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从现在做起
听了一场北京体育大学王正珍教授的关于运动是良医的讲座,回旋在大脑里的概念“静坐少动”,时不时的就会反问自己属于静坐少动吗?
引以为傲的这些年凭着兴趣和爱好,一直坚持运动,打羽毛球每周2次、每次2小时,然后上下班骑自行车,距离比较近公交、地铁反而显得非常不方便,熟悉我的朋友都说我的运动状态保持的很好。即使这样,仍然无法逃离静坐少动的范畴。
这里先解释一下静坐少动,是指每周参加中等强度运动不足150分钟、每天步行不足5000步,中等强度,是指运动中可以说话但是不能唱歌,鉴于这两者之间的强度。都反观一下自己能达到这个运动强度吗?
每天不足5000步,这里强调“天”,我的一周只有3-4天能达到吧,剩下几天都是在维持基本生活需求。体质一向不错,很少生病,即使偶尔感冒也不用吃药,去打打球、多喝点水,坚持几天就又活蹦乱跳的,我就是在众朋友羡慕声中骄傲的存活着,也是在这种自恋状态下,觉得生活状态非常绿色和环保。
随着讲座的深入分析,我们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迅速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发病率迅速攀升呈现低龄化。2018,慢性病占到所有疾病负担的69%,占总死亡比例的86.6%。看到这些数字的时候挺惊讶的,怀疑这是不是夸大其词,故意引起恐慌。可是想到现在时不时的听闻因各种疾病呈年轻态突然离世的消息,让人难过。有所听闻的大都是公众关注度高、有知名度的人,可是更多的数据来源于普通人,应该还有一部分因经济条件或者医疗条件放弃治疗而无法统计的吧,瞬间数据的可信度大大提高。
全球范围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占13%、吸烟为9%、高血糖占6%,体力活动不足位列第四为6%,而超重和肥胖占5%。体力活动不足为全球第四大死因。
经常听到身边有人说减肥,是因为注重健康了,或者是体检出某些指标偏高了,亦或者是为了形体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更多的关注肥胖问题,却很少关注体力活动不足。
其实每次听到有人说减肥所以不吃晚饭,都觉得是不正常的状态,从古至今一日三餐、少食多餐,遗留至今是经过验证的。中午12点至第二天早晨6点,18个小时真的不饿吗?是减肥期间不吃晚饭,还是能做到以后的人生都不吃晚饭呢?为什么不去增加点运动量呢?我不能理解,但也会是却说无果,只能尊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记得有次打球,休息空档和一位50多岁的球友聊天,说起买菜做饭,我说每天上班挺忙的,休息的时候洗洗衣服,约约朋友,好像没时间去买菜、做饭、刷碗、累了就想躺着。球友听了我的话直摇头,感叹你们年轻人不是没时间、没精力、就是懒,不愿意做还给自己找一堆理由。紧接着讲了讲他的经历,30岁的时候查出来疾病开始重视饮食和运动,20多年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早晨坚持跑步5公里,然后买菜、做饭、按时上班。“那您很少生病了吧?”感叹不由的发出,“是几乎不生病,而且精神状态非常好”这个答案让我满心敬佩。自从那次短暂的聊天之后,我在也不说没时间做什么事情,没时间只是因为没有重视而已,没时间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现在躺在床上动动手指,就完全可以解决90%的生活问题,网上购物、外卖到家、遥控指挥、出门就坐车、上楼有电梯…所必须的体力活动在直线下降。
静坐少动,已经从大人蔓延到儿童了,本来孩子就应该是活泼好动、蹦蹦跳跳的样子,可是现在街上玩耍的孩子越来越少,一部分奔波于各种补习班中,一部分沉浸在手机或者电脑前,剩下的一部分也是在旁观吧。每次家庭聚会的时候,都会感叹一下现在的孩子太安静了,安静到只一部电子设备就足矣。
每每听到医务人员倒在工作台上、科研人员倒在试验台前…真的很痛心,如果他们可以重视一下体力活动、重视一下劳逸结合,是不是稍加调节就可以延续生命的长度,我想那个时候他们所做出的贡献将远远大于这急迫的短暂时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和月亮都会轮回交替,那些无止境的加班、挑灯夜战,到底有多大的效率。我们总是感叹生活所迫挺无奈的,我们要生存,难道只是在追求病态的存在吗?究竟是自我感觉良好、是制度的缺失、人性的冷漠,还是在自我麻木、欺骗呢?
讲座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让我有深刻认知的是运动不足带来的弊端,更让我反思的是以后如何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如何在日常中可以将运动坚持下来,如何逃离“静坐少动”的圈子。至于运动带来的益处倒是自动忽略了不少,水到渠成嘛,不用刻意去达到什么目标。就像那个球友20多年健康的身体、愉悦的精神状态,就是不懈坚持的最好回馈。
爬几层楼梯、做点家务活、早一站下车…运动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大家加油!
晓晓---晓,微乎其微却无处不在;晓,微不足道却举足轻重。晓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在心中,人生何处不开花?生命何处不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