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道德经》之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认识的形成及如何利用认识的形成机制
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认识的形成及如何利用认识的形成机制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原文理解: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之所以是美的,这些让人厌恶的已经存在太过多了;都知道善的之所以是善的,这些不善的已经存在的太多了。缘由就好像是,有和无是在相互比较中产生的,难和易也是相互比较才成立的,长和短是在相互比较中的形象,是处于高位还是处于低位就要看它们相互之间谁向谁倾斜(谁倒向谁),声和音要在相互应和中才能发现是否和谐,前和后要在相互跟随时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圣人在面对感觉不到有人做过的事的时候,就要施行不需要用言语表述出来的教化。使万物兴起也不会说太多的言辞,使万物产生成长也不会据为己有,虽然这些事情都是自己做出来的也不会依赖这些成果,功成了也不会自己居功。因为不居功,所以就不会失去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句话中突出了两对关系即:1,知美之为美,则斯恶已。即知道美的之所以是美的,则说明这些可厌恶的已经存在了;2,知善之为善,则斯不善已。即知道善的之所以是善的,则说明这些不善的已经存在了。这两句话中突出的是知美与恶已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和知善与不善已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那么认识美与存在厌恶和认识善与存在不善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从认识是怎么产生的产生机制开始说。前面第一章中已经明确了认识来源于观察。观察就能得到观察结果,对观察结果的分析就能辨析出现象的不同,而对这些不同的现象进行区分就能得出不同的认识,如果没有观察出不同的现象就不能得出不同的认识尤其是相互对立的认识。可以这么说认识虽然来源于观察但是要得出新的与原先不同的认识就要对观察结果进行辨析和区分并对区分后的结果进行对比,由对比之后的判断才能产生并形成,所以认识是来源于观察产生于对比而形成于判断的。美与丑、善与恶这些相互对立的认识只有在美的现象和丑的现象以及善的现象和不善的现象都出现之后美与丑和善与恶的认识才能产生和形成。这就是知美与恶已和知善与不善已的这两种相互对立的认识只有相互存在才能存在的关系。没有丑,美就不是美而是常是常态是平常。就像无魔就无佛,没有对魔性的认识就没有对佛性的认识,只有魔和佛都出现过才有魔或佛,否则就没有魔和佛而只有人。
所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句话是针对美和善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而来的,在美和善没有产生之前人们对什么是美什么是恶(令人厌恶的)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是没有概念的也是无法区分的。如果要使人能够区分和认识出善恶美丑那么人就必须进入认识事物的第一个步骤——观察,可是如果在观察善恶和美丑这两对关系时却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比如在观察美丑应该具有的不同表象时却发现人们看到的都是基本一样的表象一样的面孔,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能够如何去认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呢?这种情况下人是不能对这些现象加以区别的是无法辨析也无法区分的,无法区分就是浑沌就没有美丑之别。美丑概念的产生就在于美丑这两种现象都发生了并都被观察到了而且还要在人的感受中形成较为明显的对比才能在人的意识中形成关于美丑的认识。同理,善与不善的产生也是一样,只有能表现为善与不善的现象都发生了并且都被观察到了而且这两种不同的现象在人的感受中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区别,善与不善的认识才能在人的意识中形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意思就是“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之所以是美的,这就说明丑陋的东西已经存在的太多了;都知道善的行为之所以是善的行为,这就说明不善的行为太多了”。“斯”字的原本意是劈开分开的意思,《说文》讲:斯,析也。斯也可以理解为这、这个、这些,比如:斯人、斯时。“已”是已经存在、或存在太过太多的意思。所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意思也可以理解“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之所以是美的,分开来看就是说丑陋的东西已经存在的太多了;都知道善的行为之所以是善的行为,分开来看就是说不善的行为太多了”,也就是说对“天下皆之美之为美”这句话进行分析解剖就可以得到“恶已”这个结果,对“知善之为善”这句话进行分析就可以知道“不善已”这个结果。所以这两种理解的意思一样都在暗含着认识的产生与形成机制。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句话所说的道理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这句话本身有其历史局限性。主要在于“天下皆知”和“恶已”的表达上。“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是指让天下人都要认识美的之所以是美的,这是一种大范围深程度的认识普及。这种的大范围深程度的认识普及是如何实现的呢?