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做人,你就败了”:牢记这3个做人技巧,余生顺风顺水
现实生活中,多少人败在“不会做人”上!牢记以下这3个做人技巧,你的余生将会顺风又顺水!
一、做人要有底线
做人,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底线。所谓底线,就是一个人对自己道德的最低要求,它往往与时代风尚契合,更是社会公德的镜子。在迫力面前能有所坚持、让自己问心无愧,那便是守住了做人的底线。
北宋末年,金人侵入中国,兵荒马乱,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奉命要去湖州上任。就要出发了,妻子问丈夫:“如果情势不好该怎么办?”赵明诚回答:“跟着大家逃难,非不得已的时候,先抛弃辎重,其次丢掉衣被,再其次将画籍卷轴放弃,甚至古器物也可以扔,唯有所谓宗器,绝不能失去,宁可自己背着、抱着,与身共存亡!”
生死关头,犹自能够有所坚持。跟赵明诚比起来,我们是不是会有所汗颜呢?
有人说:“你可以不高尚,但是不能无耻。”这话说得很有哲理,就算我们无法像赵明诚一样为大义舍身赴死,我们也应该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守住底线,使自己不蒙羞、不耻辱、不卑劣。应该说,底线是人生的考验,高尚是人生的追求。人可以不追求高尚,但必须经得起考验,否则人生难免灰头土脸。
不过,守住底线也不等于永远不出错,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是犯了错就得赶快醒悟,回头上岸。要知道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所以也就不要着慌,不要害怕了:人生路上总会磕磕碰碰,只要能在磕碰中汲取教训,让底线不断地完善与提升,那边会让人生的境界精纯至臻。
二、做人要谦谨低调
谦虚谨慎是做人的美德。一个成熟的人,有成就的人,在遇事时往往低头忍让,而非自高自大。
有句民谚说得好:“低头的是稻穗,昂首的是稗子”。有的人很善于发火,动不动就会无端向别人大发一顿脾气,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不止他一个人存在一肚子肝火,有的人所以不发作,是因为他的智慧足以熄灭怒火。只有那些无知和浅薄的人,才认为他最有权利可以无缘无故地向任何人大发脾气。
有知识、有修养的人,像饱满的稻穗,永远谦逊地保持着低垂的姿态,只有那些浅薄和无知的人,才像稗谷一样高昂着头。其实这样的人就像墙上的芦苇,头重脚轻,像山间的竹笋,嘴尖皮厚。
一次在意大利举行世界文学年会,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她正静静坐在那儿,专心的听取其他同行的演讲,一位年轻的男子来到她身边,说自已经出版了多少多少本书,并问米切尔出版了多少本。米切尔说,我只出版了一本书,男青年问:什么书?米切尔回答:是《飘》。听到米切尔的回答后,男青年肃然了,因为《飘》是当时轰动世界文坛的名著。
记住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千年之古训。那位自我炫耀已经出版了多少多少本书的青年,到现在我也没有记住他的名字,而仅仅出版了一本《飘》的玛格丽特·米切尔,却让世人皆知,名垂史册。浅薄终将遭人唾弃,只有谦虚谨慎、低调做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三、做人要宠辱不惊
《幽窗小记》中的这样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如果能把宠辱看作花开花落一样平常,就能遇事不惊;功名利禄,如果能把得失视为云卷云舒一样变幻,就能坦然无意。无疑,这是一种大智大慧、大觉大悟的心境,有了这种心境,人就能够活得平和了。
古往今来有千千万万个事实证明,凡事有所成就者,无不具有宠辱不惊的品格。北宋著名政治家、“庆历新政”的代表人物范仲淹,谨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宗旨,被谪居邓州时能从容处之,即“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从范老夫子的言谈举止里,我们不难窥见一种自尊自强的人格魅力,一种淡泊名利的洒脱。
可以这样说,宠辱不惊对人生大有裨益。一个宠辱不惊的人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上,总有一份宽松闲适的心态和表现,这是文化陶冶和思想修养的体现,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一个坦坦荡荡、人格纯洁的人,他的心是宁静安逸的,而蝇蝇苟苟的小人,其心境永远是风雨飘摇的。有自知之明者,就能在在平平淡淡中找寻人生的支点,宽厚豁达,珍重别人,向往高山流水,喜欢四季风景。人世炎凉,人情百态,看淡看轻,乐也何妨?怒也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