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陆地诗词》(170)咏泰山(书法舞蹈版)
咏泰山
陆地
山尊五岳好摘星,
海近蓬瀛易钓龙。
禅厚封高求万世,
天门过后便无峰。
Ode to Mt. Arch
By Lu Di
Tr. Zhao Yanchun
To pick stars the well blessed Mt. Arch you climb;
Near Fairy Isles one could fish for what’s great.
May ranks and pride last for an endless time;
No peaks could be seen out of Heaven Gate.
【注释】
■ 山尊五岳好摘星——
“山尊五岳”指五岳之中,泰山为尊。中国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泰山封禅,众多文人骚客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泰山又居五岳之东,是希望和吉祥的象征,因此,泰山一直被尊为五岳之首。古人形容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孟子尽心上》也有言,“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 海近蓬瀛易钓龙——
泰山雄起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大海之上的蓬莱与瀛洲就是泰山的东邻。诗人豪迈恣意、想象奇特,认为可以居泰山之巅,钓东海之龙。
■ 禅厚封高求万世——
此句点出了泰山在中国人心目中神圣的文化意义。封者,增高;禅者,加厚。统治者热衷于“封禅”,冀山河权力永固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史记集解》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历代帝王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建庙塑神,刻石记功,借泰山之神威,固自身之正统。同时,封禅大典,天地交泰,也是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 天门过后便无峰——
天门是泰山登顶的必经之处,又称南天门。过了南天门便上了玉皇顶,故诗曰“便无峰”。这一带山势奇拔,山口两峰,对峙如门。人从峡门过,仰望奇峰,高插云霄;俯瞰沧海,高旷空明,气象万千。崖石镌有“南天门”三个大字,相传是元代邱处机手笔。
【延伸阅读】
泰山雄峙于山东中部,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盖岱山音移。它隶属于今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在神话中其往上最接近统领“三界”的玉皇大帝,东邻便是神仙居住的仙山蓬莱与瀛洲。泰山雄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山脉绵亘100余公里,盘卧面积达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死后,头部化为泰山。相传远古时期,黄帝曾登过泰山,舜帝曾巡狩泰山。商周时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传说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皇、汉武,由唐及宋,一直到清代康乾,历代帝王更是不绝如缕,纷纷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皇帝的封禅活动和雄伟多姿的壮丽景色,吸引了历代文化名人纷至泰山。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孔子的《邱陵歌》、司马相如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诗文,成为中国的传世名篇;天贶殿的宋代壁画、灵岩寺的宋代彩塑罗汉像是稀世珍品;泰山的石刻、碑碣,真草隶篆各体俱全,颜柳欧赵诸派毕至,是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博览馆。泰山现存古遗址97处,古建筑群22处,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泰山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自然的泰山,彰显着自然的神奇;文化的泰山,印证着文化的神圣。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之一。
中文朗诵:马宗武(央广十佳)
英文朗诵:邬建军
诗文书法:张成珂、黄义甫
图文统筹:惠东坡教授
舞蹈支持:学堂乐歌 湖光塔影
舞蹈总监:李淼
舞者:李佳欣
拍摄制作:孟静
图文编辑:金文恺
技术支持:圆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