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365】该怎么处理孩子的逆反问题?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我儿子小学是素质教育,虽然从没补课,但基础扎实,综合素质不错。
初一入学就是班级第一,而且所有小科满分,全校上千人唯一一个。性格也算开朗,各种活动都参与,说话办事也行。
初一下学期开始逆反,虽然也学得不错,但明显吃力。开始补课,但他不太适应密度很大而且枯燥的学习。
小学时八点半睡觉,初中天天得十点多,体力不支。而且难度大、很枯燥,他开始有点厌学,主要表现在不积极思考,抓不住学习重点,不太会合理安排时间,但是一些简单工作却追求完美。
补课后成绩有回升,六到十名。老师说他思维很好,理科应该不错。可是每次都错在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比如个位数加减法,或者把题想的离奇复杂。竞赛成绩也不错。
他逐渐被动学习,只能勉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其余都不做。父母根本管不了,自己还弄不好。生气了狠说一顿,能挺几天。其实他只要一使劲儿,学的还行。
我觉得他主要是偷懒,另外方法不对。可是他根本不听家长说的方法。老师说的也当耳旁风。就自己天天瞎学。一说他什么没做好,就找理由和借口。偏偏口才也还行,家长说不过他。我打他几次,能学几天,但态度不好。老公不让打。
现在疫情加假期,学校也不补课,他天天自己学,不让管。可是班级群里教的有难度的作业或是测试都不理想。简单的挺好,书写完美。请老师帮忙想想办法,不想一个好孩子毁了,可是讲道理没用,他也不是不学,就是不真使劲。和家长关系还行,可不听劝,我行我素。这到底是怎么了?孩子在想什么?为什么会不听别人的?是家长肯定认可太少?还是天生自作聪明?初二关键时期不敢不管。可如何和他沟通呢?他做的不好的地方不能说吗?
明镜解析……
孩子“逆反”可能与家庭有突发性事件导致性格转变有关,也有可能是孩子开始建立新的自我认知体系而做出的不同行为表现,比如以前觉得对的,现在发现不对了,这也是一个调整和测试的阶段,比起学习情况,心理健康调整要更重要些!
小升初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是重新建立学习习惯体系的过程,从外部环境来看,新的教学环境,新的学习伙伴,新的管理制度,新的考核标准,新的知识体系,对于小学阶段没有培养独立的学习习惯的孩子来说,无一不是一项新的挑战,而孩子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去体验,去调试,去总结,也要做出选择。所以,看似小学阶段比较听话的孩子,在此时,因为新产生的心理活动而导致了与小学不同的逻辑思维体系和行为模式,父母恰恰被这个“假象”所蒙蔽了,甚至忽略了父母自身的成长,而只关注孩子的改变,但就是这个改变才是成长,否则一成不变的人就不符合心理发展规律,毕竟身体也发生着变化,何况心理(性格)呢?
对于适应新学习模式的阶段,需要父母重新引导并给予孩子更多、更宽、更大的自主权,比如时间和计划的安排,允许自己与小学不同,允许自己暂时做不到,允许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来关注心理健康的成长情况……而这些都是父母先要去关注和培养的,青春期的孩子最不愿意谈论的就是成绩(学校的学习情况),除此之外聊什么都行,所以,父母可以把握一条纲领:要亲子关系还是要学习成绩?真实情况是当亲子关系和谐融洽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升了。更何况,学习本身就是孩子自己的事儿,谁能左右的了呢?不是不管,也不是不能说,而是怎样做的问题。可以根据互动的效果来判断,如果是和顺的就是做好了;反之,则需要调整。切忌期待使用无效的方法得到新的结果,这是自欺欺人的想法,而且是“霸权思想”,在现代的亲子关系上需要慎重。
总结,父母关注孩子的成长一定要向前看,过去的只是孩子的经历,证明他做到过,同时,不能作为对比的参考,因为没有可比性(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也就有了不同的结果)。父母容易走入的一个家教误区就是希望孩子“恒定发展”,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想法,既然是恒定的,怎么可能发展呢?而且,人是有心理活动的,自然就不能恒定了。父母需要了解和尊重心理发展规律的事实,否则一定会矛盾不断,冲突升级,相信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