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墨作品 I 勿忘我
一
有一种花叫勿忘我。
它,清纯芬芳,蔚蓝迷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它,不仅是多情的种子,也是生死爱恋的承载和寄托。勿忘我的花语有很多,但我最欣赏的是那句:请你不要忘记我!
勿忘我,有顽强的生命力,纵然离开了生命之水、生命之光、生命之根,它依然美如初、绽如故,光鲜而灵动。见过它的人都很喜欢。虽不是爱不释手,但起码百看不厌。
关于勿忘我的传说很多,但主题多与凄美或爱情有关。
原野上,一男一女相拥在风中轻舞。天蔚蓝,云轻盈。一株和天空一样蔚蓝而漂亮的花,在不远处轻曳。女子看见了它,停下了脚步,爱慕那朵不知名的花。男子暗想这漂亮的花应该插在她的发髻。男子边奔跑过去,男子摘下那朵花,脚却无法移动了,他陷进了沼泽。女人拼命冲过来,男人大声警告她不要过来。女人停住了,泪奔。
男人举起花,微笑着说:“你一定要勇敢、坚强、快乐的活下去,你活着就是我也活着,勿忘我……”男人越陷越深,手里那束蓝蓝幽幽的花却越举越高。
那花,就是——勿忘我。
二
有一首歌叫《送你一朵勿忘我》。
上世纪80年代,这首《送你一朵勿忘我》,红极一时,风靡久远,深嵌人心。虽不是个个会唱,但至少是人人爱听。这是刘文正作词并演唱的歌,收录在他的《雨中行》专辑里。
尽管我五音不全,但我仍偶尔也会跟原声带吼几声。
“我送你一朵勿忘我,这是你最爱的花朵,带在身边使你想念我,他不会使你再寂寞,我请你不要望着我,告诉我你心里想什么,不要不言不语不敢说,快把你的心事告诉我,送你一朵勿忘我,送你美丽的花朵,它让你永远想到我,它让你忘了烦恼和寂寞……”
三
有一个书屋叫勿忘我。
1989年,我在故乡小镇上开过一家书店,书店的名字就叫“勿忘我”。书店名字勿忘我源于燕子,燕子入伍去了青海,她从部队寄给我了《闪亮岁月》和一幅画儿。燕子的画很出色,当年黑板报配图和插画都是她画的。画上画的勿忘我,《闪亮岁月》里有一首《送你一朵勿忘我》的歌。就有了“勿忘我”书店的名字。
勿忘我书店开在小镇文化中心的对面,房子是临时搭建的,十几平米大小,石棉瓦顶,石棉板壁,泡桐屋架,墙刷成了白色,地上铺了青砖,倒也干净整洁。书架上放着《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岳飞传》、《杨家将》、《李自成》、《呐喊》、《家》、《春》、《秋》、《情深深,雨蒙蒙》、《几度夕阳红》、《十万个为什么》、《书剑恩仇录》、《天龙八部》、《碧血剑》、《红与黑》、《基督山恩仇记》、《茶花女》等书籍,柜台里陈列着《读者》、《十月》、《收获》、《钟山》、《章回小说》、《人民文学》、《小说选刊》、《青年一代》、《演讲与口才》、《辽宁青年》等期刊杂志,玻璃柜台上时常摆放着《江苏电视报》、《乡土》和《参考消息》。
书店不大,光顾的人却不少。中、小学生、乡镇企业职工、社会青年、文学爱好者、老书痴等,因去县城书店太远,所以勿忘我书店恰好在那段时间填补了人们对文化和知识的渴望,不少读者成了勿忘我的常客,也成了我的朋友。
慢慢地,勿忘我书店就成了水乡小镇文学爱好者们的集散地,也就有了后来的《勿忘我》小报。
四
有一份小报叫《勿忘我》。
文学爱好者常聚在一起,谈读书感受,谈学习心得,谈创作体会。我就建议大家把感受和心得写出来,聚在一起时拿出来交流。开始是每个人在聚会时念自己的小纸片,后来我让大家把纸片留下来,再把纸片上内容汇总在一起,汇总在一起就觉得沉甸甸的,很有分量。于是,萌生出编一份《勿忘我》小报的想法。
1989年9月1日,创刊号《勿忘我》(全名“勿忘我文化报”,简称“勿忘我”)终于与文友和读者见面了。四开四版,试卷大小,4000字多载量,第一期仅印了300份,60份用于爱好者交流,240份随江苏广播电视报一起免费发放。创刊号出来正好是新学期开学,也是第五个教师节的前夕,《勿忘我》一亮相,便是满堂彩。
此后,几乎每天都有人来问《勿忘我》还有不?下一期什么时间出?那些‘散兵游勇’的文学爱好者,也有了家的感觉和喜悦,创作热情高涨。《勿忘我》不大,却花了很多心思。小镇当时最有名的书法家刘云伦为《勿忘我》题了刊头,乡文化中心杨玉章站长撰写了《创刊寄语》,我自己写了《创刊词》,收录了11人的散文、诗歌、读书笔记、微型小说,还刊登了约稿启事。乡镇府文印室潘如兰则一人兼三职,集排版、校对、配图于一身,偶尔还代为捉刀写点睿言慧语,点缀其间,为《勿忘我》增色。
