“尔时那吒太子,手捧戟,以恶眼见四方白佛言:我是北方天王吠室罗摩那罗阇第三王子,其第二之孙。”
“哪吒”源于一个梵文名字,拉丁化写作Nalakuvara,汉语译为“那吒俱伐罗”,简称那吒,后来传来传去,“那”字又被中国古代文人安上了一个口,变成了“哪吒”。
在汉族神话《封神榜》和《西游记》里面,古代汉族文人将印度神话里面哪吒(Nalakuvara)的故事,进行了汉化,将哪吒改编为一个可爱的汉族小孩。
说到底,哪吒就是印度神话人物汉化的结果。
5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玄策的人,一个人打败了古印度。
怎么回事呢?
事情是这样的:
早前天竺(北印度)的国王名叫“戒日王”,他派了使节来唐朝访问,出于礼貌,大唐也派使臣回访天竺,唐朝派出的使臣,一个叫李义表,一个叫王玄策。
两人长途跋涉,好不容易来到天竺,不料,来晚了一步,天竺刚刚爆发内乱,戒日王已经死了,戒日王手下的老臣子篡位了,篡位的乱臣贼子一看,戒日王的“大唐朋友”来了,肯定是来者不善,于是,他们敌视王玄策,并且要抓捕他们。
王玄策当机立断,及时逃脱,他找尼泊尔和吐蕃去求援,吐蕃当时的统治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松赞干布,松赞干布那时候刚刚娶了文成公主不久,和大唐关系还不错。
于是松赞干布接受了王玄策的请求,和尼泊尔一起,派出浩浩荡荡的援军,入天竺,把天竺军队打得落花流水,生擒了天竺造反的乱臣贼子,结束了战事。
于是,天竺陷入分裂,北部一些地区成为吐蕃帝国的附属地。
这就是唐朝牛人王玄策的故事。
6
我们都知道,印度有一种叫做“种姓制度”的东西,就是说,你姓什么,你就在哪个阶层,而且世世代代不变。
印度分为四个等级的种姓:
第一等级,叫做婆罗门,主要是僧侣和贵族。
第二等级,叫做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
第三等级,叫做吠舍,是普通的雅利安人,商人。
第四等级,叫做首陀罗,最低贱,世世代代干脏活、累活。
请问,印度为什么会有种姓制度?
这件事,要从古印度的历史说起。
在古印度,一股来自于阿拉伯世界的雅利安人,入侵并且征服了古印度。
并且,雅利安人开始统治印度。
今天我们看到印度人,大多都是大眼睛、深眼窝、高鼻梁、毛发浓密、身材高大,除了皮肤黑之外,其他特征和白种人没有什么两样,为什么?其实就是因为,印度人有白种人(雅利安人)的血统。
扯远了,回到正题。
那么当年雅利安人征服古印度,当上统治者了,统治者需要本地人伺候啊,怎么办呢?
于是雅利安统治者把整个印度的人,分为四个阶层,把高低贵贱,给划分好了。
为什么?
因为,雅利安统治者要确保两件事:
第一件事,要确保雅利安人在印度的统治地位。
第二件事,要确保印度人安分守己,世世代代好好伺候雅利安统治者。
意思是说通过种姓制度,让你们这些印度原住民,永世不得翻身。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印度种姓制度的本质。
7
许多历史爱好者都说:“英国灭亡印度、使印度沦为英国的”。
然而有趣的是,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
历史的真相非常好玩,当年英国殖民者来到南亚次大陆的时候,当时印度并不存在,当时存在于南亚次大陆的,是一个名叫“莫卧儿帝国”的国家。
我们可以说,“莫卧儿帝国”是印度的前身。但是,“莫卧儿帝国”并不等同于印度。因为,“莫卧儿帝国”的统治者,他们不是印度人,而是成吉思汗的子孙。
“莫卧儿帝国”当中的“莫卧儿”,就是波斯语“蒙古”的意思。
换句话说,“莫卧儿帝国”,就是“蒙古人的帝国”的意思。
这件听起来很荒唐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当年成吉思汗的后裔,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到处生育,生根发芽,许多都是蒙古人和中亚人(阿拉伯人)混血的后代。
也就是说,成吉思汗有许多后代,和阿拉伯人不断混血,长得越来越不像成吉思汗了。
然而,这些混血的后代,仍然声称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代。
为什么呢?
