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79,80)
解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刘晓林
原文:
和大怨,必有馀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字意双解:
和解大的怨恨必然很难彻底,这样(通过和解)哪里能做全部的相互友善呢?所以说,得道的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是以此来责难他人(偿还债务)。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得道之人(执契而不责人),没“德”之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执契而责人)。“天道”对人是不分亲疏的,它永远站在“善人”一方。
旁注:
事情只要发生了哪能跟没发生过一样呢?怨恨更是如此。俗话说冤家易结不易解,关键是解了也不可能彻底。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不结不解,但可能吗?对于言而有信的人来讲,相互间需要证据吗?不需要,社会上言而有信的人有多少呢?得道的人保存借据的存根在客观上讲并不是为了责人,而一旦某些情况使得他们需要责人了,他们能不责人吗?
天道不认识你我,它不会眷顾谁!人道呢?可能会出现青睐谁的情况。从大的方面来说,人道是从属于天道的,但特定状态下的人道可能是短时间内独立的。这样社会上一系列的不平等随之发生,但它终究逃脱不了“天道”的制约。“善人”并非泛指善良的人,而是专指合乎“道”的人。
解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
刘晓林
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字意双解:
使国家变小、人烟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不需要使用;使人民看重生死(固守一地)而不向四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也不必乘坐;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可用之地;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中。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舒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可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到,但各国人民一生一世永不互相往来。
旁注:
在本章老子非神被上演的淋漓尽致。在前面的大多数内容中,老子占在了相当高的层面来俯视人间万象、宇宙虚实而并非是局限于“小国寡民”。在这里你我看到了身为人的老子心中的理想:安居乐业、不相往来。
在认识到老子局限性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作为人终究是扎根在地、神思在天的高级思维动物而已。换言,一切物体都是形具而神生的,没有无形有神的客观存在。当然作为文化中的艺术而言,舍形聚神是允许存在的。也就是说即使伟大如老子者,终究要回到有形的现实中来。你我只要承认社会的发展性,那么大范围“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不会长时间存在的。
注:解老子《道德经》的版本为刘晓林九天居士30岁左右所写,未做任何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