每周要编排4000多字的内容,还要跟文友们交流,勿忘我书店也成了《勿忘我》编辑部,常常选稿、改稿、写稿,到深夜才回。办《勿忘我》最辛苦的不是我,而是潘如兰。每期有4000多字,且都是手写稿,她首先要一字一句辨认,包括标点符号都不马虎,还要用老式打字机(一眼看去全是反体制,字号大小好几种,字体也不同样),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敲打到蜡纸上,这4000多个字符里错了任何一处,就会前功尽弃,一期《勿忘我》重打两三次,也是常事。为了版面生动好看,她还用铁笔在空白处画上小花、小草、人物和宠物配图。前面工作都准确无误完成后,才能将蜡纸装到手摇式油墨誊印机上,再一张一张摇印出来。报纸两面,印好一面,才完成一半,要等油墨干了,再印另外一面。1000份报纸,常常要印1200多份,才能挑出1000份合格的。其艰辛是看报人永远无法体会的。在此,请与我一起,再次向曾经为《勿忘我》付出太多艰辛和努力的潘如兰表示崇高的敬意!
就这样,一期接一期,《勿忘我》坚持了两年零四个月。免费发放,每周一期,风雨无阻,从未间断。印刷数量也从创刊号的300份,增加500份、600份、800份、1000份,后来一直稳定1000份,即使这样,仍有迟来者领不到《勿忘我》,常常连最后一份报样也被抢走。
每个周末都是《勿忘我》飞舞的日子,《勿忘我》成了小镇一道亮丽的风景。县人民广播电台播过《勿忘我》‘麾下’风帆(潘巨美)的诗歌《醒悟》,《淮海报》刊发过《勿忘我》推荐的稿件《秋天》、《老师,您辛苦了》。三河中学阅报栏有《勿忘我》,师生间在传《勿忘我》,甚至有人将《勿忘我》当着礼物寄给千里之外戍边的恋人。
当年,勿忘我书店和《勿忘我》还受到过县文化局的重点表彰,那了300块钱奖金呢!
1991年12月,勿忘我书店下的土地被征用,在那个最寒冷的冬天,《勿忘我》顽强着出满了第100期。在最后一期上,忍痛刊发了停刊决定。停刊那天,文学爱好者都来了,大家最后一次聚在一起,与平时的雀跃和热烈相比,那天冷清了许多许多,大家都选择了沉默。我把勿忘我书店剩下书籍也当作最后礼物,赠送给最后一次来领取《勿忘我》的人们。
从此,勿忘我书店和《勿忘我》就成了小镇的历史和回忆,也成了我的过去和回忆……
五
有一个梦想叫《勿忘我》。
当初书店的名字叫勿忘我,后来办的小报也叫《勿忘我》,到底人们有没有忘记呢?
二十多年过去了,记得勿忘我书屋和《勿忘我》的人依然很多,水仙、晓伟、英子、风帆、建贞、雪松、晓东、王斌他们都还记得,当年那些常光顾勿忘我书店的人们也记得。去年9月,我参加苏州古镇同里采风时,遇到了一位家乡籍的文友。在自我介绍时,我说:我是李北墨,是老三河的,曾开过勿忘我书店,后来改了行,再后来就出来……没等我说完,他立即接过话茬说:我知道,你姓李,当年编过一份《勿忘我》,《勿忘我》我看过好多期,当时非常红火。我忙说:惭愧,惭愧,不值一提。因为《勿忘我》,瞬间,我与他之间距离立刻变得,很近,很近……
当年的文友,至今仍有不少保持着联系,很多时候他们会在电话、信件、问候里提起《勿忘我》,怀念有《勿忘我》的日子,共同回忆那个寒冷又温暖的冬季,重温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这些,再次点燃了我复刊《勿忘我》的梦想。我想在适当的时候,与家乡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重新再把《勿忘我》办出来,而且要比原来办得还要好,真正把《勿忘我》办成一本代表湖城文学高度的纯文学刊物,把《勿忘我》办成湖城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盛产湖城特色精神食粮的‘粮仓’!
六
我深爱着勿忘我,心中常盛开着勿忘我,也从未忘记过《勿忘我》。
纯文学,接地气,真善美
最前沿,最经典,最高峰
不媚俗,不迁就。只,阳春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