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理化是为了科学地认识世界

您想知道宇宙有多大吗?

您想知道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吗?

您想知道人类真的可以实现长生不老吗?

如果是,您就要好好学习数理化。因为,它是打开科技大门的钥匙。

化学实际上是物理的一个分支——产生新物质。而物理和医学都属于自然科学。

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基本工具是科学观察和数学常识。

也可以说,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医学等都是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用数学常识解决实际问题。

望远镜是为了帮助我们看得更远,显微镜是为了帮助我们看得更细。

伽利略是世界上第一个把望远镜和显微镜用于科学观察的人,所以成了现代科技之父。

从那时开始,现代科技就突飞猛进,日新月异。

需要小朋友们特别注意的是: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等众多西方语言表“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单词都是经由拉丁语源自古希腊语。

【英语】telescope[ˈtelɪskəʊp]n.望远镜

拆解:tele+scop+e。

【法语】telescope[telɛskɔp] n.m 望远镜;天文望远镜

拆解:tele+scop+e。

【德语】Teleskop  [das] pl.Teleskope 望远镜。

拆解:tele+skop。

源自拉丁语tēlescopium,源自古希腊语τηλεσκόπος(tēleskópos, “far-seeing”),由τῆλε (têle,“afar”) + σκοπέω (skopéō, “I look at”)构成。

Coined in 1611 by the Greek mathematician GiovanniDemisiani for one of Galileo Galilei's instruments presented at a banquet at the Accademia dei Lincei. Doublet of Telescopium.

事实上,绝大多数小朋友都学习过television(电视),早就应该熟悉tele-表“遥远的”。

我们现在只要重点学习scope就可以了。

【英语】scope[skəup]n.1. (活动或观察的)范围, 眼界, 视野, 地域; 见识2. 力量, 能力; 发挥能力的机会3. (导弹)射程4. 【航海】(抛出的)锚缆长度5. 【数】分野, 辖域6. 阴极射线管7. 观测仪器(如显微镜, 望远镜, 示波器等)8. [美俚](潜艇中所用的)潜望镜9. (算命用的)星占图, 天宫图10. [古]目的, 意图

拆解:scop+e。

结尾的e不发音,其作用是告诉我们前面的元音字母o读其字母音。

我们重点了解:scop-源自古希腊语动词σκοπέω (skopéō,“I look at”)中的σκοπ-。

其中的-ω是表“第一人称单数”尾缀。

所以,希腊语的σκοπέω相当于英语的I look at,意思是“我看”。

希腊语的σκοπ-和拉丁语的scop-的区别在一个是使用希腊字母,一个是使用拉丁字母。

要特别注意:古典拉丁语中的c总是读[k],极少用k。

希腊语动词σκοπέω (skopéō)源自名词(skopós,“watcher”) + -έω(-éō, denominative verbal suffix),源自PIE(原始印欧语)*sḱop,*sḱep的零级形式,也就元音*e脱落了,源自*speḱ-。

也就是说,希腊语的σκοπ-最终源自PIE的*speḱ-。和梵语स्पश् (spaś),拉丁语spec-同源。

英语至少有352个单词用到spec-,至少有152个单词用到speci-。

speci-最终源自spec-,但我们通常把speci-看着表“种类”,而spec-表“看见”。

您至少应该熟悉special(特殊的),species(种类)。

【英语】special [ˈspeʃ(ə)l]adj.  特殊的,特别的;专门的;专用的

拆解:speci+al。

-al源自拉丁语的-alis,所以,您不费吹灰之力轻松推导出它源自拉丁语的specialis。

【英语】species [ˈspiːʃiz]n.  [sing ., pl. ]1. 种, 类; 【生】(物)种, 人种2. 【逻】种3. 【原物】核素4. 【律】式样, 形式5. 【宗】圣餐物

feel a species of uneasiness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the four species【数】四则, 加减乘除

the [our] species人类

The Origin of Species《物种的起源》(达尔文著)

达尔文的《物种的起源》英语全名是“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汉语翻译成《论处在生存竞争中的物种之起源(源于自然选择或者对偏好种族的保存)》。

英语的“by means of”意思是“用; 以; 依靠”。

英语的“Natural Selection”,对应法语的“Sélection naturelle”,德语的“Natürliche Selektion”,意思是“自然选择”。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法语的tu读[ty],基本上对应德语的tü。

也就是说,法语的u读[y],忽略长短元音,对应德语、土耳其语和汉语拼音中的ü,古希腊语的υ(Υ),古典拉丁语的y(Y)。

英语的“Struggle for life”对应法语的“Sebattre pour la vie”,德语的“Kampf ums Leben”,表“生存竞争”。

认识scope,在前面加上micro-就是microscope(显微镜)。

【英语】microscope  [ˈmaɪkrəskəʊp]n.  显微镜

The light microscope magnifies the object 1000 diameters.

