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治疗寒湿与寒热性脾湿药方共分享
此药方有《北京卫视》特邀宋修英主讲推荐。
舌苔前端为脾,后端为肾。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痰又分为“有形”和“无形”之痰。
“有形”痰是吐出的分泌物。分为寒湿痰和寒热痰:
白色痰为湿寒;白稀为寒。
黄颜色痰为湿热;黄稠为热。:
还有无形湿痰和热痰包裹着脾:称之为 痰湿困脾:
表现为舌苔厚,舌的边缘有齿痕。口气不爽,甚至气味很重。消化不良,气血不足,四肢无力,下肢沉重等症状。各种疾病症皆因此而起。
痰湿有两种:
一.寒湿性脾湿症表现为:舌苔厚白,舌的两个边缘有齿痕。
二.寒热性脾湿症表现为:舌苔厚黄,舌的两个边缘有齿痕。
治疗处方:桂枝6克;茯苓12克;白术(zhu)10克;木香6克;炙(zhi)甘草10克。
注:寒热性脾湿患者去掉桂枝一味药。切记!
不论那一种脾湿,都不得忽视,长期得不到化解,对人的身体危害非常大。
小方小药治大病。不论那一种脾湿,用药两个星期都见效。(宋修英语)
后记:本人已经试药第7天,第四天舌苔明显消退,舌边缘没有印痕,下肢轻松。
第6天不再感到口渴。
服药第10天,皮肤更白皙光亮。
提示:每服药2.2元左右。我先拿了5服,共计:11元。价位仅供参考。
春季养肝最有疗效,甜食养肝。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