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师
□傅全章
父亲教诲如雨露,点点滴滴润心头。
不知不觉,父亲离开我们已经17年了。每每思及父亲,忆得最多的还是他在我小时候对我的教诲。
父亲虽然是农民,但他读过好些年的书,读到高小毕业。一个高小生,在今天当然不算什么,但在解放前和刚解放后不久,在农村都算是少有的文化人。
我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读书的。读书之前和之后,父亲都时时刻刻对我进行教诲。
父亲说,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更不能偷,从小就要养成好的习惯。有时我检到邻居家的东西,父亲都会让母亲带着我给邻居家送去。
有一次,学校卖学生种的蔬菜,我用当天父亲给我买零食的钱买了一根一斤重的大黄瓜,我很高兴地拿回家,心里期盼着父母夸赞自己,可父亲却一直盘问我黄瓜是哪里来的,他怕我是偷摘别人的。直到问了同院居住又同在学校读书比我大的李星树,知道我真是买的才作罢。
父亲跟我讲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并且要我向廉颇学习,不要做错了事,大人打自己时光是晓得跑,要自己拿黄荆条子给大人让他们打。
小时候,总是盼望自己的生日到来,因为可以吃到母亲煮的两个荷包蛋。可是父亲说:“不要只想着吃蛋了,要想到这是你母亲的'母难之期’,儿奔生,娘奔死。你应该把蛋拈一个给你母亲吃!”
父亲说,任何时候都要想到长辈的。你在地里哪怕只捡到一个花生有两颗花生米,你都要拿一颗给老的吃。有啥吃的,先要想这个东西老的吃过没有?记得有一次,一个同学给了我一个花红(近似青苹果的一种水果,但没苹果大,也没苹果脆甜。)我刚准备咬,忽然想到父亲的这一教诲,立即将花红放进衣袋里,放学回家后给了母亲。
每到秋季收割稻谷时,我们小孩都要捉各种蚱蜢,如千担公、花鸡公、鬼头子、老虎头、蛾花等。蛾花是上品,每捉到一只蛾花,心里会特别激动。捉得少时用柴草火灰煨烤,捉得多时在锅里煎炒。我总是会把油浸浸的、最嫩最香的蛾花挑捡出来,用筷子夹送到父母口里,尽管我自己很想吃。
父亲说,借了别人的东西一定要记住还,而且要多还,比如借米,借时是平平的一升,还时要垒尖;别人借了自己的,不要去催问。
父亲说,世上的人做什么的都有,有当官的,有发财的,有推车抬轿的,不管人家是做啥的,我们都要一样对待。不要见到有钱人就像狗一样讨赏买乖、低声下气,见到下苦力的人就斜起眼睛看人,那样的人会被人瞧不起。
在我读小学二三年级时,父亲写了四句话给我:“读书不用心,将来不成人;等你长大了,看你又何成?”父亲的这几句,我一直记在心里,从沒忘过,也一直激励着我努力学习。
父亲让我从小就要有志向。那已经是读高小的时候了,有一次,语文老师布置了一道作文题:《记有意义的一件事》。作文里,我写了在一个星期天和同伴玩得如何开心。父亲在查看我的作业本时看到了这篇作文,当即指出:“耍有啥子意义?要像开飞机呀这样的事才能算有意义。”
如今,我和子孙后代都住进了城里,小孩的生活、学习条件都比在农村时候好,我们理当把下一辈教育得更好。我总是对后辈人说,教育子女一定要趁早;也不要只重视学习成绩,首先要教育他们怎么做人。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思想不好是危险品。只要孩子有健康的身体、有正确的价值观、有对社会、对家庭作贡献的一技之长,你对孩子的教育就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