这架光学显微镜把物像放大一千倍。

拆解:micro+scop+e。

您以前可能学过diameter表“直径”,但在这里表“放大倍数”。

【英语】diameter[daiˈæmitə]n.1. 直径; 对径, 横断面2. 倍(放大单位); (显微镜等的)放大倍数

a lens magnifying 2, 000 diameters能放大二千倍的透镜

拆解:dia+meter。

只要您愿意,可以顺便熟悉一下法语和德语的相应单词。

【法语】microscope[mikrɔskɔp]n.m 显微镜显微镜仔细检查;放大;夸大

拆解:micro+scop+e。

【德语】Mikroskop,[das]pl.Mikroskope 显微镜。

拆解:mikro+skop。

这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西方语言中的现代科技术语绝大多数是利用拉丁语和希腊语常用词素构成。

这并非是因为拉丁语、希腊语比其它语言更适合命名科技术语,而是因为,出于对古罗马和古希腊文明的尊重。

这带来一个附加的福利:在科技术语方面,西方语言基本上是通用的。

也可以说,中国学生要想读懂英法德语等的科技著作,就必须大概地认识几百个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常用词根。

其难度和中国使用繁体字时需要认识540个部首的难度差不多。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中国国家出版局于1983年发布了《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GF 0011-2009 汉字部首表》重新整理汉字部首,共分成主部首(201个)和附形部首(100个),之后于正式文件中定为99个附形部首。

也就是说,中国孩子如果想要读懂中古汉语的著作,可能需要认识包括一部分繁体字在内的540个基本汉字。

另外,要明白: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太空探索为什么也需要显微镜的帮助。

说到对宇宙和生命本源的认识,就一定要谈到“哈勃望远镜(英语:Hubble Space Telescope,HST)”。

哈勃望远镜的最大贡献是对超深空视场的观察。

哈勃的超深空视场是天文学家目前能获得的最深入、也是最敏锐的太空光学影像。

如果没有哈勃望远镜,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依然还处于幻想和猜测之中。

请认真思考一下:2000亿个星系是怎样的概念?是不是大到无法想象?

有意思的是,科学家依然不满足于已有的观察结果。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英语: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是计划中的红外线太空望远镜,将很快会投入使用。

该望远镜的主要的任务是调查大爆炸理论的残余红外线证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即观测今天可见宇宙的初期状态。

大家是不是看到,对太空的探索,最终还需要借助显微镜的帮助。

反过来说,对太空的探索,会极大地帮助人类搞清楚生命的本源。

什么是“生命”?

目前对于生命的定义在学术界还无共识,较流行的定义是一类维持体内平衡、具有生命周期和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对刺激做反应、能进行自我复制或和繁殖、进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由细胞组成,能够成长、适应环境。其他定义有时包括非细胞生命形式,如病毒和类病毒。

我们可以大概了解,病毒是没有细胞的。这恰恰就回到生命的本源。

由于没有细胞,也就无所谓生死。

病毒(拉丁语:virus)是仅能在生物体活细胞内复制繁衍的亚显微病原体。它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非细胞形态,为类生物,无法自行表现出生命现象,靠寄生生活,是介于生命体及非生命体之间的有机物种,既不是生物亦不是非生物。

它是由保护性外壳包裹的一段DNA或者RNA,借由感染的机制,这些简单的有机体可以利用宿主的细胞系统自我复制,但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病毒可以感染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命体。第一个已知的病毒是烟草花叶病毒,由马丁乌斯·贝杰林克于1899年发现并命名,迄今已有超过5000种类型的病毒得到鉴定。

