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五千年文明古国岂能无稽之谈

五千年文明古国岂能无稽之谈

刘晓林

个人与国家适时进行自我解剖与自我否定是值得称颂的事情,而为解剖而解剖、为否定而否定的自我行为并不值得提倡。为什么?若此的行为会使得个体与群体不知所措、茫然若失以至裹足不前。有人对我们中国是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提出了质疑,有人对我们中华文明是否有五千年提出了质疑——很好!我不反对质疑,只要质疑有道理。但没有道理的质疑,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支持!对于做学问而言、对于如此重大的问题,我们必须要遵循、坚持“对有对的道理、错有错的依据”才行。否则,一个人在进行着惊天诳语的演绎是无益的!自己迷糊了不要紧,把无数的大众迷糊了实在是“罪过”无量。

为了客观事实的明了、为了主观论证的简洁,我提前声明探讨问题的原则:1、标准的统一性。2、标准的客观性。中国作为五千年文明古国到底是不是无稽之谈?我认为不是。下面进入正文。

先来看什么是文明。认为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属于无稽之谈的人士把雅斯贝尔对文明(civilization)的定义搬了出来,文明(civilization)"的几个主要特征是文字、金属冶炼术、城市国家(城邦)、宗教礼仪、等等。要判定一个国家的文明是否开始?什么时候开始?要按照上述几个标准来核定的。有学者对雅斯贝尔定义的古代文明四要素(文字、青铜器、城市、宗教礼仪)进行了实例反驳:印加文明没有文字,玛雅文明没有青铜器,印度非雅利安史前文明没有城市。

事实上的文明到底指什么呢?我一直持有这样的观点:一切名称都是人类在思维存在的前提下所进行的主观命名而已,很难精确定义其所辖的内容与特征;尤其是存在于我们人类社会的具备多种词性的词语更是如此,比如文明既是名词有是形容词甚至还可以做动词用。这一类的词语想精确定义实在是自欺欺人!当然其大致的界定还是有的,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文明一词本身有“城市化”和“城市的形成”的意思,引申为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包括文字语言、民族意识、传统礼仪、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我们中国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现在《易·干·文言》中“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也是用来表示一种先进的社会状态。综合来看,东西方对“文明”的界定是基本一致的——由人类思维的共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同时东西方对“文明”的界定也存在不同之处:西方强调文明与城市的密切联系,东方则对文明与城市的联系不是看得如此之重。换言,城市之外(乡村)也可以存在文明。城市文明是文明,农耕文明不是文明吗?我同时提出我的疑问:现在我们对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所包含“城市”是否一定与现代社会中“城市”的含义基本一致?如果其与我们东方人所认为的“乡村”(或农耕)也存在吻合或重合之处,我们又该对文明做如何分析?如何定义?

基于此,我们在无法将文明精确限定的情况下只能退而求其次以国家的出现作为文明出现的始端。这样以来关于我们中国文明的问题就转换为我们中国到底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国家,只要弄清楚我们最早的朝代距今的时间就可以揭开中国到底有多少年的文明,中国到底是不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无论现在的考古学有多么高明,现在的历史学家有多么智慧,有一点是谁也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一切历史都无法百分百的还原。于是我们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要依赖前人留下来的史料记载,特定情况下没有实物不相信史料又能相信什么呢?可能会有人问,史料可靠吗?史料是人类留下的记录,只要人类存在思维势必会有主观,只要主观存在势必只能铭历史以大概。这是我们人类的无奈,也是宇宙间所有物体的无奈——求全只存在于个体或社会的主观认为中。我的意思:在我们不能做到实物证明时只有相信史料,对中国的文明与国外的文明我们都采取同一准则。那种只认为中国史料失真而国外史料的真实性不容质疑或者国外史料失真而中国史料的真实性不容质疑,若此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中华民族的文明有没有五千年的历史?只要证实我们中国在公元前3000年前出现了国家,这个问题便失去了争论的必要。持五千年文明古国乃无稽之谈的人士认为中国的文明从商朝(公元前1600年开始)算起,他们对夏朝的存在予以否定。这样导致的后果自然是中华文明只有3500多年的历史,5000年文明的说法是站不脚的。事实上的夏朝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呢?考古人员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等地发现了一种介于河南龙山文化的蛋壳高柄杯和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之间的文化遗存,其中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内涵较典型,称为“二里头文化”。这一文化遗存的时间经据测定约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属于夏代纪年(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600年)范围内。当然仅所谓的“二里头文化”,我们不能断言夏朝的存在。

在中华民族的先人那里有没有关于夏朝的记载呢?司马迁的《史记》对夏朝的相关情况记载的尤为翔实,此外《唐律疏议》、《左传》、《汉书》、《尚书》、《孟子》等书中都有关于夏朝律法、历法、赋税、土地、王位更替等的描述。《史记》记载,夏王朝大约从公元前2100年初到公元前1600年初,前后经历了大约有500余年,约有17个帝王先后作为统治者。书者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公元前出生的我们的先人们他们有没有想过公元后自己的国家在整个世界上的国家中的文明排序?有没有想过中国一定要享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荣耀?难道我们的先人会以先知的角色为自己的将来联合造假吗?我站在正常人的角度来替我们的先人说话:这怎么可能?!如果从公元前2100年夏朝的建立到现在是多少年呢?大约4100年。那么其余的1000多年隐藏到什么地方去了?

《韩非子·显学》中记:“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殷、周七百馀岁,虞、夏二千馀岁,而不能定儒、墨之真,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另外在《左传》《国语》等书中“虞夏商周”四代连称的文句非常之多,且多为转述春秋时人们的对话。我们从中可以列出有虞氏的世系有:幕、穷蝉、敬康、句芒、虫乔牛、瞽瞍、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虞阏父、胡公满等15个名号。如果虞朝不存在,有虞氏从何而来?《国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渭河支流,今陕西关中中部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渭河支流,今陕西关中西部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国语》为什么要虚构“炎黄之战”?谁在逼迫韩非子等人造假或是他们自己又是出于什么目的造假呢?难道我们要象如韩非子所说那样跨越时空“欲审前人于数千年前”吗?

我们必须承认考古学与历史学离不开证据,如果我们找不到所谓的“文明遗址”,那么史书的记载算证据吗?如果著书的人统统造假,那根本不可能——除非宇宙没有了差异的存在,除非所有著书的人以杜撰为能事。根据上面的文字,若有人将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认定为无稽之谈实在是有些“自己全对、他人全假”的不讲道理。

对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提法,我认为其标准绝不仅限于文明出现的时间早晚。(仅限于文明出现的时间早晚看,如果我们全部承认其他文明的真实,如果我们的文明出现以夏朝算起,那么在中国文明出现的时间上至少比两河流域文明(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尼罗河流域文明(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爱琴文明(始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文明(始于公元前2500年)要晚。)国家文明的延续性、国家文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这些都应考虑在内。综合而言,称中国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不为过的。(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文明古发源地有五个: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

中国作为五千年文明古国到底是不是无稽之谈?我认为定然不是。

刘晓林注:近来有人对我们中国是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提出了貌似正确的质疑,以五千年文明古国定乃无稽之谈相称。且一时间引起了部分人的附和,高呼“愚民的新大陆”早就隐藏在中国。其他可以“愚民”,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岂能当儿戏!?

另《所谓“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无稽之谈》一文可网上查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