老子给出的实现方式是“恶已”,也就是当让人厌恶的东西很多多的到处都是人人都有感悟的时候那么天下之人只要见到了美就知道什么是美了。这就是老子的局限性,即老子认为认识和观念的获取皆在于个人自身的感悟而忽视了信息传播的作用。当然,在老子身处的年代,极大多数人是没有知识的,各种信息的传播也没有现在那么发达,对于当时的一个普通人来说,他们获取信息的通道基本是闭塞的,加上地广人稀所以只有对身边经历的事才是一般的普通百姓可以理解和认识的。但是对于后来的人们来说,由于信息传播手段的发达人们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提高以及教育的普及,人们都具有自己的是非善恶等观念。比如今天在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以及这件事情所造成的影响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世界各个角落,如此对于善恶是非就并不一定非要自己亲身经历就可以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得到非常准确的判断。从这个角度来说欲让“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和“皆知善之为善”这句话中除了关于认识产生于对现象的区别的表达之外其余就只是一个信息传播和由信息传播导致的对人们的观念塑造问题而不需要亲身感悟了,再要说“斯恶已”或者“斯不善已”就不准确了。】
有是存在,这虽然是客观的但却是意识对客观存在进行感知之后的回应。无不是确认没有而是感觉不到有的存在,这也是意识对感知的回应。它们怎么可以相互产生呢?举一个例子,一个从来都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手机的人他会觉得自己没有手机吗?不会,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他会认为大家都象他一样是通过其他方式来跟别人联系的,当有一天他看到别人用手机进行联系的时候他才会醒悟“噢,原来别人都有手机了而我还没有”,这时在他心里才产生了对于手机这个物件的有还是无的想法。这就是用“有”生出来的“无”,即一方的有生出了另一方的无。相反的,假如某人A每天都在城市生活,周围的人都在用手机,这时A不会觉得他有手机与别人有什么不同,所以手机会自动的被踢出他与别人比较有无的参考标准。但是当有一天A回到大山里,周围的人都没有手机而只有他有手机时,这时候他才会意识到自己有手机是与别人不同的,这时手机又会回到他与别人参考有无的标准了,这就是“无”生出来的“有”。所以说“有无相生”。
“有”和“无”对于事物本身来说是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对于拥有和使用这个事物的人来说“有”和“无”就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了,而是一个认识问题。比如,在去年的时候张三买了一颗参,由于当时这颗参不需要用就被收起来了,时间一长张三把这件事忘了。到了今年张三需要用一颗参时由于没有认识到家里有一颗参所以就又买了一颗。那么,这颗去年买的参是有还是无呢?从参本身来说这是客观存在的是有的,但是对张三来说因为他没有认识到这颗参的存在所以对他来说这颗参是没有的是不存在的。
所以,有和无的认识是在相互的比较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不跟别人比较那么他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因为比较中发现区别才形成有无的概念。
相同的,“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都是一样的道理。
难和易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当两件事或两件以上的事进行比较的时候,关于哪件事更难哪件事更容易的说法才能成立。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做一件事,那么这件事不存在难和易的问题只有这件事你知不知道做和如果知道做那么做好这件事它的程序是复杂还是简单的问题,只有当这个人做了两件以上的事情以后再将这两件事情进行对比才可以说出这两件事情哪一件更难哪一件更容易。不过,人们对于难易的认识有一个误区。有些人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拿自己的能力说事,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就是认为容易,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就叫难。这其实是偷换了概念,因为超出了自己能力范围的就是难不难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的问题。会者不难这个词就是对这个概念被偷换时的反击。难和易这两个认识的形成与有和无这两个认识的形成一样都是在对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进行比较时发现区别而形成的。同理,长和短也不是绝对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长和短也是在两个物体的比较中发现区别才产生。
是处于高还是处于下也要看比较方与比较对象之间在一起的时候是是哪一方向哪一方倾斜,也就是谁向谁靠拢,被倾向的一方是高,向另一方倾向的是低,被靠拢的人地位高,向别人靠拢的人地位低。就像曹操的实际地位比汉献帝的实际地位高而不管汉献帝是不是皇帝一样,因为在这两个人相比的时候几乎所有人包括汉献帝本人都是向曹操靠拢的。所以是出于高还是处于低有时候不是一眼就能看的出来的,这需要人在比较中进行判断。
相同的道理,两种声音是否协调,也是需要通这两种声音配合一下然后通过判断才可以知道;两个人并排站在一起的时候是没有前后之分的,只有当他们要走路的时候,看他们是谁跟着谁就能判断是谁前谁后了。【前后相随好像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但是实际上走在前面的不一定是领头的,谁是领头的是要在整个过程中看谁跟着谁行事才能判断出来。】