病毒的起源目前尚不清楚,不同的病毒可能起源于不同的机制:部分病毒可能起源于质粒(环状DNA,可以在细胞内复制并在细胞间转移),而其他一些则可能起源于细菌。

也就是说,和病毒斗争时,人类并没有真正搞清楚对手来自何方,为何而来,唯一的方法是根据科技的积累和更高级的显微镜。

病毒以外的生命都是有细胞的。

也可以说,细胞的出现,也就是病毒以外的生命的开始。

生物界由两种细胞构成:原核细胞(英文:prokaryote)和真核细胞(学名:Eukaryota)。

【英语】prokaryote[prəuˈkæriəut]n.(=procaryote) 原核生物细胞(核)

endosymbiotic prokaryotes内共生原核生物

prokayvit prokaryote普罗凯维他; 2-甲基-1,4-萘醌

【英语】procaryote[prəˈkæriəut]n.核类超界, 原核生物

源自pro- +古希腊语κάρυον(káruon, “nut, kernel”) + -ote.

我们在学习英语单词pronoun(代词),program(程序),project(工程),professor(教授)时已经认识pro-这个前缀。

而在英语单词pilot(飞行员),robot(机器人),patriot(爱国者)时已经了解-ot是法语指小后缀,而-ote是相应的阴性形式。

现在我们要重点记忆的就是kary-(cary),κάρυον(káruon, “nut, kernel”),源自PIE(原始印欧语)*ḱerh₂- (“head”)。和英语的harns,古诺尔斯语hjarni,拉丁语cerebrum (all three meaning 'brain'),波斯语سر (sar),梵语शिरस्(śiras) (all two meaning 'head')同源。

请顺便熟悉κρᾱνίον (krāníon, “skull”), κέρας(kéras, “horn”) and κᾰ́ρᾱ (kárā, “face”)。

请顺便了解:拉丁语的cerebrum表“头脑”、“头顶”。

【拉丁语】cerebrum(古典式发音/ˈke.re.brum/,[ˈkɛɾɛbɾʊ̃ˑ],教会式发音/ˈt͡ʃe.re.brum/,[ˈt͡ʃɛːɾɛbɾum]):cerebrum,cerebri n. n. brain; top of the head, skull; bud; seat of senses/intelligence; anger/wrath;

重点记忆cer-对应希腊语的καρ-。

源自原始意大利语*kerazrom,源自PIE(原始印欧语) *ḱerh₂-。和古希腊语κᾰ́ρᾱ (kárā, “ahead, face”)同源。

相应的法语、德语单词也非常简单。

【法语】procaryote[prokarjɔt]n.m.【生物学】原核生物

拆解:pro+cary+ote。

【德语】Prokaryoten. 原核生物

拆解:pro+kary+ote。

生命最先演化成原核细胞;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最初的15亿年间,原核细胞是唯一的生存形式。

化石证据可推断出生命演化成真核细胞是在大约21亿年以前。真核细胞最大的特点是其内部包含了以膜封围的细胞核来存储DNA。

把pro-变化为eu-就是表“真核细胞”的相应单词。

【英语】eukaryote  [juːˈkærɪəʊt]n.  〈生〉真核细胞(有能见细胞核的细胞)。

拆解:eu+kary+ote。

eu-表“真正的,好的”。

【法语】eucaryote  n.m.,形容词【生物学】真核细胞(的);真核生物(的)m.真核生物

拆解:eu+cary+ote。

真核(eukaryotic)一词源自希腊语,其中前缀“eu”是“真正的”(true)意思,而“karyon”是内核的意思,这里指细胞核(nucleus)。

也就是说,“真核”的意思是说“有真正的细胞核”。

而原核(prokaryotic)是指“在细胞核出现之前”,其中前缀“pro”是“在…之前”(before)的意思,映射了原核细胞是在真核细胞之前出现的事实。

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非常小。

真核和原核结构最大的区别在于:

1、真核细胞有细胞核,而原核细胞没有。

2、虽然真核细胞是一种细胞器,具有被膜包围的结构,如线粒体和叶绿体(膜结构),但原核不在细胞中。

3、真核细胞核糖体比原核核糖体大,约达后者的一万倍。

只要真正解开生命之源,就有可能实现人类的长生不老。

这有待于现在的孩子,将来的科学家去探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