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亭针灸治疗寒痹
十四、温通法治疗寒痹
温通法之所以能治疗寒痹,是由寒痹的病机所决定的。“法从证立”,立法的依据是辨证,辨证必须明理。寒邪凝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是寒痹的病理机制。“不通则痛”,故寒痹以疼痛较剧烈,且痛有定处为特点,所以又称其为痛痹。《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炅为热的意思,也就是说寒性痛得到温热可以缓解。这是因为热属阳,阳为用,若阳热之气充盛则阴寒之气可以驱除,寒祛凝散,血脉经络畅达,气血调和,诸症自愈。
温通法治疗夜间疼痛,因为夜间为阳气潜藏于里,人体阴气最盛,又加之感受阴寒之邪,故夜间气血涩滞,经脉不通更重于白天,痛亦更著,所以说夜间疼痛属于阴寒重。欲解其寒凝而止痛,只用散寒法恐力量不够,必须温阳方能有效。因为气血得寒则疑而不散,得热则畅行,只有温阳才能通络止痛,故温通法治疗夜间疼痛效佳。在临床实践中,针则当选温针或火针;药则选派姜、桂、附等辛热之品,若两者兼备,其效卓著。
例1:温针治寒性肩痛
男性,61岁,左肩疼痛加重两个月。怕冷喜暖,其痛日轻夜重,甚则夜不能寐,常盖敷毛巾于患肩取暖,发病前曾在仓库工作和居住。脉沉紧、苔白厚,病属寒邪侵袭,经络阻滞,治宜温经散寒。取风池、肩髃、肩髎、肩贞、条口针之加灸,即温针疗3次疼痛大减,8次显效,10次后临床痊愈。
例2:火针治疗寒痹
男性,48岁,双下肢发凉20余年。年轻时在野外施工受寒凉,逐感下肢发凉,特别是双腿后侧及跟部尤甚,每逢活动及得温暖时诸症减轻。病属寒湿痹阻,治宜温经散寒。取环跳、昆仑刺之,并沿下肢的膀胱经发凉部位,行火针点刺。治疗3次后腿部发凉明显减轻。针治6次后,发凉症状消失。之后再巩固治疗4次,临床痊愈。
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早在《灵枢·官针》中就记:有“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伤寒论》中也论述了火针的适应证和不宜用火针医治的病候。
温针疗法是指在毫针针刺后于针尾夹置艾柱或短艾条,通过燃烧使其热力经过针身传至体内,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