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前和后以及声音是否相和这些认识的产生都与美与恶(厌恶)和善与不善的认识产生一样,只有在可以相互对比并发现区别之后才能形成,所以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但是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这些认识只要看出区别就能产生,而高和下、前和后以及声音是否相和这些认识却必须在比较时由人来判断才能产生。所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已在说明认识有两种产生机制;区别和判断。
【我们现在好像不需要把一个物体跟另外一个物体比较就可以知道以上这些,只要用度量衡量一下就可以知道高低长短,其实这只是我们换了一个比较的对象而已,量一下的比较方法就是在拿需要比较的物体跟度量衡的标准尺度以及对同类事物的基本认知进行比较。】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一大段说明认识在对较中产生,知道这些在实际中有什么作用呢?作用就是“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圣人在面对前人没有做过的事的时候,就要施行不用用言语表述出来的教化”。明白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一大段是在说明认识的产生机制的才能理解为什么在“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之前要用连接词“是以”,因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做事方法就是对认识的产生机制的应用。“是以”就是所以的意思。因为先知道了认识的产生机制才能对这一机制加以应用,所以这两者是有因果关系的。“无为之事”指的是没有感觉到做过的事情,换句话说就是之前没有人做过的事或没有知道以前有人做过也不知道怎么做的事。无不是没有而是感觉不到有;“不言之教”指的是不用用言语表述的教化,不用用语言表述出来的教化就是以身作则的以实际行动来教化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化百姓就是自己实际做事做给百姓看,让百姓能切身感受到圣人的做事方法与自己的做事方法有什么不同,其结果又有什么差异,这样百姓自己就能认识到这两方法哪一种更好,如此顺理成章的百姓就会按照圣人的方法去走了。这就像人们对善恶美丑这四种认识的产生一样,可以让百姓在这方面产生跟圣人一样的认识,使百姓知道用圣人一样的做事方法做事,这样圣人对百姓的教化就在没有言语之中不知不觉的完成了,所以说这是不言之教。
面对没有人做过的事情想要大家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是很困难的。苦口婆心的劝说固然效果有限,威逼利诱的驱策人们也未必会就范,即使能被鼓动起来大家也不知道如何去做。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给大家看,让大家自己去看看好还是不好,只要确实好人们自然就会跟随,这种跟随不需要任何人的任何劝说。这就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圣人利用人们对事物产生认识的方法而实施的教化手段。圣人可以利用人们对事物产生认识的产生机制而对百姓进行教化也就是说明认识是可以反作用于行为的,换句话说认识对人们的行为可以产生作用。不过认识可以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的作用只是心理作用也就是改变的欲望,但是人们对认识所产生的对行为进行影响的心理作用如何才能表现为行为本身呢?心理作用欲表现为行为本身是受条件限制的,这些条件大体可以被区分为两种,:1,可以人为满足的主观相关因;2,不可以人为满足的客观因,通俗的说就是条件不够想学也学不了。不可以人为满足的客观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可以不用讨论。而“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这句话的意思中所传达的就是怎样让认识对行为进行影响的心理作用有效转变为行为本身的主观相关因,这个主观相关因就是引导人对被引导人的进行引导时的态度。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就是说“万物获得了欣欣向荣的发展也不会夸夸其谈的说太多的言辞,使这些欣欣向荣的万物产生了也不会认为这些都是自己所有,即使自己为这些万物的产生做了许多事也不仗恃自己所做的,功成了也不居功。只有不居功,所以这些功才不会离去。辞是言辞的意思,不辞就是不夸夸其谈。圣人在自己亲力亲为的工作之后又在不言之教的作用下带领大家积极作为,使万物获得欣欣向荣的发展也不会自己夸夸其谈,产生了好的生产成果却不只据为己有,为了这些成果做了这么多事却不倚仗自己所做的在大家面前表现,有巨大的成功也不会一个人居功。只是因为不居功所以这些功就不会离去。
为什么不居功,功才不会离去?因为只有做到了“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百姓才有参与感和成就感,才能分享功成后的果实。如果圣人在这个过程中夸夸其谈的表功了,依仗自己的工作就占据了更多果实了,功成之后自己独自居功了,那么百姓的参与感在哪里、成就感在哪里、利益点在哪里、功成之后的荣誉感又如何安放。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百还会在跟着这样的“圣人”学习这样的“圣人”吗?不会的,整个社会会立马会回到以前的样子,那样圣人的功又在哪里,这就是功成了而后功又去了。所以要使不言之教得以功成就必须做到“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这句话的意思所传达的就是只有引导人有合适的正确的态度才能让引导行为最后成功变成永久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