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迷茯苓丸又名“茯苓丸”

茯苓丸

语音 锁定 上传视频

茯苓丸,中医方剂名,别名治痰茯苓元。为祛痰剂,具有燥湿行气,软坚消痰之功效。主治痰流四肢之臂痛证。症见两臂疼痛,手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疲软,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弦滑等。临床常用于治疗肩周炎、颈椎病、慢性支气管炎、上肢血管性水肿等属于湿痰者。
功    用
燥湿行气,软坚消痰
主    治
痰流四肢之臂痛证
分    类
祛痰剂-燥湿化痰剂
出    处
《是斋百一选方》

歌诀

语音

《指迷》苓丸半夏,风硝枳壳姜汤下,中脘停痰肩臂痛,气行痰消痛自罢。 [1] 

组成

语音

茯苓、枳壳、半夏、风化朴硝。

用量

语音

茯苓30g,枳壳(麸炒去瓢)15g,半夏30g,风化朴硝3g。

用法

语音

姜汁糊丸,每服6g,姜汤或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加人生姜,水煎服,其中风化朴硝宜冲服,剂量按原方比例酌定。(原方上四味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下。)

功用

语音

燥湿行气,软坚消痰。

主治

语音

痰流四肢之臂痛证。症见两臂疼痛,手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疲软,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弦滑等。

方义

语音

本方原治臂痛,系因痰停中脘,上攻于臂所致。四肢皆禀气于脾,脾湿生痰,痰饮流于四肢,故见四肢疼痛,甚则浮肿。《是斋百一选方》云:“伏痰在内,中脘停滞,脾气不流行,上与气搏,四肢属脾,滞而气不下,故上行攻臂。”此证切不可以风湿论治,误用风药,非但贻误病机,且可徒伤正气,唯以燥湿行气化痰之法为宜。方中半夏为君,燥湿化痰,和中化浊。茯苓健脾渗湿,与君药相配,既可消既成之痰,又绝生痰之路,为臣药。枳壳理气宽中,使气顺则痰消;然痰伏中脘,流注肢节,非一般化痰药所能及,故而加入味咸而苦之风化硝,取其软坚润下,既荡涤中脘之伏痰,又助消融四肢之流痰;更以姜汁糊丸,不但取其制半夏之毒,又可化痰散结,共为佐使药。 [2] 

配伍特点

语音

诸药合用,燥湿涤痰之力较强,确有推陈涤垢之效,对于痰停中脘,流于四肢的臂痛症,不治四肢,而治中脘之结癖停痰,俾脾运复健,流于四肢之痰亦潜消默运。痰消则疼痛除,浮肿消,实含“治病求本”之意。

运用

语音

本法主治属湿痰为病。临床以两臂酸痛,舌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语音

用于臂痛或肢节肿痛,可加通络活血之品.如桑枝、地龙等。用治咳嗽痰稠时,可酌加海蛤、瓜蒌等。咳嗽痰多,胸膈满闷,舌苔白腻,脉弦滑属湿痰沉伏于肺者,也可应用本方加减治疗。

禁忌

语音

本方亦为燥湿化痰之剂,方中加入朴硝,则非一般化痰剂可比,不仅化痰之力较强,而且又能攻下痰结,可谓攻伐之剂,应中病即止。虚人慎用。

重要文献摘要

语音

1、《医方集解》:“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半夏燥湿,茯苓渗水,枳壳行气,化硝软坚,姜制半夏之毒而除痰,使痰行气通,臂痛自止矣。喻嘉言曰:痰药虽多,此方甚效。痰饮流入四肢,令人肩背酸痛,两手罢软,误以为风,则非其治,宜导痰汤加木香、姜黄各五分,轻者指迷茯苓丸,重者控涎丹,外有血虚不能荣筋而致臂痛,宜蠲痹四物汤,各半贴和服。”
2、《成方便读》:“夫痰之为病,在腑者易治,在脏者难医,在络者更难搜剔。四肢者,皆禀气于脾,若脾病不能运化,则痰停中脘,充溢四肢,有自来矣。治之者,当乘其正气未虚之时而攻击之,使脘中之痰去而不留,然后脾复其健运之职,则络中之痰自可还之于腑,潜消默运,以成其功。故方中以半夏化其痰,茯苓行其湿,枳壳破其气,而以姜汁开之,芒硝下之。用法之周到,佐使之得宜,其痰有不去者乎?如病甚而络中之痰不除者,则可以控涎丹参酌用之可也。” [3] 
[2]
指迷茯苓丸

2018-12-27

  【方剂名】指迷茯苓丸,出自明·《证治准绳》。本方又名“茯苓丸”。

  【组成半夏二两(60克)、茯苓一两(30克)、枳壳半两(15克)、风化朴硝三钱(9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姜汁糊丸,每次服6克。也可改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燥湿行气,软坚消痰。

  【主治】主治两臂疼痛,或四肢浮肿,或咳嗽痰多,胸脘满闷,或产后发喘,苔白腻,脉弦滑。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偏瘫肩痛症等病症。

  1.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比较加味指迷茯苓汤联合肠内营养与肠内营养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短期及中长期疗效,治疗组9例予加味指迷茯苓汤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7例单纯肠内营养治疗,疗程5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呕吐、腹痛、体重以及肠系膜上动脉夹角角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可有效控制患者呕吐,腹痛等症状,改善营养不良状况,增加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角度,使患者尽早增加自主饮食,利用人体自身的消化系统来正常摄取营养,产生良好的中长期疗效。(《广东医学》2010年第16期)

  2.偏瘫肩痛症: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加味指迷茯苓汤治疗中风偏瘫肩痛症30例,对照组27例在康复训练的同时,予服复方氯唑沙腙片,疗程10日。以疼痛消失或疼痛减轻(++)为优。结果:治疗组30例,优24例(80%),良6例(20%);对照组27例,优15例(55.56%),良6例(22.22%),差6例(22.2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河南中医》2007年第6期)

  【方解】指迷茯苓丸主要用于治疗脾失运化,痰停中脘之证。方用半夏等燥湿化痰,合以枳壳、风化朴硝理气软坚润下为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痰停中脘引起的脘闷臂痛或四肢浮肿、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若正气已伤,当慎用本方,且需加用健脾益气之品,使痰去而正不伤。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肩周炎、椎动脉型颈椎病、顽固性癌痛、失眠、癔病、肺部耐药菌感染、肺部包块、麻木证、十二指肠壅积症、颈椎病、重舌、流注、白游风、风痒、痹证、梅核气、室性早搏、梅尼埃病、前列腺增生、多发性疖肿、银屑病等证属痰浊中阻的病症。

  【方歌】指迷茯苓丸半夏,风硝枳壳姜汤下, 中脘停痰肩臂痛,气行痰消痛自罢。

(0)

相关推荐