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对事的‘‘感受’’,为什么对孩子的影响这么大?怎么办?

1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困惑:“为什么我跟孩子一直聊不来?是讨厌我吗?还是我说的话、做的事让孩子不喜欢?”而孩子,他反感的,真的只是我们做的事情或者言语吗?今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我们先来举一个例子,我们回想自己小时候,或者过去一段难以忘记的经历,我们还能不能想起:那个时候具体是哪个时间发生着什么样的事情?有哪些细节?那些人说的话都是什么?我们能不能都记起来呢?

或者我再举我自己的例子,我小学的时候曾经跟一个同学闹矛盾,我已经忘记了当时跟同学、跟老师各有哪些对话,以及我和同学各自做了什么事情。

但是那件事情我记住了什么呢?我可以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很生气,我可以记得当时这件事情处理不公平时我的愤怒,我可以记得我当时的委屈……那时候有什么感受,都不知不觉地印在了我的脑海。

回想起我之前接触过的一些案例,有一些孩子跟我聊天,我跟他交流他跟爸妈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以及有一些什么样的对话,他可能只能记起来一些,但是,当时他有什么样的感受,却都能记得。

比如,有个男孩小明(化名)跟我说:“我不太记得当时爸爸说了什么话,但是我当时就是非常生气,我好苦恼,我不明白爸爸为什么就是这么不理解我。那天跟他们吵了之后,我真的好迷茫,我不知道将来怎么办,我好担心……”

(以上情节来源于真实故事改编,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从小明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段经历中,他有生气、苦恼、迷茫、担心等等感受。然而,关于当中的言语、行为、事情,他却只能记住一点点。

为什么呢?因为听到言语、看到行为、观察事情等等,都是来源于我们的意识,从而形成一段记忆。这段记忆大部分会被我们意识中其他的想法、杂念等等冲刷掉,于是,我们可能只记住了一些对我们影响较大的言语、行为、事情。

但是,感受却是不一样的,它来自于我们的潜意识,可能我们的意识不会刻意去记住它,但是,我们的身体却记住了。当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或者有人提起那段回忆,当时的感受可能又会浮现出来,而我们却可能觉得意外。

这也便是我们有时突然内心不舒服、突然情绪不好的原因之一,唤起我们情绪的,也许是一些言语、一些声音、一些景象。而在多年前,或者不久之前,这些类似的言语、声音或者景象曾经伤害过我们,让我们当时有了一些不好的感受,进而引发了我们的情绪,这些感受,早已偷偷地藏在我们的内心世界,当类似的情景再出现,它就浮现出来。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印痕”,它可以来解释这个现象。我们常听到的“创伤”,也跟感受有关。这些知识我们今天就不展开了,想要了解的伙伴可以关注我更多的分享。

我们常说要给人一个好的“第一印象”,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了,那是因为:当我们第一次见到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给我们的感受如果是好的,我们的身体便记住了,而且因为是第一次,会记得更深。

那么,当我们下一次再遇到他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又会把当时的感受浮现出来,我们继续感觉到好的感受,于是,我们和这个人的相处会更加融洽和顺畅。

应用到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就会发现了:有时候孩子很生气,我们问孩子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的哪句话?还是哪件事?而孩子说不出来,我们可能以为孩子在无中生有,事实上,只是因为这是人的规律:事情容易忘记,但感受身体会记住。

孩子不会记住你说的话,但他记得那时的感受。因此,当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时候,需要更多去照顾孩子的感受。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同样的一句话,出自不同人的嘴,可能给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每个人说话的语气语调、心境、情绪是不一样的,于是给人的感觉自然就不一样。

在沟通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55387”法则,即人与人的沟通效果中,语气语调占了55%,仪容仪表占了38%,而语言内容仅仅占了7%,可见我们说话的语气语调的重要性。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同样的一句话,其他孩子反应还行,而我的儿子听了就不舒服了,这是孩子的问题吧?”

我们试想一下,有没有哪个孩子是完全相同的?孔子有一个经典的教育智慧叫做“因材施教”,孩子是什么样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我们的影响下,他最终变成了什么样的人。

“感受”似乎容易被人忽略,但是,它却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和孩子的相处,只有我们更多地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才能让自己和他人过得更加舒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