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勿论!”每个名角背后都有一段心酸的科班岁月
中华戏校的学生们正在排戏。爱伦·凯特琳摄于20世纪30年代
富连成社旧址,位于虎坊桥东路北,最早是纪晓岚故居。
京剧《失印救火》剧照,图右白槐的扮演者是富连成科班的校长叶春善,图中金祥瑞的扮演者萧长华是富连成中资格最老的教师。
中华戏校的女学生正在练习跷功。爱伦·凯特琳摄于20世纪30年代
图中的学员在练习拿大顶,这已经算是练功之余的休息时光了。爱伦·凯特琳摄于20世纪30年代
科班中练功的男孩子,图右的两个男孩在练跷功,他们显然是唱旦角的。爱伦·凯特琳摄于20世纪30年代
坐科的学员不但要坚持每天练功,还要参加演出增长舞台经验。爱伦·凯特琳摄于20世纪30年代
富连成连字辈学员大合影,第一排右起第三人为马连良。
“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看过电影《霸王别姬》的人,大概都记得这句台词。影片中,在科班里学戏的小学员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挨打罚跪更是家常便饭。现实中,科班生活甚至比这更为严苛。
提到科班,人们首先会想到成立于1904年的富连成。富连成,初名喜连升、喜连成,1903年由吉林商人牛子厚出资筹办。1912年,牛子厚业务不振,把它转手给商人沈仁山、沈秀水,并改名为富连成。东家虽然换了,但掌管富连成教学业务的一直是京剧名家叶春善。至1948年因财务问题歇业,富连成共培养了喜、连、富、盛、世、元、韵7科近700名学生。其中,马连良、谭富英、于连泉、叶盛兰等京剧名家都出自于富连成。
1930年,焦菊隐创办了新式科班——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与富连成只招男生不同,中华戏校也招收女学员。作为新式戏校,中华戏校的条件和教学科目都比富连成洋气一些。许多老艺人回忆,富连成的学生都穿长袍,戴瓜皮帽,显得老气横秋,而中华戏校的学生,男生一人一身中山装,戴大檐帽,女生则一律是月白色上衣,黑裙子,留短发。
不过,无论是旧式的富连成,还是新式的中华戏校,学戏的艰辛别无二致。提到科班生活,许多老艺人都是一把辛酸泪。老艺人马玉秋记得,当年表哥把他送入科班时,字据上写着“打死投河上吊概不负责”。在此后漫长的七年中,马玉秋也的确挨尽了师傅的打。学不会要打,练功不到家要打,小伙伴犯错也要陪着“打通堂”……以至于,许多艺人都把学戏称为“打戏”。
曾在中华戏校学戏的老艺人宋德珠把学戏的生活比作“苦行僧”。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一直到深夜十一二点钟才休息。在唱念做打这些必修课中,最让旦角演员头疼的便是“跷功”。“跷”是一种模仿缠足妇女的“三寸金莲”而制成的、长约三寸的木制“假脚”。开始练习踩跷时,师傅会给学生拄两根棍子,慢慢扶墙走;然后是平地一站一两个钟头;等慢慢地能站稳了,就要练习站砖,站三角(三条腿的桌子),甚至站缸沿。跷功了得的京剧名家毛世来曾经回忆,站缸沿,一站最少两三个钟头。两脚先是由酸到麻,站到最后两条腿直打哆嗦,最后渐渐失去知觉,解下跷来还不能马上休息,要立刻跑圆场,跑到恢复知觉为止。基本功扎实了,才能开始绑着跷练习手眼身法步。
每个成名或不成名的京剧演员背后,都有一段辛酸的科班岁月。科班生活虽然残酷,但也成就了一项伟大的艺术,造就了无数耀眼的明星。
本报记者 黄加佳 本版图片由张维军、马龙提供
本文刊于2014.10.14《北京日报》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