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赏析 | 孙瑞欣:纳兰性德 河声搅碎思乡梦
阅读推荐 |
推荐语 |
市教师进修学校退休教师孙瑞欣老师原创的一组纳兰性德词作赏析,读后令人回味无穷。纳兰性德能骑善射,诗、词、书法俱佳,善于白描,感情真挚。
今天小编开始连载孙瑞欣老师著的《说文解诗●清代诗词精品赏析》一书中纳兰性德词五首赏读之五。
哀怨感伤纳兰词
——纳兰性德词(五首)赏读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清初著名词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至一等侍卫,深受康熙帝赏识。能骑善射,诗、词、书法俱佳,尤长于词。论词主情致,反对雕饰。词风近南唐李煜,多写离情别恨和个人闲愁,感情真挚,独具个性;情调哀怨感伤,词风清丽婉约,语言淡雅自然,善用白描。今选五首,以飨读者。
河 声 搅 碎 思 乡 梦
——纳兰性德《如梦令》(万帐穹庐)探赏
万帐穹庐①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②,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③醒来无味。
(注释:①穹庐:古代游牧民族住的圆形的毡帐。 ②狼河:即白狼河,即今辽宁省的大凌河。 ③解道:知道。
词作大意是:千万顶行军毡帐之中,征人们喝得大醉,个个都在沉睡;黑夜即将过去,满天的繁星似乎摇摇欲坠。狼河阻隔着回家的梦,这好梦又被河水声搅碎。还是要睡去,还是要睡去,让梦境继续。我知道梦醒后还会索然无味。
这首《如梦令》是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春,以侍卫的身份跟随康熙帝东巡辽东时所作。词作表达了词人远行在外的思乡之情和孤寂无聊的心绪。
如梦令,又名“忆仙姿”等,后唐庄宗李存勖自度曲,词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的句子,故名。
前两句“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写景,描写了词人随军出行,夜间宿营梦醒后所见到的景象。这景象由穹庐、星影,以及穹庐之中的醉人构成,境界阔大,空间感、层次感极强。而“穹庐”“星影”等意象,加之沉睡于帐篷中的行人,又给人以寂静之感,衬出了此时词人内心的孤寂。“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两句是叙述,追叙好梦不成的原因。“归梦”,点出词作的主旨,明言词人所梦为思乡之梦。这思乡之梦之所以梦不成,一是有狼河的阻隔,更有滚滚河水声不停地传来,把梦搅碎。好梦难成的追叙,写出了词人内心孤寂的原因,表明了词人思乡的苦痛。
“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直接抒情。词人梦醒后,就连梦中的故乡都不能见到了,所见到的只有无数静静排列的帐篷、摇摇欲坠的寂寥星辰,听到的是众人的酣睡声,于是痛感醒着的索然无味、无聊孤寂。在无奈之下,他发出了“还睡,还睡”的叹息。因为只有睡去,才能摆脱思乡的痛苦,哪怕是暂时的摆脱也好;只有睡去,才能梦中见到令他魂牵梦绕的故乡。“还睡,还睡”连用,又是短语的连用,使人感觉语气急促,心情急迫,没有半天迟疑,表达了词人浓厚的思乡之情。
本词写词人梦醒后所见的景象,以阔大、寂静的景象衬托词人内心的孤寂,意蕴深远,令人回味。
作者档案:
And
投稿须知
1、投稿邮箱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投稿标题:作者+题材+标题。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月发放一次。不足十元不发,集体创作以及多人作品一次刊发原则上留作平台维护费用。
主 办:遵化市作家协会
顾 问:关仁山 峭 岩 李春雷 杨立元
东 篱 王立新 马 良 张国印
编 委:范丽丽 张国印 曹雪艳
王翠红 杨晓健 张玉红
主 编:曹雪艳
副主编:王翠红 杨晓健
编 辑:
小说与儿童文学:代文静
散文与报告文学:杨晓健 徐小东
现代诗歌:王翠红 王颖春
古体诗词:刘艳芹 张志明
评论与文学动态:梁淑艳
本期编辑:梁淑艳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