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引发带状疱疹风险


类风湿关节炎(RA)老年患者带状疱疹的发病率约为健康老年人的两倍,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可导致集簇性的疱疹,并伴有疼痛。

美国风湿病学专家Jeffrey Curtis解释说,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炎症。

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神经痛为该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

带状疱疹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Curtis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免疫系统逐渐无力保护机体免受感染,这使得带状疱疹病毒更易逃出掌控并重新激活。

“如果你患上RA,免疫系统会出现紊乱,处方药又进一步削弱你的免疫防御功能,带状疱疹病毒重新激活的几率更大。”

RA药物和带状疱疹风险

据医伴旅了解,许多RA药物都会抑制免疫系统,并可能增加带状疱疹的风险。美国俄勒冈州医学博士Kevin Winthrop表示,其中风险最突出的是皮质类固醇。

Winthrop博士说:“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通常用于治疗RA的皮质类固醇药物强的松[10毫克/天]剂量使带状疱疹风险增加一倍。其他RA药物尚无确切结论。“

发表在《关节炎护理研究》上的2015年研究中,有28852名RA患者使用各种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缓解病情的抗类风湿药物和生物制剂),研究人员观察药物对带状疱疹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只有皮质类固醇以及衰老会增加带状疱疹风险。

Winthrop博士指出,其他研究(特别是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的研究)发现,服用上述药物的患者存在较高带状疱疹风险。2017年发表的研究发现,TNF抑制剂和较高剂量的皮质类固醇与日本RA患者发生带状疱疹显著相关。

带状疱疹治疗

使用抗病毒药物及时治疗,通常在几周内可使疼痛和皮疹消退。美国俄亥俄州风湿免疫疾病专家Leonard Calabrese表示,RA似乎并没有加剧疾病严重程度或其并发症。“对于带状疱疹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及时治疗。在三天以内及时治疗可以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并预防并发症。”

带状疱疹预防

预防带状疱疹的最佳方法是接种Zostavax疫苗。Zostavax疫苗是活体但毒力明显减弱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批准用于50岁以上人群,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建议,正在使用生物制剂的人不要接种疫苗,包括Zostavax疫苗在内。

治疗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第一选择是通过JAK抑制剂控制炎症。JAK抑制剂是治疗RA的最新药物,虽不是生物制剂但却具有类似生物学特性。常用JAK抑制剂托法替尼(tofacitinib)单药治疗效果优于甲氨蝶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