因为成吉思汗名气大、威风。
认成吉思汗做祖宗,有面子。
当然了,成吉思汗也确实是他们的祖宗。
在成吉思汗的这些混血后代里面,有一个名叫“巴布尔”的人,他从阿富汗来,率军南下,入侵了南亚次大陆,打败了南亚次大陆的统治者,并建立了这个名叫“莫卧儿帝国”的国家。
那么试问,这个成吉思汗的后裔“巴布尔”,他是蒙古人呢?还是阿拉伯人?还是印度人?
答案是:巴布尔是突厥化的蒙古人,或者说波斯化的蒙古人。
莫卧儿帝国的皇帝巴布尔,是成吉思汗的混血后裔
当年的成吉思汗,征服了几乎整个阿拉伯地区,所以成吉思汗的后代,以及后代的后代,大量和突厥妇女、波斯妇女结婚,结果呢,后代有许多是混血的。蒙古和突厥的混血。
所以,成吉思汗这些混血的后代,就叫做“突厥化的蒙古人”。
但是,这些“突厥化的蒙古人”,他们不讲蒙古语,而是讲波斯语,而且也不信喇嘛教,而是信奉伊斯兰教。
简单地说,巴布尔,这个成吉思汗的后代,既是突厥人,也是蒙古人。
总之,他就不是印度人。
成吉思汗的这个名叫“巴布尔”的后代,他在南亚次大陆所建立起来的这个“莫卧儿帝国”(蒙古帝国),是一个伊斯兰国家,也是一个蒙古人的国家,国教是伊斯兰教,官方语言是波斯语。
总之,莫卧儿帝国,不是印度,也不是印度人的国家。
莫卧儿帝国,英国殖民者征服的不是印度,而是成吉思汗后裔统治的莫卧儿帝国
说得更清楚一点,当年英国人来到南亚次大陆的时候,其实,印度人早就已经亡国了。后来,是英国人灭了莫卧儿帝国,才开始统治印度的。
或者换句话说,当时的情况是:没有印度,只有莫卧儿帝国,莫卧儿帝国的统治阶层是蒙古人和阿拉伯人的混血后代,而印度本土人民,则都是被统治的奴隶。
当然,谈到这里,大家不要误会,这篇小文,并不是要为大英帝国洗地,这篇小文想说的是:其实,英国人征服的那个国家,是“莫卧儿帝国”,是一个蒙古人的后代统治的国家,而不是今天意义上的“印度”。
当时,没有印度。
或者说,“印度”还没有形成。
换个方式说,印度人是先被“突厥化的蒙古人”殖民了三百多年,然后,才是英国人来了,英国人撵走了“突厥化的蒙古人”统治者,于是,英国人才开始殖民的印度。
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那么,我们进一步追问,在“蒙古人的帝国”(莫卧儿帝国)存在之前,印度应该就是印度人的国家了吗?
其实,也不是。
在巴布尔入侵之前,也不存在什么“印度”,当时是一个叫做“德里苏丹国”的国家。
德里苏丹国是一个突厥人统治的国家。
对的。
德里苏丹国,也不是印度人的国家,而是突厥人的国家。
总之,历史上根本没有印度,印度是后来独立之后,才有的。
读者读到这里,是不是感觉有点乱?
好吧。
我们不妨用简单的逻辑链条,把这件事说清楚。
事情的演变链条,是这样的:
突厥人建立“德里苏丹国”统治南亚次大陆(即印度大陆)三百多年→波斯化的蒙古人巴布尔率军入灭亡德里苏丹国,建立“莫卧儿帝国”并统治南亚次大陆又三百多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入南亚次大陆,设立商馆,并利用莫卧儿帝国的内部分裂,逐步蚕食王公的领地→莫卧儿帝国持续分裂内乱,逐渐名存实亡→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实际控制南亚次大陆,流放莫卧儿帝国末代皇帝,开始正式殖民南亚次大陆(印度)→英国殖民印度九十年之后,印度爆发独立运动,获得独立。
真实的历史,就是这样的。
8
大家知不知道,当年我们大唐的玄奘法师,为什么要去天竺(古印度)取经?
