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365】难道都是我的错?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我想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客户,而他们说要有套路才能让客户掏钱。我说我认同,但客户有多种,都有可能是有缘的客户。但是搞不定的情况他们就埋怨,说我们员工没有配合好,说我如何如何错。平常有问题问他们,说先不管,到有问题他们又说你不会变通。又说是我太不会圆滑,太有原则了。真的是我的问题吗?
明镜解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沟通模式,当我们遇到不同的沟通模式时,无需去修正对方,也不用刻意让自己迎合对方的模式,至少在没有了解大家共同的目标之前,任何改动都是多余的,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导致最终的结果是更多的抱怨和指责,与最初要达成的目标相差甚远,不利于合作的推进,还会影响彼此间的关系建立,估计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些。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最好从同频开始,就是找回双方当初合作的发心和原始目标,过程中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都要围绕着这个点不变,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双方的关系,合作的程度才可能越来越紧密,对彼此的关系也起到了粘合作用,这种状态下的合作,不成功都难。
要想达到同频,先来了解自己的沟通模式是怎样的。一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个方面是思维方式。知道自己是怎么思考问题的,思考的习惯是怎样的,思考的路径又是什么,思考时的卡点和漏洞经常出现在哪里,怎样能让自己的思维方式能全面的展示给对方……,只要能清晰自己的思维方式,不但能将自己的想法清晰的表达出来,也能大概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从而找出同频,调整差异,这就是知己知彼。第二个方面是说话方式。在说话之前最好把要说的话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写出来,有时一个想法、一个念头稍纵即逝,而这个点可能恰恰是要表述的最核心的部分,即使不是,也可能是给表述提升的部分。这就是灵感的作用。有的人在给别人表述的时候要不就是照本宣科,要不就是断章取义,或者是啰嗦没重点,自己都觉得哪里不对劲,就是找不到、理不清。所以,说话方式一定要注意逻辑关系和精准用词,自己说的清楚,对方听的明白。第三个方面是理解方式。这个主要是针对对方的反馈,有的人自以为听明白对方的意见和建议了,但是在修正的时候却又出现了问题,如果可以在听完对方的反馈之后,能进行复述,就会加深自己的印象,也能给对方一种你很认真的聆听的态度,同时,也降低了误解的可能性。这样也算是更紧密的合作了。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从小到大都会不断地进化,由于生长环境、人群组成、地域文化、家庭结构、学习氛围等的不同,就会造成不同的理解方式,不但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有一定固有的理解方式,刻板印象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因此,理解是达到有效沟通最重要的部分,这就需要更加关注对方的回应,只有关注的对方的回应,才能算是同频,而这也是在澄清彼此的共同目标。第四个方面就是行为方式。与理解方式相似,都是在成长过程中渐渐形成的,对于某件事、某类人、某种话都有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反应,至于是否符合当下的情况,需要保持觉察,无论做出怎样的行为,都是当下自己认为能够做到最好最有效的选择了,要想能够做到更加恰当,就需要提升觉察力的练习,也可以理解为三思后行。
另外,虽然自己做的已经足够全面详细了,也一而再,再而三的确认,修正,重组,但结果还是不能达到彼此满意,这种情况就需要做复盘。把事情从头到尾重新梳理一遍,因为有谈话记录(会议记录),这个部分不难完成。而需要着重做的是让对方跳出他的沟通模式,如果一个人一直在自己的模式里固守,不愿去尝试了解别人的模式,或者说是不愿尝试放下自己、接受别人,就只能孤立了,无法继续合作。这样的人也非常少,真是如此固执己见的人,也一定有他坚守的道理,别人也只能配合,否则就只能自行离开。而对于合作过程中的指责、批评、提醒也都是为了要达到共同的目标而自然发生的,以不影响达成目标为标准,对于正常成人来讲也会慢慢地面对和接受,这就是成长。
如果不能让对方做出任何的改变,而自己又不愿继续这样恶性循环下去,那就只能改变自己对这个人、这件事的看法了,同时,也需要学习情绪疏导方面的技术,让自己负面的情绪能够得到合理的释放,转化更多的正面情绪,这样不一定能对合作有什么改善,但至少对个人的身心健康是有很大帮助的,同时,这也是自助的一部分。无论结果怎样,先让自己舒服了才是最重要的,自己都不好了,还谈什么合作共赢呢?
总结,很多人在合作中(工作中)遇到矛盾、冲突时,都会先做指责,不管是对别人还是自己,总之,方向不是接下来要怎么解决。如果每次或多次都是这种模式的话,对于工作的进度一定会滞后,而且消耗的精力不比解决问题的精力要少,所以,到底自己做的这个反应是有助于解决问题还是滞留问题,相信只要重新梳理目标就会不难做出选择和决定,这就是不忘初心的意义和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