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盈和止损全是错误的概念
蔡垒磊:著有畅销书《认知突围》、《爱情的逻辑》
前言
本文的主题我是放入新书的,只不过本周已完稿,而新书内容又是90%以上为未公开过的新内容,所以决定先放出某小节的一部分(由于公号和书籍的书写方式不同,故对原小节进行了较大幅的修改)。
由于我希望完稿后再交流本书的出版事宜,所以前期与我联系过的图书公司和出版社的大大们当下可以与我联系了,我们探讨一下如何打造这本“与年轻人交流如何上行”的书。
文:蔡垒磊
投资中有很多流传很广、大家都在使用,甚至老湿们在“标准教学”中都会提到,但实际是错误的概念,本篇先公布其中一个,那就是止盈和止损。
你会发现,所有稍微懂点金融和交易的人,提到频率最高的词汇是什么?
一定是“纪律”。
他们口中的纪律,指的就是严格止盈和止损,指的是永远不损失全部本金,保有卷土再来的机会。
后者当然是对的,但这不该是止盈和止损要做的,而是你一开始在投资配比中就要搞定的事儿——你一开始就没有把配比的事儿搞定,到了全仓杀入后才来提仓位管理?
你必须在投资之间尽量把逻辑都想清楚,然后决定下注多少。
而当你下注以后,你就不再需要进行止盈点和止损点的关注了,因为你的全部注意力,都必须在产品本身和逻辑本身的后续变化。
“严格止盈止损,克服人性、不能贪婪”,这句话之所以被很多人铭记,是由于它里面既包含了对的,又包含了错的。很多人看到“克服人性”是对的,“不贪”是对的,就以为前面半句也是对的——这就是人们的感性大脑容易上当的地方——看到有些自己熟悉的东西对时,就容易不加思考地接受全部,因为这样最省事儿。
后两句正确,不代表跟前一句组合起来就整体正确,后两句应该跟仓位管理组合在一起才是整体正确。
止盈和止损,通常指的是当你赚到了“合理利润”或者到达了“亏损承受”的临界点时,果断离场,寻找下一次机会。
听起来有点合理,但其实非常不理性,因为此时你的关注点并不是标的本身,而是你自身的盈利和亏损状况。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标的后续的涨跌,跟你账户里的钱赚了多少还是亏了多少有什么关系?
你对标的是否结束一次投资的判断,永远应该是把之前全部归零,从今天刚开始持有它的角度,去判断它的未来。
它和你过去那一段的所有,例如你赚或亏多少钱、你的仓位高低、你自己设定的止盈或止损点,都是完全独立的事件——你的点位设置只是你非常私人的主观设置,跟市场后续有什么关系?你赚或亏,跟市场大多数人赚或亏有什么关系?举个极端例子,你在1块钱的时候买入一项其他人都不知道的优质资产,其他人都在10块钱才开始纷纷进入,那你为什么要设置自己的卖出点在1块1呢?这不是有病么?
涨了可以一直再涨,短时间跌穿你的心理价位后也可能立刻迅速翻上几倍。
很多人学习交易,就只是看书,听前辈教诲,然后“依书直说”或者“按牛人前辈的指导传递下去”,没有一点点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这样的,在算命领域,也只能沦为村里的老神仙,永远不可能成为玄学大师。
很多老读者知道,10几年前,我曾是某投资公司的头牌现货交易员,论看书,我10年前看完的关于交易的书就塞满了好几格的书架,不下几十上百本,每一本都来回翻阅来回实操并做上了标记,但我最终还是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投资道路。
因为那些书里的东西,绝大多数都是事后诸葛亮,哪怕是某些名气很大的世界级大神,他们自己一样是无法长期打败市场的。
只不过由于交易者的基数实在太大,论运气,也能选中一些在中长期一直正确的交易者,于是这些被选中的人就以为自己的这种正确必然不是运气,是可复制的,这才有了那些流传的所谓经典——除了一些后期开始用资源和风险不对称赚钱,而不再靠纯的二级市场技巧赚钱的教父级大神(他们更清楚自己的初期成功是由于运气)外,大多数大神的交易下场都没那么好,可书却流传下来了。
人们做交易时,就是喜欢把本来可以“打包”的交易切得稀碎,不停地进行买卖,赚一点就卖,亏一点也卖,看起来的确任何标的都套不住他,好像一直在交易领域活跃着,但最后玩的全都是亏钱的把戏——永远不可能吃到主升浪的大部分利润。
如果有人竟然告诉你自己在这样的把戏里长期赚钱,要么是他不理解“长期”,要么就是骗你的。
当然,在k线最终走出来之后,他们就翻身成大神了。他们的解释非常合情合理,例如“在同一趋势运动的时候,要吃整条鱼身”、“在震荡行情、箱体整理的时候,要做好止盈止损”之类,分门别类给你解释清楚,但自己就是不能长期赚到钱,你说奇不奇怪?
哦,对了,有些人还可以,因为他们有晒单技巧。
--------------------------------------------
蔡垒磊:著有畅销书《认知突围》、《爱情的逻辑》,2017亚马逊年度新锐作家、中信最受欢迎作者,2020年当当影响力作家,社群读书APP【蚂蚁私塾】创始人。
视频号:蔡垒磊
公众号:请辩
微博:@蔡垒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