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胜心强,只能赢不能输,心理学家:别着急,孩子输不起未必是坏事
跟娃玩桌游,两目四行泪。估计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验:
孩子只能领先不能落后,稍微领先他一点,鼻涕眼泪就上来了;扔骰子不能点数比他多,否则他扔一遍又一遍没完没了就要超过你;一不小心赢了他,天雷勾地火,哭声轰炸你整个晚上……
如果此时,我们温柔坚定地告诉他:这是规则,每个人都要遵守。“输不起”的人儿才不会管你,继续喊,哭不停;
如果此时,父母控制不了自己,大多数情况会内心崩溃:连步棋都输不了,将来还能做啥事儿……
但是,心理学家看到这儿却要恭喜你,因为这是3—6岁孩子的正常发育,说明孩子来到了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新阶段。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路易斯曾说过,3—6岁孩子的招牌特征,就是他想要当第一,要被众星拱月,要得到在场任何一个成年人的关注。
这种“好胜心“与孩子性格脾气无关,是孩子与生俱来的特性,也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看,孩子合理的好胜心其实是特别正常和健康的。尤其是3、4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充分萌芽,却还没有建立起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就很容易产生“我是最棒的”、“所有人都应该关注我”之类的想法。
同时,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大脑发育原因,孩子还不能认知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受了打击直白地哭闹,是一种需要父母理解、接纳的正常情形。
难道就这样让孩子无休止地“输不起”吗?并不是!
父母的合理干预会让孩子产生“反弹力”,即孩子的抗挫能力,并不是让孩子对“输”产生免疫,而是让孩子在经历失败后,依然有回弹的力量。
一、帮孩子建立“失败——沮丧——尝试”的良性循环
让孩子偶尔输掉比赛、棋局等,是一种“适当打击”,这个打击就像锻炼身体一样,给身体制造适当的打击锻炼,身体会逐渐强壮起来。
但是我们不需要故意制造“挫折”,而是把重点放在“挫折发生时”,父母接纳孩子的沮丧,让孩子知道“失望、失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会放下对“永远赢、完美结局”的执念,营造一个“对输的一方也很友好”的环境。
当孩子明白输的一方也会被“友善对待”,会有鼓励和支持,他们就会自然建立“失败——沮丧——尝试”的良性循环。
二、父母可进行日常“输赢都会有”教育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游戏结束后,还有下个游戏,比赛结束后,还有下一个比赛。生活就是个无限游戏,输和赢都不是永恒的。所以一次两次的输赢没有关系。
我每次与孩子下棋输了的时候,会故意大声说:我输了不代表什么 ,我也不能总赢啊,以后再赢你们吧!
孩子慢慢也会学着这种态度,偶尔会说:输了没关系,下次我再赢你!然后乐意再来一次,这让我颇感欣慰。
三、把“输”的形式具体化
刘墉在和孩子篮球比赛的时候,都要和孩子提前说好,谁输了,就跟赢的人说三句“你真了不起”。到他输的时候,他也跟孩子真诚地竖起大拇指,说三句“你真了不起”。
这样把“输”的形式具体化,孩子会更容易接受,而且不会产生无尽的联想:比如输了会被嘲笑、输了爸爸妈妈不爱我了、输了就得不到想要的礼物等等。
因此,对于孩子在“输”和“赢“方面的执着,父母不用因孩子一时的表现就开始杞人忧天,担心他长大怎么办。只要我们在日常做好疏导工作,做好示范教育,孩子这方面的问题会有充分的时间来纠正。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