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13,14)
解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
刘晓林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字意双解:
得宠受辱便战战兢兢,重视自身应如重视大患一样。什么是宠辱若惊?得宠没什么!无论得失都惊恐万状称作宠辱若惊。什么是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存在大患的原因是拥有自身,如果没有了自身哪来的大患?因此只有重视自身、爱惜自身(且宠辱不惊)的人,我们才可以把天下事情托寄于他。
旁注:
宠辱不惊是许多人追求的境界,宠辱不惊可以彻底做到吗?自然、无所玷污的状态始终是老子在“道”中极力主张的,而事物诞生后它会孤立于宇宙吗?不可能。人会无宠无辱吗?辱除非你我没有了自身,没有了思维,没有了感情。人要珍惜、爱护自己,但不可过度。否则,天下皆为己存。本章老子在“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后似乎遗漏了文字“辱为下”。
解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
刘晓林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字意双解:
看不见、听不到,触不得,称之为“夷”、“希”、“微”。“夷”、“希”、“微”无法知晓究竟,所以(我们可以将其认为)混沌合一。它的上面不亮,下面不暗。缅邈幽深,不可名状。这便是无形之形、无象之物,叫做“恍惚”。对着、跟着它,不见首尾。我们用“道”才可以做到统御现在,遥知初始。
旁注:
“道”弥漫宇宙,老子认为它是无形体的。真的如此吗?“道”理应是无形与有形的“合体”,但它变幻莫测。也就是说,“道”在特定状态下会呈现种种“形体”,但又不可明确!人生的求索过程是一逐步向“道”靠近的过程。你我在逐步向事物的本原、向认识终极靠拢。谁可以经历所有的事情?掌握“道”的人可以尽最大限度做到对过去与将来的比较正确的“猜测”。“天下书未曾读遍,予未敢妄下断言。”不仅是书,天下万物你我仅没有听说过就有多少呢!?
注:解老子《道德经》的版本为刘晓林九天居士30岁左右所写,未做任何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