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一家身上有三个矛盾,年纪辈分都错了,曹雪芹也难自圆其说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有很多不合理的线索。比如她这七十五岁的老婆子,竟然外孙子外孙女才四五岁,就很有问题。虽说生育晚也常见,但没道理刘姥姥女儿早不生,偏偏四十多岁才接连生了两个孩子。所以,刘姥姥一家的年纪和辈分是有问题的。曹雪芹的不合理安排,逻辑对不上。
(第六回)刘姥姥道:“当日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自然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亲近他,故疏远起来。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遭。他们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如今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听得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如今王府虽升了边任,只怕这二姑太太还认得咱们。”
刘姥姥女儿嫁给王狗儿时,王夫人尚没有嫁给贾政,还是王家二姑娘。而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王夫人的孙子贾兰已经和板儿年纪差不多大。这毫无疑问是不对的。
刘姥姥女儿就算不比王夫人大也是年纪差不多,不提生育晚,只说年纪也不可能还称“年轻的媳妇”。
而且,如果根据辈分论,刘姥姥和王熙凤应该是一辈,板儿应该是王熙凤的孙子辈。但是刘姥姥开口闭口说板儿是王熙凤的侄儿,周瑞家的还认可,也是个问题。
不光如此,刘姥姥是二十多年前去过王家,见过王夫人。彼时周瑞家的也是王家奴才,认识刘姥姥倒正常。随后她们一家成了王夫人陪房,嫁到贾家。周瑞因为管着贾家田庄,争地得到王狗儿和他父亲王成帮助有来往都正常。但周瑞家的无疑是不可能再与王狗儿一家有任何交集的。
(第六回)周瑞家的在内听说,忙迎了出来,问:“是哪位?”刘姥姥忙迎上来问道:“好呀,周嫂子!”周瑞家的认了半日,方笑道:“刘姥姥,你好呀!你说说,能几年,我就忘了。请家里来坐罢。”刘姥姥一壁里走着,一壁笑说道:“你老是贵人多忘事,那里还记得我们呢。”说着,来至房中。周瑞家的命雇的小丫头倒上茶来吃着,周瑞家的又问板儿道:“你都长这们大了!”又问些别后闲话。
周瑞家的见过刘姥姥,却不可能见过和知道板儿,客气话是说“孩子都这么大了”,而不应该是问“你都长这么大了”。这个语境是周瑞家的曾经见过板儿小时候,再见的感慨。
所以,刘姥姥一家的出场带来好几个不对榫的问题。
一,刘姥姥女儿比王夫人结婚早,王狗儿夫妇接近五十岁,何以孩子那么小?
二,刘姥姥与王熙凤的辈分不对,板儿更不可能与巧姐一辈。
三,周瑞家的没见过板儿,说话的语境不对。
这三个问题根本解释不了,只能说曹雪芹故意为之,为了达到三个目的,而忽略了细节。
第一,刘姥姥七十五岁,儿孙借不上力,“老来贫”跑来贾家打抽丰让人心酸。
曹雪芹刻画刘姥姥老来贫,要对应李纨的[晚韶华],只有教育好子孙,或者积了阴骘,才会有“不受老来贫”的窘迫。
刘姥姥积了阴骘,最后摆脱了老来贫。可王熙凤、王夫人、薛姨妈几个王家人的结局窘迫,代表富贵传家不久长。要对看李纨和贾母的诗书传家[晚韶华]的从容。
第二,曹雪芹故意模糊板儿的年纪和辈分。按说王狗儿没必要出来,他父亲王成就足够了。如果刘姥姥是王成的丈母娘。狗儿就是板儿,也就能对应上周瑞家的所谓“你都这么大了”。
曹雪芹有意硬加入一个王狗儿,主要是为了拉低板儿的年纪和刘姥姥的辈分。
拉低板儿的年纪,可以让板儿与巧姐成就一段姻缘。
拉低刘姥姥的辈分,可以让刘姥姥做巧姐的干娘。
尽管这里乱七八糟不合理,但本就是“富贵一梦”,也容得这个错乱。
第三,一切都是为了巧姐结局铺路。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巧姐的故事全在八十回后贾家抄家。
她要因“巧”被干娘刘姥姥救,也要因为姑姑探春送的一个佛手,与板儿日后有一段姻缘。
[留余庆]不是专门写巧姐,《红楼梦》曲子的特点与判词不同,要以叙事为主。所以,王熙凤、刘姥姥、巧姐、王仁、贾芹、板儿这些人都在其中有重要线索。而这些都需要提前铺垫。
尤其刘姥姥和板儿的身份,怎么弄都与巧姐不搭配。曹雪芹干脆也就放弃了逻辑,只为了情节铺垫。这也造成此处行文完全不符合逻辑,算是《红楼梦》一处无法自圆其说的漏洞。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收藏,文章每日持续更新

动手转发一下,没准您的朋友也爱看,感谢赞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