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海派名家蒲华
蒲华(1839~1911)晚清画家,书法家,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合称“清末海派四杰”。原名成,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号胥山野史、种竹道人,一作胥山外史,斋名九琴十砚斋、芙蓉庵,亦作夫蓉盦、剑胆琴心室、九琴十研楼。浙江省嘉兴人。曾参加科举考试,最终只得秀才,从此绝念仕途,专心致志于艺术创作,后携笔砚出游四方,以卖画为生,最后寓居上海。生性嗜酒,疏懒散漫,有“蒲邋遢”的雅号。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1897年作 翠涛天风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1898年作 碧山青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1902年作 湖居山色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1906年作 山居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寒江扁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静山清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山晴水明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山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山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山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山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山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山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山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师苦瓜和尚画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水村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桐阴高士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万壑松风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1880年作 平安长寿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1890年作 竹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1898年作 竹石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花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菊石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菊石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兰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梅石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梅石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墨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墨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向日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竹石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竹石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竹石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竹石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1868年作 竹石兰草 四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华 1894年作 山水 手卷
版权说明:以上文章源于签约作家或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如有侵权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
艺术家推荐|徐世立
泰岱雄峙 腕底烟云
赵启斌——徐世立山水画艺术刍议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徐世立先生是山东济南人,字士力,号居逸斋主人,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山水画家。徐世立长期在山东省会济南从事文化及中外美术图书的出版发行工作。因工作关系,他得以有机会不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接触文化艺术界的精英人士,逐渐积累起非常珍贵的文化资源,具备了深厚的文化素养,这为他的山水画创作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文化基础条件。作为一位山水画家,徐世立长期奔波国内外、省内外名山大川,尤其在山东泰山不断地进行风景写生、旅游写生,致力于山水画艺术的构思、提炼和升华,终于确立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徐世立的山水画成为他本人自我精神世界、情感世界和思想观念的呈现和反应。在他创作的一系列山水作品中,寄寓了他全部的生命体验、个性和才情。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家乡山水中确立出山水画创作的主题和题材
