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血栓的6个分子标志物
血栓是由于血液粘性增大、或血管弹性降低而导致血流速度减慢,最终血液在血管中沉积出现栓子,堵塞血管,影响身体各组织器官血液供应。
血栓起病隐匿、发病突然、致死致残率较高,几乎可见于各个临床科室,其病理过程涉及血管内皮、凝血和纤溶三大系统。
长久以来,动、静脉血栓的临床确诊主要依靠各种客观检查,如血管造影术等。但实际上,机体处于血栓前状态时,血管内皮系统、凝血系统以及纤溶系统均可能已发生改变。
那么,我们如何去判断血栓前状态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血栓(血栓前)诊断的6个主要分子标志物:
1.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2. D二聚体(D-dimer)
3. 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
4. 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
5. 血栓调节蛋白(TM)
6.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
D-dimer:血液中有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经过活化和水解,产生特异的降解产物即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imer是最简单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imer升高表明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的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FDP:在纤溶亢进时产生的纤溶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被分解后产生的降解产物总称即FDP,其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TAT:凝血酶生成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环节,作为凝血酶与抗凝血酶Ⅲ 1:1结合形成的复合物,TAT可作为凝血酶生成的分子标志物,直接证实凝血系统的活化。
PIC:纤溶酶生成后迅速与α2纤溶酶抑制剂1:1结合形成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直接反应纤溶酶的生成,可用于纤溶类疾病的辅助诊断及疗效观察。
TM:内皮细胞发生病变或受损时,常引起TM的表达、分泌异常、释放入血,从而引起TM含量变化,因此可作为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
t-PAIC:t-PAIC水平与t-PA浓度及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是评估2者的直接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