事情是这样的:
玄奘当年去古印度取经,目的地并不是《西游记》里说的“雷音寺”,而是一个名叫“那烂陀寺”的寺庙,是当时古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位于今天印度的比哈尔邦。
那烂陀寺曾经的盛况
换句话说,当年的“那烂陀寺”,就是佛学界的哈佛大学,全球最高学府。
当年玄奘来到“那烂陀寺”之后,在寺里住了下来,并且拜了一个汉译名为“戒贤”的印度法师为师父,学习正宗的佛法。
那么这个“那烂陀寺”,后来怎样了呢?
玄奘逝世大约400多年之后,公元1193年,突厥大军入侵印度,侵占了那烂陀寺,寺院和经书,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大批僧侣逃亡西藏。
从此,那烂陀寺逐渐荒废,后来逐渐变为一片废墟了。
其实,在正宗的佛教里面,寺庙,并不是收留和尚吃喝、避难、撞钟、过日子的地方,寺庙,其实就是大学,是高等学府,是佛教里面的高等学府。
历史上真实的佛祖悉达多,也不是一个神仙,而是一个人,一个有名有姓的人,一个有特别学问的人,仅此而已。
那烂陀寺的废墟,玄奘曾经在这里求学
9
古印度自古以来有一门丑恶的习俗,叫做“娑提”(sati)。
当时的古印度人相信:一个为丈夫殉葬的妇女,可以上天堂,殉葬者要穿上当新娘时的全套盛装,坐上柴堆,然后再点火,跟死去的丈夫一起烧化。
换句话说,就是,当你的老公死了,你要跳进火坑,活活烧死你自己,这样做是伟大的、圣洁的。古印度自古以来,每天都有妇女自焚殉夫。
古印度的女人自从出了娘胎,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老公去世,女人要把自己活活烧死,这是作为一个女人的光荣义务。
印度油画,寡妇跳进火坑,和亡夫的遗体一起烧成灰
没有人怀疑这件事。直到1829年。
1829年,英国殖民者出台法令,禁止“娑提”这种野蛮丑陋的旧习俗。
然而,你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吗?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使英国殖民者大跌眼镜:大批印度妇女走上街头,反对英国殖民者,她们说:“我们印度女人自古以来就自焚殉夫,是我们神圣的自由与权利!”
我不要你救我。我就是喜欢自焚。
古印度贵族死后,5位遗孀在殉夫自焚前留下的掌印,受后世赞颂
那么,“娑提”这种残忍的习俗,直到什么时候才废止呢?直到1987年,印度人才开始觉醒,有识之士掌握了立法权,颁布新法律,严禁“娑提”恶俗。
10
佛教源于印度。
请问这句话对不对?
其实这句话,是有争议的。
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王子,他出生的地方、从小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位于今天尼泊尔国家的境内。
换句话说,佛祖不是印度人,而是尼泊尔人。
或者我们更严谨一点,与其说佛祖是印度人,不如说佛祖是尼泊尔人。
佛祖尼泊尔出生地的城市遗址
不过,尽管佛祖确实出生于尼泊尔、成长于尼泊尔,佛祖创立了佛教之后,他去了今天印度北部地区传教。
换句话说,佛祖当年的主要传教地点,确实是印度。
也就是说,佛祖虽然是尼泊尔人,但是他的主要传教活动,确实是在印度境内进行的。
所以,今天尼泊尔人说,佛教源于尼泊尔,因为佛祖就是我们尼泊尔的人。
但是呢,印度人不服气,他们说,佛教源于印度,以为佛祖的主要传教活动,是在我们印度境内进行的。
请问,这两个国家的争执,谁有道理呢?
答案是:都有道理。
直至今天,尼泊尔和印度,仍然在争当“佛教发源地”。
这个争论,也许再吵上一千年,都不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