徐世立创作、生活、工作在山东地区,济南、长清、滕州、临沂、青岛、烟台……都留下了他生活、学习、创作的轨迹。泰山、沂蒙山、崂山、峄山、徂徕山……,都为他的山水画创作提供了不竭的创作灵感和创作题材,雄浑壮阔的自然山川面貌深深吸引了他的心灵。齐鲁大地的万千峰峦为徐世立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画本,但将笔墨写家山,一发不可收拾,将自己的笔墨源源不断地延伸开去。徐世立不仅一再描绘山东雄伟秀丽的山川,同时也将画笔伸向省外、国外的名山大川,黄山、大别山、太行山、雁荡山、青城山、庐山、三清山、九华山、西马拉雅山、华山、嵩山、衡山以及东北、新疆地区的雄肆奇伟的名山巨川、海外日本、瑞士等国家的奇山秀水,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断地推动他的山水画绘画题材和绘画创作主题的确立和定型。徐世立的绘画创作思路非常宽广,涉及的绘画主题和题材非常多,古人诗意、春夏秋冬景色、山川小景、都市风光以及旅行写生题材等也都有相当的涉及,这使他的山水画获得了非常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洗礼、奇秀山川的孕育、广阔丰富的现实生活的滋养,获得了源源不竭的创作灵感,艺术境界也不断地获得提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徐世立的山水画创作主题和题材中,泰山对于他具有非常重要、特殊的意义,泰山可以说是他的立足之山、命运之山、精神之山、灵魂的栖息之所。泰山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雄伟壮美的自然景观为徐世立提供了不尽的创作灵感和创作内容。徐世立一次次赴泰山游览、写生、参访,不断搜集、感悟泰山秀丽奇美的自然景观,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万千如黛的群峰,万余古老的林木……,都给他带来了微妙的感受和深刻的内心体验,无数幽旷、奥妙、秀丽、奇幻的山川形象成为了他画中表达的意象。灵岩寺、普照寺、玉皇寺、神宝寺、碧霞元君祠、王母池、老君堂、斗母宫(龙泉观)、后石坞庙、元始天尊庙等诸多的道观、佛教寺院以及2200余处碑碣石刻,也使他不断感受到泰山的精魂和生命,获得了不尽的人文滋养,获得了深具灵性的山水意象和创作的深层次体验的内容,不断涵养、孕育出他的山水生命。泰山巍峨壮观的山势、苍松、丛林、云烟、泉瀑、流水、天光、岚气、屋宇、寺观……,都成为徐世立山水画创作不竭的绘画题材和创作主题来源。他常常创制的《泰山旭日图》,显然来自他对泰山无数具体形象的感悟、概括、提纯和升华。徐世立往往在画面上营造出峰峦高峙、山高水长、云烟奔涌、泉瀑弥漫的景象,又多在画面最高处画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气势雄伟的高山大川之上,旭日蓬勃而出,气象森严,给人以精神上的巨大震撼,茁壮成长、生气郁勃的精神意象顿然出现在画面之上,这一山水意象的确立显然得力于泰山对他的眷顾,泰山孕育了他山水画艺术的不断成长。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徐世立的泰山意象、泰山绘画题材和绘画主题在其山水中也具有非常鲜明的文化象征意义,有颇为深邃的文化内涵蕴蕴在其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泰山具有生命之源、国家政权和东方生气的文化象征含义,雄伟壮美的东岳泰山在人们心目中是“万物孕育之所”、“吉祥之山”、“神灵之宅”。泰山这一传统文化意象和象征意义为徐世立的山水画创作提供了极为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他山水画的内在生命、精神和灵魂。泰山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就这样在徐世立心目中确立出了巍峨壮阔、雄浑壮丽的精神意象,支撑住了山水画创作的文化根基。泰山所具有的这一悠久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象对于徐世立的绘画风格特色的形成和艺术面貌的确立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巨大支撑作用。也正是在泰山长期的参访、学习、游历、体悟,徐世立才能有如此内在的山水意象的生成、绘画题材和绘画主题的山水画系列作品的出现,也才有诸多山水画的内在结构和精神特质的生成。在徐世立铸造出来的一系列山水意象中,也才能有其自我意识的表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可以说,徐世立的山水画创作主题和题材首先来自于他非常熟悉的家乡的自然山川景物,来自于齐鲁大地上雄伟秀丽的山川景致,在熟悉的山川景象中获得不尽的创作灵感和要表达的山水内容。以此为基础,徐世立继续不断将艺术的视野向外积极延伸,将在省内外、国内外所看到、观察到、领悟到的不同地区的名山大川的优美景物入画,将他熟悉的心中储存的雄伟秀丽的山川景物入画,将大自然中壮丽雄伟的精神气象入画,为山川写照传神,瑰奇壮伟、恢弘雄大的精神意象自然喷薄而出,终于确立出了其独特的山水画的艺术风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倾力塑造瑰奇壮伟、恢弘雄大的自然山川的精神境象
徐世立的山水画具有瑰奇壮伟、恢弘雄大的绘画审美特色和绘画风格特色。他的这一绘画审美特色和绘画风格特色的形成来自于他对北方山川地貌、人文特点多次反复领会、观察体验而获得的结果。他的山水画既有传统文化、传统山水审美观念的继承,也有自然景物深层次的领会,特别是在对泰山山川地貌的长期观察、体验、感受、体悟,使徐世立自然而然地确立出了瑰奇壮伟、恢弘雄大的绘画审美特色和绘画风格特色。泰山对于徐世立审美特色和绘画风格特色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奠基、促进和引领作用。徐世立的山水画从其文化特性、审美追求以及地域特点来看,当属于北方山水画体系,具有“北方山水画派”长期以来形成的绘画特征。诞生于五代北宋时期的北方山水画家荆浩、关仝、李成、范宽的山水画对于我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北方山水画群体一直作为我国重要的山水绘画流派而为画史所关注。徐世立长期在山东致力于山水画的研究和创作,他的绘画思想观念、审美意识、绘画风格特色深深打上北方山水画传统审美的烙印。作为在北方人文环境和自然山川中诞生出来的一位山水画家,徐世立的山水画具有典型的北方地域性特色的艺术风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徐世立非常善于表现北方山川景物壮阔雄浑的风神,画面上往往大山大水,立意布局给人有万山雄峙、泉瀑流水一泄千里之感,呈现出北方山水画家特有的精神感触,有着恢弘的精神气象。“天高气肃万峰青,荏苒云烟满户庭”(黄公望《荆洪谷楚山秋晚图》)、“三山更在齐州外,遥望苍烟九点浮”(黄公望《郭忠恕仙山楼观图》)、“景色萧条如太古,路僻村深贮烟雾”(吴镇《李成江村秋晚》)、“范宽到老学未足,李成但得平远工”(梅尧臣《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园》) ,徐世立在山水画中所呈现出来的平远与高远山水的精神风貌,来自于他对传统文化、北方传统山水画的接受、理解和继承,来自于对北方山川景物的长期观察、体悟和独到的发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徐世立瑰奇壮伟、恢弘雄大审美特色和绘画风格特色的出现,主要与济南地区、泰安地区、鲁南地区、胶东地区特定的山川地貌有直接的关系,以泰山为中心的齐鲁大地独特的山川地貌特点铸造出徐世立山水画特有的艺术风神。泰山山脉具有25亿年的历史,在地质史上长期被大自然不断剥蚀、风化,几十亿年的岁月磨砺,使泰山形成了气势磅礴、壮丽雄伟的山川地貌特征,泰山恢弘、壮阔、奇瑰的地貌特征深深影响了徐世立绘画审美特色和绘画风格特色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